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487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湖南省桃源县李家冲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冲金矿是近年来实施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时确定的具有一定找矿远景的金矿床。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南缘的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距著名的大型沃溪金(锑钨)矿床南东约18km。金矿成矿主要受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合矿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层,构造提供了矿化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使矿质得以活化、迁移并在有利成矿空间定位形成金矿体。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金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以郭家冲断裂为主的NE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工作的重点,具体部位是近EW向层滑断裂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圈定出叶家坳一电厂、茶子山、文明等三处具体的勘查靶位,可作为矿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鹅公山盆地铀金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江西地质》1999,13(1):43-49
鹅公山盆地的构造背景及盆地地持特征,显示其良好成矿及找矿前景,成矿类型分火山岩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文中并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3.
新疆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彭守晋 《矿产与地质》1994,8(5):311-316
新疆金矿床划分为绿岩型、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硅质岩型、变质碎屑岩型、火山岩型、侵入岩内及内外接触带型、伴生金及沉积型等7种类型,指出了火山岩型为区内最佳矿床类型,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并探讨了地球化学场及地壳类型、构迟地质环境等方面对原生金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今后找金矿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论个旧老矿区的新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宝善 《地质论评》2005,51(6):640-648
笔者通过对古地磁、氧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组成及成岩温度、Si0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花岗岩的侵入时代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总结出个旧东区及西区的花岗岩体是同源的花岗岩岩浆侵入演化形成的,同样是成矿母岩,都有利于个旧东区与西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笔者总结了个旧矿区的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个旧矿区的原生矿床类型有:①产于碎屑岩中的裂隙脉型矿化;②产于石灰岩和白云岩中的层状—脉状、网脉状的气成—热液矿床;③产于花岗岩凹部及花岗岩突起顶部接触带矽卡岩中的接触交代矿床。个旧矿区的热液活动及热液蚀变作用很突出,花岗岩中的热液蚀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其中碳酸盐化、云英岩化与锡、铜、钨矿化密切相关。笔者指出:在个旧矿区不论东区老矿区的深部及老矿山之间和外围还是整个西区都有进行新一轮找矿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而且提出个旧矿区的东区及西区新一轮找矿的方向和靶区。本文还指出在个旧矿区长期以来所划定的五子山复式背斜及贾沙复式向斜没有证据,应予以否定,包括应重新认识原来认为的仅局限于复背斜控制成矿的观点,开阔视野开展新一轮找矿。  相似文献   
105.
试论会东大银厂铅锌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银厂铅锌矿点分布区的地层、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论述,并与大梁子铅锌矿床作了对比,提出了寻找该类矿床的模式及找寻工业矿体最有希望的地段。找矿方法宜先化探后钻探。  相似文献   
106.
北衙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爱兵 《地质与勘探》2011,47(4):633-641
随着找矿难度的日益加大,如何运用高新技术对海量的地、物、化、遥地学多源信息进行“二次开发”和“综合应用”,提高找矿成功率,降低成本,已成为地质勘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衙金矿的研究,在广泛收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厘定了北衙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GIS为平台,对矿区积累的地、物、化多源信息进行了空间分...  相似文献   
107.
三山岛断裂在海域北延位置的确定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辉  田京祥 《地质学报》2017,91(12):2771-2780
胶东金矿集中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基地,三山岛金矿带位于该金矿集中区之胶西北成矿区的西部,近年来深部和海域隐伏区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作为该区域重要的赋矿构造,三山岛断裂带进入海域后向两端延伸位置未能确定。为了查明三山岛断裂在南北两端进入海域后的延展位置,使用海底重力仪开展了海上大比例尺重力测量工作,对其位置进行了推断。在布伽重力异常图上,三山岛断裂表现为规模大、水平变化率大的重力梯级带,在平面上呈"S"形,向北由三山岛金矿延伸入海,向南从新立西延入渤海,跨海后经仓上、潘家屋子东延入渤海。为了确定三山岛断裂带向北东方向穿过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床后的延展位置,根据重力异常推断的三山岛断裂北延位置,结合该金成矿带地质矿产特征,部署钻孔进行验证。钻孔内主要岩性有中细粒(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化二长花岗岩、碎裂状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等,暗色脉岩有辉长岩及少量黑云母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其中暗色矿物黑云母等略具定向排列,脉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构造蚀变(矿化)带宽206.25m(876.59~1082.84m),与上盘围岩分界较为清楚,与下盘围岩呈渐变关系,圈定7层矿体,累计厚度28.3m,最厚的单层矿体视厚度16.06m。钻孔位置位于重力梯度变化宽缓的"鼻状区",且空间位置符合等距分布、对应产出、分段富集等分布规律,钻孔中见到多为黄铜矿化、方铅矿、黄铁矿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为典型的第一矿集群特征,可以确定该地区继三山岛北部海域470吨超大型金矿发现之后,其北部区域又出现一个很有找矿前景的靶区。  相似文献   
108.
甘肃两河口地区水系沉积物异常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河口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资料处理,圈定了大量元素异常.应用R型因子分析结果,划分元素组合.从元素组合特征方面分析,评价异常找矿意义,确定了7个找矿远景区,其中1号异常为最佳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9.
林旭  罗志才  姚朝龙 《测绘学报》2014,43(11):1144-1150
“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算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其性能与其中关键参数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以常加速度模型对机动载体进行建模,顾及其状态噪声协方差矩阵满足特定结构,提出了简化的自协方差最小二乘噪声协方差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新息的相关函数序列与未知噪声协方差矩阵间的函数模型,并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噪声协方差估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载体进行阶跃加速度运动或变加速度运动时,本文所提方法的目标跟踪精度均优于“当前”统计模型自适应算法。  相似文献   
110.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ctively follows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has set the definite targets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by 2030. The industrial secto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present a specific investigation on the retrospective decomposition (1993–2014) and prospective trajectories (2015–2035) of China's industrial CO2 emission intensity (ICEI) and industrial CO2 emissions (ICE), aiming at China Industrial Green Development Plan 2016–2020 targets and China's 2030 CO2 emission-reduction targets. We introduce process carbon intensity, investment and R&D factors into the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make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scenario analysis to identify whether and how the targets would be realized from a sector-specific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vestment intensity is the primary driver for the increase in ICEI, while R&D intensity and energy intensity are the leading contributors to the reduction in ICEI. Under existing policies, it is very possible for the industrial sector to achieve the 2020 and 2030 intensity-reduction targets. However, the realization of 2030 emission-peak target has some uncertainties and needs extra efforts i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All the five scenarios would achieve the 2020 and 2030 intensity-reduction targets, except Scenario N4 for China Industrial Green Development Plan 2016–2020 target. Nonetheless, only three scenarios would realize the 2030 emission-peak target. With stro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CE would hit the peak in 2025. In contrast, with high/low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weak structural adjustment, ICE would fail to reach the peak before 2035. Both ICEI and ICE have substantial mitigation potential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raise the baseline requirements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for the industrial sector to achieve China’s 2030 targ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