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4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01.
2004年夏季的天气及预测试验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简要介绍了2004年夏季的主要天气过程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4年汛期预测的结果.总体上看,2004年夏季江淮流域的降雨分布较均匀,没有造成大江大河及大范围的洪涝,中高纬度典型的梅雨环流形势没有完全建立,西风槽活动频繁.夏季最强的一次降雨过程(7月15~20日)是高空低压槽前的持续性暴雨.2004年夏季华北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多为低槽冷锋造成;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明显偏多,8月登陆浙江、福建的2个台风破坏力较大;江南和西北都出现了较强的高温天气,江南和新疆的高温分别为副高和大陆高压造成;9月2~5日川东和重庆的降雨与低涡在该地区的稳定维持有关.从汛期实时降水预测结果看,预测系统对6~8月江淮雨带及其暴雨中心的预测较为准确,对大范围的雨带无漏报和空报.而对华北地区降雨而言,预测评分要低于江淮梅雨,这可能是因为模式中的物理过程,特别是降水的物理过程未能完全准确反映华北地区的情况.要提高华北地区降雨的预测水平,今后应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2.
采用理想的大陆架地形和台风模型计算了不同方向登陆的台风所激发的海洋响应。结果表明,岸边的潮位变化主要是由于台风引起的强迫振动造成的。而对于登陆型台风来说,在远离台风路径的地方,潮位的变化则是由于边缘波效应。对地平直海岸和二维大陆架,自由边缘波的振幅远小于强迫波的振幅。平行海岸移行台风在岸边产生随台风一起移动的强制波,其中当台风沿着与Kelvin波相同的方向移行时,岸边有陆架波产生,反之则没有陆架波。此外,还讨论了与风暴潮相关的近岸环流。  相似文献   
503.
黄河河口三角洲风暴潮灾害特点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是风暴潮灾害的多发地区,研究该地区风暴潮的成因及其特点,是有效预防风暴潮灾害的基础。在对风暴潮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各类风暴潮的特点,并提出预防风暴潮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04.
The 2004 Indian Ocean tsunami devastated the coastal areas along the Andaman western coast of Thailand and left unique physical evidence of its impact, including the erosional landforms of the pre-tsunami topography. Here we show the results from monitoring the natural recovery of beach areas at Khuk Khak and Bang Niang tidal channels of Khao Lak area, Phang-nga, Thailand. A series of satellite im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sunami event was employed for calculating the beach area and loca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hanged shoreline. Field surveys to follow-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tsunami beach area were conducted from 2005 to 2007 and the yearly beach profile was measured in 2006. As a result, the scoured beach areas where the tidal channel inlets were located underwent continuous recovery. The return of post-tsunami sediments within the beach zone was either achieved by normal wind and wave processes or during the storm surges in the rainy season. Post-2004 beach sediments were derived mainly from near offshore sour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beach zone has almost completed reversion back to the equilibrium stage and this has occurred within 2 years after the tsunami event. We suggest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 involved in beach recovery after severe erosion such as by tsunami events.  相似文献   
505.
杨罗  董良永 《海洋预报》2004,21(1):81-84
本文就防潮减灾中四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即:(1)历史文献记述及历史潮灾调查;(2)可能最大风暴潮:(3)防潮减灾预案;(4)新形势、新灾情、新问题。最后并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506.
基于高阶边界元的三维数值波浪港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初步建立了一个基于高阶边界元的三维数值波浪港池,港池具有造波和消波功能。采用高阶边界元16节点四边形单元和基于二阶显式泰勒展开的混合欧拉-拉格朗日时间步进求解带自由表面的完全非线性势流方程。模型中对于影响数值精度的问题作了细致的处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港池可以用来模拟非线性波浪的传播,具有很高的数值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7.
渤海局部海域风暴潮漫滩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Johns变边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嵌套式变边界数值模型,应用于渤海风暴潮的数值计算。分别模拟得到了1964年和1969年两次渤海风暴潮黄河三角洲一带的最大淹水范围和水位过程曲线。模拟过程中考虑了天文潮与风暴潮的非线性耦合效应。模拟结果分别与实测值和固定边界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证实了变边界模型不仅能计算出最大淹水范围,而且得到的风暴潮水位值也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08.
风暴潮漫滩数值预报模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lather可变边界模式数值模拟黄河三角洲的风暴潮漫滩,比较计算的三种漫滩模式,讨论可变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09.
采用ADI干湿网格模式和一种大小区嵌套式的数值计算格式,考虑了天文潮与风暴潮的非线性耦合效应,对渤海局部海域的风暴潮漫滩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证实ADI干湿网格模式对海湾风暴潮漫滩计算的可行性。指出ADI干湿网格模式对预报淹水受灾范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10.
风应力拖曳系数选取对风暴潮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风暴潮的形成中风应力起决定性作用 ,风应力拖曳系数决定了大气与海洋间的动量传输率。观测结果表明 ,风应力拖曳系数随风速而变化 ,与海面粗糙度有关。文中采用几种与风速有关的风应力拖曳系数表达式进行数值模拟 ,与将其视为常数情况相比较 ,计算结果的精度均有较明显提高。对比各表达式模拟结果 ,采用 Smith(1980 )风应力拖曳系数公式的模拟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