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矿床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论述了矿区构造叠加晕特征:大庄子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以及多种形式叠加的特点。根据其叠加晕特征,建立了大庄子金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预测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确定了矿区深部盲矿预测标志以及找矿标志,并提出预测靶位,且在预测靶位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2.
济阳坳陷南部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及其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海港  陈清华 《地质论评》2012,58(5):893-900
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济阳坳陷南部中、新生代不同构造运动期与多位态主断裂(系)相伴生的横向变换带特征。研究表明,印支运动期横向变换带为NNE向展布,由侧向挤压褶皱和侧断坡组成;燕山运动期横向变换带走向为NEE向,由传递断层和横向凸起构成;而喜马拉雅运动期横向变换带则表现为NW向,由走向斜坡和传递断层组成。横向变换带构造演化使其不同构造部位具有叠加与迁移演化的差异性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构造背景,造成了油气的差异聚集,其中变换带叠加可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变换带迁移则造成"满洼含油"的油气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3.
全球油气巨量富集带主要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及大陆裂谷系中,而江南-雪峰隆起北缘具有区别于这3类的陆内坳陷斜坡带和古隆起边缘斜坡带的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江南-雪峰隆起北缘(扬子南缘)海相油气陆内巨量富集的主控因素和破坏机制的研究,对比全球油气聚集带(区)发育的主要原因,试图建立海相油气富集和破坏的相关模式。类似于江南-雪峰隆起北缘的陆内坳陷斜坡带与古隆起边缘斜坡带的叠合斜坡带,是大陆块体内一种新的油气富集单元。通过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两套优质烃源岩、加里东旋回中-晚期和晚印支期-早燕山旋回早期两期良好的成藏时空匹配关系是海相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而加里东旋回末期和晚印支期-早燕山旋回晚期两个关键破坏期,通过隆升剥蚀、断裂开启和岩浆活动等方式导致了海相油气的破坏。时空匹配的叠合斜坡带既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又是油气改造的活跃区域。  相似文献   
44.
白乃庙铜-金-钼矿是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一个重要矿床,其矿化特征既显示斑岩型蚀变特征,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后期造山作用改造的特点。本次研究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和气液相色谱分析揭示其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CO_2(CO)-H_2O-CH_4(C_2H_2+C_2H_4)-NaCl-CaCl_2体系,流体混合作用和CO_2逃逸为成矿主要因素。富还原性流体的存在可能促使气相流体携带大量的Cu、Au等成矿元素迁移至较远点的白乃庙群地层,沿着片理或裂隙沉淀成矿。对不同成矿阶段矿石中黄铁矿的He-Ar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显示白乃庙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比值在0.06~0.71Ra之间,~(40)Ar/~(36)Ar比值为375.5~1436.3,指示成矿体系由不同性质和组成的两个端元流体混合而成,即混入了类似于MORB型地幔端元的高温高盐度流体和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但具有空气氩同位素组成特征的低温大气降水。白乃庙矿床属受后期造山作用改造的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持续向南俯冲背景。  相似文献   
45.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向摆动的紧密线形倒转褶皱。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叠加在迁西群上的褶皱,轴向转为近南北向。迁西期褶皱因属同斜而具简单层状体特征,故每个单体的叠加背向形并非三斜对称,主要部分也并非穹盆构造,而为w形蛇形弯曲,不存在原生的穹隆或卵形群构造;遵化期第二幕表现为舒缓的东西向叠加褶皱。区内的主要构造样式为包括迁西群在内的由叠加褶皱及两组共轭韧性剪切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迂西-曹在卵形隆起区;遵化群的弧形褶皱群被密云-喜峰口-王厂左行平移韧性断裂带带动形成的宽城-遵化帚状构造亚区以及由遵化群形成的青龙王厂-迁安重熔片麻岩穹隆亚区。  相似文献   
46.
叠合断陷盆地沉积体系分析--以东海丽水-椒江凹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兵  李小燕  庞国印  唐俊  唐丽  王琪 《沉积学报》2012,30(4):696-705
 丽水-椒江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典型的叠合断陷盆地。综合分析岩芯、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沉积体系开展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古新世研究区主要发育5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海洋体系及重力流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古新统各组的沉积体系展布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断陷初期月桂峰组为湖泊沉积环境,而后断陷继续,海侵发生,沉积环境转变为海洋环境;古新统沉积期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于凹陷西缓坡,以闽浙隆起为物源,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同沉积断裂控制的东侧陡坡带,在月桂峰及灵峰组沉积期,灵峰潜山出露水面,其两侧形成多个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基于以上研究,预测出研究区的两个有利勘探相带:灵峰潜山两侧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滨浅海(湖)砂体、丽水西次凹西斜坡南部与断块有利构造相匹配的三角洲前缘及滑塌重力流砂体。  相似文献   
47.
个旧锡矿区域地壳演化与成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是驰名中外的特大型矿床,过去认为是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但通过探讨区域上前震旦纪地壳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壳演化、泥盆纪-三叠纪地壳演化以及侏罗纪-第四纪地壳演化,以及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发现个旧矿区至少经历了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矿、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以及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成矿作用,厘定了个旧锡矿区的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Sn-Cu-Zn(Au)矿床系列、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沉积Sn-Cu-Pb-Zn矿床系列、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Cu-W-Be-Bi-Pb-Zn-Ag矿床系列、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等4大矿床系列及12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48.
运用构造-蚀变-构造叠加晕综合方法对陕西小秦岭金矿田Q173号矿脉进行了找矿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Q173号矿脉控矿断裂主要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成矿早期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变形;成矿期首先经历了右行逆冲为主的脆性张扭性构造变形,之后又有一组北东向张扭性构造的复合叠加,形成了多金属矿化石英脉;成矿后期构造活动不明显,主要为一些正断层,未见明显矿化富集叠加。构造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矿体向西侧伏。围岩蚀变研究表明,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组合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深部"构造叠加晕"异常特征指示有盲矿体存在。根据综合找矿预测方法研究成果,提出了Q173号矿脉西段侧伏区在1070 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地段的存在,可供工程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9.
上置晕与物质的“类气相”垂向迁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吴传璧  施俊法 《地学前缘》1998,5(2):185-194
阐明了上置晕的术语概念,指出文献中术语运用的失当之处,归纳出以上置晕为基础的各类隐伏矿化探方法。按传统的观念,上置晕主要是由不同形式的水迁移作用造成的。地气法、MFE法和离子晕法的出现,揭示出在覆盖层中存在着一种新的元素迁移机制,即元素以非常细小的固相微粒随地气流迁移。一系列实验和实测结果表明,这种固相微粒可能是纳米粒径的物质,它们具有类气相的性状,故可将这种迁移机制称为物质的类气相垂向迁移。这一机制可以说明按传统机制难以解释的现象,对相应化探方法的研制、改善和应用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叠合盆地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具有地层沉积不连续、地层构造不连续、地层应力应变作用不连续等三大标志性特征,依据构造剖面上地层年代的关联性,将叠合盆地分为五种类型,即连续沉积型叠合盆地、中晚期地层叠合盆地、早晚期地层叠合盆地、早中期地层叠合盆地、长期暴露型叠合盆地。叠合盆地普遍发育复杂油气藏,三种作用(剥蚀作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六种机制(渗漏、扩散、溢散、氧化、降解和裂解)形成复杂油气藏,依据成因特征分为五类,原成型油气藏,圈闭调整型油气藏,组分变异型油气藏,相态转换型油气藏,规模改造型油气藏。研究表明,复杂油气藏中天然气的地下产状特征和分布特征与地表产状特征和分布特征有很大差异。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受烃源灶、古隆起、沉积相、断裂带、构造变动和区域盖层等六大因素的控制。其中烃源灶(S)、古隆起(M)、沉积相(D)和盖层(C)等四大要素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形成和分布,并建立了多要素匹配(T-CDMS)成藏模式,用以预测有利成藏领域。油气藏形成之后,多期的构造变动对早成的油气藏进行调整、改造和破坏,主要受构造变动强度、构造变动时间、构造变动次数、构造变动时盖层的封油气性能等四大要素控制,并以此建立了多期构造变动破坏油气藏后剩余潜力评价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可以预测出有利勘探区带并评价出有利勘探区带中的剩余资源潜力。油气藏经过改造,表现出晚期成藏效应,并受相势耦合作用的控制最后定位,利用晚期成藏效应和相势耦合理论可以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并指出潜在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