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9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亚造山带东部的微陆块(如兴安地块)是否及如何参与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兴安地块西部艾力格庙地区出露含有大量元古宙(尤其是格林威尔期)年龄捕获锆石的晚石炭世花岗岩,为揭示兴安地块与超大陆演化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制约。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显示,侵入艾力格庙群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317±3 Ma,也产出大量古—新元古代(1827~1768 Ma、1556~1526 Ma、1195~1082 Ma、964 Ma、665 Ma)和早古生代(485~441 Ma)的捕获锆石。古—新元古代捕获锆石可能不是来源于艾力格庙群变质沉积岩,而是来自研究区可能存在的同期岩浆岩,其中约1.8 Ga、1.5 Ga和0.95 Ga岩浆作用在兴安地块及邻区已有报道。元古宙捕获锆石的Hf同位素、微量元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Columbia裂解到Rodinia汇聚过程基本对应,例如,1.5~1.4 Ga捕获锆石揭示的亏损Hf同位素特征和较厚的地壳厚度,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周缘的俯冲作用有关;1195~1082 Ma捕获锆石Eu/Eu*和(La/Yb)N值升高,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有关的地壳加厚有关,而964 Ma和665 Ma捕获锆石记录了更高的温度、更低的Eu/Eu*和(La/Yb)值,与格林威尔造山(1080~980 Ma)后的垮塌伸展及Rodinia的裂解过程吻合。上述研究表明,兴安地块在元古宙可能参与了超大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2.
林广春  董俊超 《中国地质》2013,40(6):1793-1805
提要: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分布广泛,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的认识还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报道了川西康滇裂谷北段康定—丹巴地区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岩浆源区性质和岩浆熔融深度。结果表明岩石样品属拉斑系列,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初生岛弧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是尖晶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很可能与导致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新元古代地幔柱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93.
关于我国前寒武纪研究中几个重点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松年 《华北地质》2002,25(2):65-7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强调应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其中包括在古大陆上进一步识别始太古代地壳和深化对古老地壳组成及特点的研究;对我国古元古界系统年代地层单位的南华系建系进行了分折;对孔兹岩系,榴辉岩相变质和蛇绿岩等疑难地层和疑难地质事件时间维的确定应在进行微区测定的同时,深入对测年对象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在前寒武纪超大陆和超大陆事件的研究过程中,应加强综合地层学方法的研究,立足于实际,重点解决我国几个古大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超大陆中的位置,同时强调微大陆块体地史演化对研究造山带和古大陆复原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重大地质事件所引发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4.
滇东北昭通地区峨眉山玄武岩Nd-Sr-Pb同位素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玄武岩样品普遍具有1000~900 Ma的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其源区可能为来自下地幔类似地幔集中带(FOZO)组分(10%~40%)的地幔橄榄岩和来自古老再循环洋壳的类似EM1组分(60%~90%)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样品满足Dupal异常边界条件,暗示峨眉山玄武岩岩浆形成及侵位时与目前所处的纬度有较大差异,二者可能有较大的空间距离。据此,提出新的峨眉山地幔柱形成模式:1000~900 Ma,源于Rodinia超大陆事件中衍生的洋壳发生了俯冲消减作用,洋壳经部分熔融后的固态残留物在660 km地幔过渡带中堆积,形成较冷的难熔"巨石体"。晚二叠世(约260 Ma),这些"巨石体"(很可能是榴辉岩相的超高压变质岩)受重力驱动作用进一步下沉到核幔边界"D"层时,发生钙钛矿→后钙钛矿的矿物相转变,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导致下地幔及俯冲板片堆积体自身的部分熔融,引起深部高温富铁、富钛的熔融体上涌进入地幔,形成地幔柱。这些岩浆大规模的上涌、喷发,形成了扬子陆块西缘规模巨大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LIPs)。此时古地理位置还处于南半球的某个位置,古特提斯大洋关闭后,这些携带南半球特有的地球化学烙印(Dupal异常)的玄武岩随着扬子板块一路向北漂移,到达今天的位置。  相似文献   
95.
96.
在前人认为的震旦纪末期青海西部乌北地体柯柯沙花岗片麻岩中采集了2件同位素年龄样品,用LA-ICP-MS法测得其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826±6Ma(MSWD=0.84,n=12)和810±7Ma(MSWD=0.93,n=10)。这2个年龄值表明,柯柯沙花岗片麻岩属于晋宁运动早期的岩浆作用产物,与中国众多的晋宁期花岗岩一起响应了全球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在中国西北部的汇聚或离散演化。  相似文献   
97.
We report here new geochronological and paleomagnetic data from the 802±10 Ma Xiaofeng dykes in South China. Together with existing dat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odinia probably spread from the equator to the polar region at ca. 800 Ma, followed by a rapid ca. 90° rotation around an axis near Greenland that brought the entire supercontinent to a low-latitude position by ca. 750 Ma. We propose that it was the initiation of a mantle superplume under the polar end of Rodinia that triggered an episode of true polar wander (TPW) which brought the entire supercontinent into equatorial latitudes. An unusually extensive emerged land area at the equator increased both atmospheric CO2 drawdown and global albedo, which, along with waning plume volcanism led directly to the low-latitude Sturtian glaciation at ca. 750–720 Ma.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is supported by the Special Doctoral Gra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 98049114)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972023).  相似文献   
99.

华北克拉通保存有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相关的中元古代岩浆记录。本文综述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 讨论了各期次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 论述了其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裂解事件的指示意义。华北克拉通主要发育4期A型花岗岩: 1)~1.78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缘熊耳裂陷槽和晋陕地区; 2)~1.70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和燕辽裂陷槽; 3)~1.60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缘熊耳裂陷槽; 4)~1.32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和燕辽裂陷槽。这4期A型花岗岩均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可能与同期伸展作用导致岩浆底侵提供热源有关。整体具有造山后伸展到陆内裂谷环境的演化序列, 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记录了4期主要的裂解事件, 为华北克拉通参与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从全球对比探讨华北克拉通早期地质演化与板块构造过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板块构造理论为 2 0世纪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如何在新世纪发展板块构造、推动大陆动力学研究成为新的挑战。世界古大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在花岗岩绿岩带、高级变质区 ,新太古代造山作用 ,早期大洋地质记录与古板块构造 ,以及超级大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此全球构造背景下 ,华北早期地质演化的相关重大问题包括 :新太古代典型造山带地质演化、碰撞过程及其盆山耦合作用。围绕新太古代蛇绿岩的研究 ,特别是豆荚状铬铁矿及地幔岩 ,将提供早期大洋岩石圈性质、扩张运移过程的重要线索 ,并提出早期板块边界划分标志及其洋陆作用过程。华北中部造山带及蛇绿岩混杂带的洲际对比 ,对认识华北与最古老超级大陆聚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