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8篇 |
免费 | 925篇 |
国内免费 | 11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4篇 |
大气科学 | 170篇 |
地球物理 | 493篇 |
地质学 | 2958篇 |
海洋学 | 464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237篇 |
自然地理 | 1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240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74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188篇 |
2011年 | 252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85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192.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垂向分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93.
土石坝由于施工便捷、取材方便,是目前我国西部比较常见的一种坝型。但西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且烈度较高,特别是一些土石坝坝基下存在深厚覆盖层,对土石坝的地震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采用黏弹性模型-等效线性化方法对国内某拟建土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响应分析。考虑到实际土石坝坝体是不完全排水的,将根据经验公式得到的残余体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转化为残余孔压,另一部分为产生的残余变形。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在坝基深厚覆盖层影响下坝体残余变形、加速度响应、残余孔压等动力反应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计算结果符合一般规律,说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含深厚覆盖层心墙堆石坝的静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94.
贵州省地热深井开放式思维高质量成井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省深部地热钻井开发,目前仍然是坚持只针对性钻取地质论证所确定深部目的层(主要位于2000~3500m深度之间)的传统做法。受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和地球物理成果解释水平双重影响,在这个深度上,钻井实际揭露的地层、水文结果往往跟论证预测情况差别巨大,因此,地热深井失败率较高。地热深井成本高昂,失败时损失严重,所以亟需研究新的成井方式。通过实践,打破传统思维藩篱,总结出“开放式思维高质量成井综合技术”,该技术是将全井作为综合系统考虑,从施工前到施工全过程,充分分析全井所有可能的有利层位,通过预留上部层位、分段固井、射孔放水、注酸洗井、压裂以及深部循环取热等多种方式进行全井地热水的综合利用,达到提高成井率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于喀斯特地区地热新能源钻探开发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5.
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以其探测精度高的优势被作为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的先锋技术,并在全球典型矿集区结构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本文系统总结了深地震反射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该技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瑞典等全球多个国家的典型矿集区的应用实例,归纳总结了地壳深部结构对矿集区控矿因素的影响,阐述了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与深部成矿过程的关系.从全球实例看,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成果为大型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深部线索,反射透明区可能是地幔流体向上运移通道,形成矿集区的成矿物质与能量来源,表明地幔物质参与了成矿作用;具有很强反射特征的断裂系统,包括大型断层、滑脱面和剪切带,是成矿流体从下地壳向上迁移的通道;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中“亮点”反射可能是火山活动的深部岩浆上涌至中地壳后而形成的残余岩浆囊的反映.揭露精细的矿集区深部结构不但对矿集区构造历史演化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未来成矿潜力和前景靶区的确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6.
本文通过对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进行探讨,提出“同采地质块段”作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唯一指标,并在廿台河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7.
198.
幔源CO_2释出机理、脱气模式及成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幔源CO2如何从地幔岩浆中脱出并进入沉积地层中形成CO2气藏聚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缘方向。研究表明,地幔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才是深部流体和CO2等挥发份大量赋存、渗滤和释出的场所。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和火山通道等是CO2释放和聚集的有利位置,岩浆期后和岩浆衰弱期的热液活动阶段是CO2大量释放和聚集的有利时期。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3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CO2的固有物化性质决定其运移相态多样,具有运移和聚集过程同步的特征。只有在满足大量的化学消耗及地层水或原油的溶解和耗散之后才能形成CO2有效聚集。幔源CO2成藏和分布主要受岩浆气源体和气源断裂体系的控制。今后,在超临界CO2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作用、CO2与深大断裂及火山岩的关系、CO2脱气运移机制、CO与常规烃类油气的耦合差异成藏机制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9.
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是NaCl-H2O溶液,越到地球深部,它赋存的温度、压力越高,性质状态也不断变化,反之,亦然。当NaCl-H2O流体进入和脱离(上升过程)超临界状态时,其性质会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影响着各种地质过程。使用金刚石压砧在高温高压下原位观测流体的实验,用谱学方法,结合同步辐射光源技术,成为定量化研究地球深部高温超高压流体的有效方法。作者使用同步辐射光源的红外谱研究了10GPa下的NaCl-H2O溶液;在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研究了3GPa,650℃下的NaCl-H2O溶液红外谱,此测量方法可以提供温度压力和体积等数据,能研究其状态。NaCl-H2O溶液红外谱表明水分子主要振动谱受压力和温度影响是不同的。压力增加促使水分子主要振动谱向低波数变化。但是温度增加的效应相反。常温高压下水被压缩,结晶向紧密堆积变化。高温高压下的水有气、液、固和超临界流体各相。水分子间的氢键在近临界态开始减弱,氢键网络被破坏。 相似文献
200.
We examine results from a cruise in May 1997. CTD casts to near the bottom were made south of the Aleutian Islands, across Amchitka Pass, and north of the islands. We computed a westward geostrophic speed of 123 cm s–1 at 173.5°W in the Alaskan Stream. The computed volume transport there, referred to the bottom, was 25×106m3s–1. On other similar sections, transports were 8–15 × 106 m3s–1. Various complex variations in geopotential height along the Stream apparently altered the cross-stream gradients, and hence the transports. Rotational tendencies were also present. Northward inflow through Amchitka Pass was quite strong (6 × 106 m3s–1). Data north of the islands supported the existence of a zero-velocity reference level of variable dept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