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8篇
  免费   939篇
  国内免费   2644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386篇
地球物理   594篇
地质学   2596篇
海洋学   747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991.
Two set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using the coupled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NCEP/GCM T42L18) and the Simplified Simple Biosphere land surface scheme (SSiB)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impacts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 and leaf area index (LAI) on East Asia summer precipitation, especiall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YRB). One set employed prescribed FVC and LAI which have n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based on the climatology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the other with FVC and LAI derived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Land Surface Climate Project (ISLSCP) for 1987 and 1988. The simulation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were compar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VC, LAI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he YRB.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and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the experiment that included both the effects of satellite-derived vegetation indexe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produced better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than the experiment with SST but n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FVC and LAI, indicating that better represent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index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tion may be important for climate predi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1987 and 1988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FVC and LAI, especially around the YRB, surface albedo decreased, net surface radiation increased, and consequently local evapo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tensified. Further mor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ts diurnal variation decreased around the YRB in response to more vegetation. The decrease of surface-emitting longwave radiation due to the cooler surface outweighed the decrease of surface solar radiation income with more cloud coverage, thus maintaining the positive anomaly of net surface radiation. Further study indicated that moisture flux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多年南亚夏季风建立前后的降水量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全球和印度次大陆的气候降水变差度.在4~6月份全球该变差度先增加再减少,5月份达到峰值,这具体反映了由冬到夏的季节转换过程,5月份处于明显的季节转换之中.印度次大陆东岸和孟加拉国该变差度增幅剧烈是南亚夏季风建立的预兆.南亚夏季风与索马里急流和80~90°E的越赤道气流密不可分,该夏季风的建立与一周左右南半球高纬流场的失稳也有密切关系.该变差度可客观定量的诊断季节变化和夏季风建立的时间,是一个好用的气候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993.
南海季风爆发的统计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作者对南海季风爆发作了统计动力分析,即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高低层风场看成一个整体,并以南海季风爆发日为基准,对风场作了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偏差风场的第一模态反映了高低层东亚夏季风环流在南海季风爆发日前后有剧烈变化,这直接体现了南海季风的爆发,并表明此时大气环流有突变发生;第二、三模态则分别反映了具有5~7天振荡周期的中高纬大气长波活动和亚洲季风区中准双周低频振荡的主要活动区,以及中低纬度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第二模态体现了偏差风场的幅散风部分而第三模态则体现了旋转风部分.  相似文献   
994.
简谐荷载下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40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程序的Pipe20单元,考察不同矢跨比网壳在不同频率的简谐荷载作用下,随着荷载幅值的逐渐增大,其宏观和微观响应的变化,详细阐述了2类破坏行为的规律,并通过一定规模的参数分析,给出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强度破坏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995.
溪洛渡电站软弱夹层剪切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体的力学强度参数,特别是软弱夹层剪切强度参数c、f的优化选取进行分析对比,对大型和特大型水电工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多种力学参数选取方法讨论了溪洛渡水电站软弱夹层剪切强度参数c、f的取值问题,使剪切强度的选取有了更大的可比性,提高了c、f值的选取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三种红层岩石常规三轴压缩下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MTS815Teststar程控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研究了川东地区一红层边坡中的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围压为03MPa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建立了峰值强度、峰值强度前弹性模量以及峰值强度后的弹性模量和围压的关系。将低围压下红层的全应力-应变曲线概化成5个阶段,分别为压密段、弹性段、屈服段、应变软化段和塑性流动阶段。试验结果得出,红层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加而提高且变化明显,砂岩和粉砂岩在此围压内为脆性破坏,泥岩为塑性破坏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7.
JRC-JCS模型抗剪强度估算的平均斜率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构面对工程岩体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是分析岩体稳定的关键的参数。本文回顾了结构面抗剪强度估算的JRC-JCS模型及其估算方法,提出了可快速估算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平均斜率法,并通过对比分析阐明平均斜率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8.
岩石锚桩基础的承压力与抗拔力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皖平 《安徽地质》2005,15(4):318-320
根据“110kV绩溪-旌德”线路现场设计及施工情况,系统总结了岩石锚桩基础在中风化、强风化的山区中的应用经验,分析了工程设计中锚筋内力、锚桩承载力和粘结力之间关系,合理采用计算公式,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某软基砂井堆载预压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某防洪工程的软基砂井堆载预压处理中,两预压段虽然采用相同的预压加固设计方案.但在预压加固后的检测中发现.其中一预压段预压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另一预压段软土特性未能得以明显改善。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砂井堆载预压效果影响因素有井径、井距、砂料、垫层及软土成分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有效地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袁薇  邹立尧  孙建奇 《冰川冻土》2009,31(5):801-807
利用1961—2005年新疆地区最为齐全的整编台站观测资料集,分析了新疆地区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引起这种时空变化的大气环流因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的夏季气温首先表现出整体一致性的变化,在过去的45a中全疆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相一致.影响新疆全疆夏季气温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为贝加尔湖附近高压脊的异常,当其偏强时,新疆地区夏季气温偏高,反之则偏低.新疆地区夏季气温第二类变化模态为南、北两疆反向的特征,这种变化模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际时间尺度上.新疆南、北两疆气温反相变化主要是由伊朗高压和乌拉尔地区高压脊的变化所控制.当这两个大气环流系统在新疆地区造成中高层位势高度南北向正负异常时,新疆地区以天山为界夏季气温表现出反向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