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8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1594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报道和总结了近期陕西汉中碑坝和西乡地区重要地质体系统同位素年代研究成果,在重新厘定的年代学基础上,就扬子克拉通北缘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剖析,依据该区岩浆作用的上地幔源区性质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中、新元古代扬子克拉通北缘存在与现代板块运动类似的洋壳俯冲和壳幔再循环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72.
属于帕米尔弧山前带的乌帕尔剖面和属于南天山山前带的巴对布拉克剖面,现今的纬度差为0.56°,但是下第三系古地磁测定结果表明其古纬度差很大.乌帕尔剖面齐姆根组上部的古纬度为8°N,而巴什布拉克剖面巴什布拉克组第5段的古纬度为36.1°N。若考虑到当时板块的相对运移速度,估计始新世早期巴什布拉克地区的古纬度大致为31°N,与当时乌帕尔所处位置的纬差达23°。又根据Klootwijk测得的帕米尔西北缘利什坦层的古纬度值,在始新世末期.包括乌帕尔在内的帕米尔前缘与以巴什布拉区为代表的南天山山前带之间还有至少10°的纬度差。古地磁资料表明,始新世早期,塔里木海宽达2000km,此时印度板块西北端已与欧亚板块局部碰撞,至始新世末,印度板块向北推进20°,帕米尔弧前缘与南天山山前的距离缩短到约1000km,原塔里木海的两侧上升为山前平原。  相似文献   
73.
祁连山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及其性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祁连山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历经了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的地槽阶段、晚古生代的地台阶段和中、新生代的地洼阶段。地槽阶段元古代为陆块奠基、成长和扩展时期,早古生代为洋壳化板缘构造活动和陆间碰撞构造作用时期。地台阶段大型沉积盆地发育。地洼阶段以陆内造山-造盆作用和块断推覆构造活动为特征。祁连山地区遭受了三次不同性质的造山作用:元古代未托莱运动的陆块挤压褶皱造山作用、加里东晚期祁连运动的陆间碰撞造山作用和中、新生代的陆内块断造山作用。由上,祁连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单位由北至南划分如下:(1)走廊地洼;(2)北祁连地穹;(3)中祁连洼陷;(4)南祁连地穹;(5)柴达木地洼。  相似文献   
74.
75.
Abstract A series of paleogeographic maps of the Japanese Islands, from their birth at ca 750–700 Ma to the present, is newly compil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plate tectonics. This series consists of 20 maps that cover all of the major events in the geotectonic evolution of Japan. These include the birth of Japan at the rifted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 ca 750-700 Ma), the tectonic inversion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from passive to active ( ca 500 Ma), the Paleozoic accretionary growth incorporating fragments from seamounts and oceanic plateaux ( ca 480-250 Ma), the collision between Sino-Korea and Yangtze (250–210 Ma),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accretionary growth (210 Ma-present)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Cretaceous paired metamorphic belts (90 Ma), and the Miocene back-arc opening of the Japan Sea that separated Japan as an island arc (25-15 Ma).  相似文献   
76.
丁兆明  魏春生 《地球科学》1997,22(2):171-176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成矿域是大区域内成矿单位,成矿域中所有金矿床(点)均产于地壳构造活动带。富含金的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分熔,产生岩浆,火山活动,壳下重熔再熔、火山物质沉积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华力西期经历反复多次的构造变动,形成超基性-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含金建造,是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格子Boltzmann方法地震波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桥梁  姚姚 《地球科学》1997,22(6):638-642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细胞自动机在某些学科中的具体化和应用。它根据微观运动过程的某些基本特征建立简化的、时间和空间完全离散的动力学模型,这种模型的平行行为符合宏观的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78.
以UP-Pb单颗粒锆石同位素稀释法、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Sm-Nd全岩及矿物等时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造山带西部熊店榴辉岩的峰变质年龄,可能的原岩年龄和退变质年龄,建立了这一榴辉岩的构造-变质时间序列,提出了大别地区存在加里东期榴辉岩的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79.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divisions o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anddeals wi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ollision belt in the context of crustal accretion in thefront of the collision belt, deep diapirism and thermal-uplift extension and deep material flow-ing of the lithosphere-backflowing. Finally it proposes a model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progressiv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model-of the Himalayan belt.  相似文献   
80.
吉林-日本区深震特征及板块俯冲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USCS地震资料:分析了吉林-日本深震区地震的深度特征.结果表明:吉林-日本深震区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带上.其北支地震活动强于南支.同时也揭示了该区地震深度、地震频次以及地震能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其最容易发生强震的地震层位在570-580km左右。由深度资料推断板块间的作用方式,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挤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不同的部位其俯冲角度与俯冲距离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倾角越大,俯冲越陡.水平延伸距离越短;反之,倾角越小.俯冲越平缓,水平延伸距离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