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0篇
  免费   1367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1208篇
地质学   5659篇
海洋学   499篇
天文学   124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40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差异较大,岩性对物性的控制作用明显。储层的孔隙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孔隙在发育规模、丰度及有效性方面都存在显差异,次生溶蚀孔隙、原生粒间孔隙和残余粒间孔隙是最重要的有效孔隙类型。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存在较好的半对数相关关系。通过设置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界线,对储层储集性能进行评价,将侏罗系储层的孔渗性能划分为5个级别,可与当前流行的砂岩储层孔渗性能分级相对应。通过对大量压汞参数样本的聚类分析,将储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4个类型。通过各类参数统计及曲线形态对比,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定量结合定性的优劣评价。最后,结合孔渗性能级别、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岩性等特征,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82.
平落坝储层有机包裹体特征与气藏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岗  黄志龙 《沉积学报》2002,20(1):156-159
通过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有机包裹体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储集层有机包裹体主要通过交代和重结晶作用而形成,有各种相态形式,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内溶蚀缝或孔隙中,构造裂缝中基本未见有机包裹体。上三叠统储集层包裹体丰度明显高于侏罗系沙溪庙组。香二气藏砂岩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在 10 0~ 110℃;沙溪庙气藏砂岩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在 90~ 10 0℃。香二气藏形成时间早,经历了印支期少量注入到印支期末-喜山早期大量注入,再到喜山晚期调整、部分注入的过程。沙溪庙气藏天然气注入则主要发生于喜山运动期。  相似文献   
83.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13个三级层序,三个层序组,反映了三个大级别的旋回.最大湖侵期为阳霞组中上部,与当时有一个明显的气候变热期相一致.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中期为曲流河-三角洲环境,后期为三角洲和浅湖环境,中期有短暂的海泛发生.影响侏罗纪湖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条件、河水的流入以及海侵的影响.在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最大湖侵和海泛的短暂时期,形成了厚层的烃源岩分布.库车坳陷侏罗系虽然砂体分布广泛,厚度较大,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84.
张洪  于兴河等 《地球科学》2002,27(6):763-766
从分布、成分组成、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最主要的火山岩储层--粗面岩的成因机制,并对其成为该区良好储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说明了另一类火山岩--玄武岩不含油的原因,并建立了成因模式,最后得出结论:粗面岩呈喷发状态产出,由于其硅质含量高,流动性小,容易在构造高部位形成巨厚的火山岩锥或火山岩钏,从而造成其大部分在水上,结晶较好且储层物性极佳,同时因其裂缝发育,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良好的会层。从供油方式来看,其成藏方式属于侧生式,而从生储盖组合方式来看,其属于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同时给出了其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85.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渤海湾盆地北部主要包括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冀中坳陷和下辽河坳陷,区内奥陶系厚 6 0 0~ 80 0m,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为冶里组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上统缺失。其中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本区岩相古地理面貌变化旋回极为明显,下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以局限海为主;上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晚期以开阔海为主;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本区经历了 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其中上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相似文献   
86.
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是白云岩形成之后经淡水淋滤作用而成 ,葡萄内或雪花周围的有机物质不是原生藻 ,而是蓝绿藻经细菌腐解后形成的细菌集合体。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 ,与藻类多少无关。葡萄状白云岩富含有机物质 ,而雪花状白云岩孔洞发育 ,因此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既是生油层 ,又是良好的储集层 ,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 ,必将为寻找深部油气资源提供极为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8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按基准面旋回原理,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C2b)、太原组(P1t)、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s)划分为3个超长期、8个长期、19个中期和62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级别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沉积演化序列;建立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层序的地层格架;并讨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张箭 《矿物岩石》2002,22(4):83-86
气藏评价尚未结束之前,开发的早期部署工作非常困难。针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开发部署工作,利用目前许多新方法对开发层系划分、采气规模、开发规划、合理配产和井网部署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气藏开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且对类似气藏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9.
对煤系高岭石进行0-2h的研磨之后,再在900℃、1000℃、140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对其加热1h,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机械研磨对于煤系高岭石晶体结构的破坏作用以及对其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系高岭石被研磨1h之后,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几乎全部跨塌。把研磨1h的煤系高岭石加热到1000℃(加热1h),便能形成结晶良好的莫来石。  相似文献   
90.
High‐T, low‐P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Palaeoproterozoic central Halls Creek Orogen in northern Australia are characterised by low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high upper crustal thermal gradients (locally exceeding 40 °C km?1) sustained for over 30 Myr, and a large number of layered mafic‐ultramafic intrusions with mantle‐related geochemical signatures.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is combination of geological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we model the middle crustal response to a transient mantle‐related heat pulse resulting from a temporary reduction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mantle lithosphere. This mechanism has the potential to raise mid‐crustal temperatures by 150–400 °C within 10–20 Myr following initiation of the mantle temperature anomaly, via conductive dissipation through the crust. The magnitude and timing of maximum temperatures attained depend strongly on the proximity, duration and lateral extent of the thermal anomaly in the mantle lithosphere, and decrease sharply in response to anomalies that are seated deeper than 50–60 km, maintained for <5 Myr in duration and/or have half‐widths <100 km. Maximum temperatures are also intimately linked to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model crust, primarily due to their influence on the steady‐state (background) thermal gradient. The amplitude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s in the crust are principally a function of depth, and are broadly independent of crustal thermal parameters. Mid‐crustal felsic and mafic plutonism is a predictable consequence of perturbed thermal regimes in the mantle and the lowermost crust, and the advection of voluminous magmas has the potential to raise temperatures in the middle crust very quickly. Although pluton‐related thermal signatures significantly dissipate within <10 Myr (even for very large, high‐temperature intrusive bodies), the interaction of pluton‐ and mantle‐related thermal effects has the potential to maintain host rock temperatures in excess of 400–450 °C for up to 30 Myr in some parts of the mid‐crust. The numerical models presented here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transient mantle‐related heat sources have the capacity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thermal budget of metamorphism in high‐T, low‐P metamorphic belts, especially in those characterised by low surface heat flow, very high peak metamorphic geothermal gradients and abundant mafic intru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