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翟育峰 《探矿工程》2017,44(1):15-17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4S孔地层复杂,钻探施工难度大,孔内缩径、坍塌、掉块事故频发,给钻探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就WFSD-4S孔在孔深517 m发生的卡钻事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发生卡钻事故的原因及条件,采用了强力起拔、反钻杆、可退式打捞矛打捞、套铣等手段,最终成功处理该起卡钻事故。该起事故的经验,为同类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2.
钻探施工经常发生诸如埋钻、烧钻、卡钻、夹钻、掉钻等事故,而导致发生各种事故的原因却多种多样,因此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较常见的事故采用捞、提、扫、冲、顶等办法来解决,对一些复杂事故,可使用反、透、扩、钻、剥、偏等方式处理。钻井中的卡钻、埋钻、烧钻等事故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3.
吸附卡钻事故与钻井液关系最为密切。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吸附卡钻是可以预防的:即调节好钻进液性能、降低泥饼的粘滞系数,减少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24.
苏州马环连接线强风化安山玢岩地质勘察钻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风化岩体裂隙节理发育,风化程度不均,岩石强度软弱不均,为提高钻进效率,改常规的复合片钻头为孕镶金刚石钻头,使钻进时以研磨岩石方式改为切削岩石方式;为提高岩心采取率,保护取心钻具内强风化岩心及防止钻具内岩心段间相互研磨,改单管钻具为单动双管钻具,采用相对优质泥浆进行护壁,预防钻进及提下钻时的卡钻。  相似文献   
25.
卡钻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通过施加外力如上提、下放钻具转动转盘使钻具恢复自由状态;通过调整钻井液性能、打稠塞、注酸、注解卡剂、反循环等方法使被卡钻具与井壁之间的填充物转移或者破坏;通过反丝钻具打捞甚至套铣起出被卡钻具。大牛地气田DPT-305水平井通井过程中发生一起严重的卡钻事故。通过重浆+清扫液、注酸、注解卡剂、环空憋压等方法处理被卡钻具与井壁之间的填充物;通过固定转盘上下活动来对被卡钻具施加扭矩;倒扣等方式处理这起卡钻事故,最终解卡。总结了事故的成因,分析了处理过程的得失,为以后处理此类事故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6.
黄平 《探矿工程》2010,37(8):29-31
分析了造成川南煤田古叙矿区两河矿段25-2钻孔埋卡钻事故的原因,介绍了事故的处理过程及技术措施,总结了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7.
王涛 《陕西地质》2010,28(2):98-103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中,地质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看,1976年到2006年的30年间,仅仅因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给西安城区(200 km2)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亿元。地裂缝与地面沉降主要造成住宅、厂房、车间的破坏;天然气管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的爆裂、破损;公路、铁路、地铁、桥梁的破坏;还有城市水灾、安全高程损失、  相似文献   
28.
新疆乌拉根矿区复杂地层绳索取心钻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彦斌 《探矿工程》2011,38(11):18-20,23
在分析了新疆乌拉根矿区绳索取心钻探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调整钻头、钻具级配,泥浆应用,操作技术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法,并对比了钻探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29.
压差卡钻是钻井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井下事故,处理不及时会给钻井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压差卡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用增压机处理基岩地层中压差卡钻事故的方法及其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0.
Dust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factor on the surface and in the atmosphere of Mars. Knowing the electrical charge state of this dust would be of both scientific interest and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instruments on the Martian surface.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measure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of dust electrification using suspended Mars analogue material. This has been achieved by attracting suspended dust onto electrodes placed inside a Mars simulation wind tunnel. The Mars analogue used was from Salten Skov in Denmark, this containe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ferric oxide precipitate. Once suspended, this dust was found to consist of almost equal quantities of negatively (46±6%) and positively (44±15%) charged grains.These grains were estimated to typically carry a net charge of around 105e, this is sufficient to dominate the processes of adhesion and cohesion of this suspended dust. Evidence is presented for electrostatic aggregation of the dust while in suspension.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electrical charging of the suspended dust on Mar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