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篇
  免费   915篇
  国内免费   1216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902篇
地质学   3191篇
海洋学   4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钢支撑性能对高层钢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是高层钢结构常用的结构体系。支撑的性能对高导钢框架-支撑体系的动力性能影响较大,其中支撑的工细比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文中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研究支撑长细比对高层钢框架-支撑体系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72.
杨洪渭  戎贤    张健新   《世界地震工程》2019,35(4):068-73
通过对2个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和1个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比普通现浇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较好的滞回性能,较高的耗能能力以及较缓的刚度退化。在满足梁筋锚固长度要求的前提下,预制梁内钢端头长度增加使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稍有提高。装配部分后浇混凝土可以提高框架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73.
In a previous study (Kaplan H, Seireg A., Int. J. Comput. Appl. Technol., 2000; 13 (1/2): 25–41), the authors proposed a base isolation system for earthquake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The system incorporates spherical supports for the base, a specially designed spring‐cam system to keep the base rigidly supported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nd to allow it to move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earthquake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a spring with optimized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tructure was consider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cept. The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response shows a 20 times reduction of the transmitted force as a result of using the proposed design in the considered case. This paper extends the previous study to the case of a 40‐storey steel structure subjected to the Taft as well as El Centro earthquakes. A 7.5 and 6 times reduction of the maximum transmitted force was achieved for the considered disturbances, respectively, without any adverse effects due to the tilting moment which is inherent in this type of base isolation.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74.
The use of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for the seismic control of steel structures represents a valid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seismic design methods. The seismic devices currently employed are mostly based on the metallic yielding technology due to the larg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they can provide. Within this context, in the current paper an innovative solution based on the adoption of low‐yield‐strength pure aluminium shear panels (SPs) for seismic protection of steel moment‐resisting frames is proposed and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a wide numerical study based on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non‐linear analyses has been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frame‐to‐shear panel combinations, aiming at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the main influential parameter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 provided by aluminium SPs is rather significant, allowing a remarkable improvement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n terms of stiffness, strength and ductility, with the possibility to strongly limit the damage occurring in the members of moment‐resisting frames. In particular, it is clearly emphasized that the stiffening effect provided by SPs allows a more rational design procedure to be adopted, since the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check does not lead to unavoidable and uneconomical increase of the size of main structural member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75.
基于MapX的热力管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基于MapX的GIS应用专题系统--热力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系统的技术设计、功能设计,实现了热力管网信息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876.
京珠高速许漯段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拌水泥碎石桩是一项施工快速、不开挖路基的新型加固技术。针对京珠高速公路许漯段出现大量路基病害,采用此桩型进行加固处理。试验桩长为5.0 m,成孔直径为150 mm,间距为1.0 m×1.0 m,每层虚填料为25 cm,夯距为1.0 m,用120 kg重锤,分别对每层夯实10、8、7击的3根桩进行载荷试验,然后对每层夯实8、7击的2根桩进行重Ⅱ型动力触探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每层夯7击,单桩极限承载力达400 kPa,效果最优。通过地质雷达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对比分析加固前后路基土体变化,加固后路基不均匀变形减小,土体有效重度增加,含水率有所减少,桩体的吸水排水效果明显,桩的夯实挤密作用良好,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得到改善。经过桩加固后1年运行观测,加固后路段没有再次出现翻浆、叽泥等病害,表明此桩型加固高速公路路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77.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HGP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及施工工艺,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说明采用HGP桩能有效提高地基强度、控制地基变形,而且HGP桩具有施工机具简单、可操作性强、造价低、不受场地条件限制等优点。HGP桩在地基处理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8.
王凯  刘鹏飞 《测绘通报》2022,(11):132-134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BIM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深入应用,城市级地下管网BIM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三维实景中国建设中的必要一环。本文结合新型基础测绘在地下空间测绘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地下管网测绘数据与BIM深度融合技术快速构建城市级地下管网BIM的技术流程和体系,构建了城市级别(GIS)场景下的精细化BIM模型,实现了测绘数据与设计数据的无缝融合,打通了多专业协同中与测绘数据融合的通道,为看不见的地下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底座。基于本文研究成果,以某城市为应用案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智慧水务云平台建设、智慧管廊施工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交通桥和生产桥的支承结构大部分坐落在两侧渠坡上;运行期间的荷载(特别是水平荷载)通过桥墩和承台传到置于渠坡的桩基础上,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将产生桩、土分离及不均匀沉降,拉裂基础与渠坡结构层的结合,影响渠道的防渗效果。为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掌握渠坡斜面上基桩的变形机制。作为研究环节之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渠坡上基桩的水平承载机制,结果表明:基桩处在渠坡上的抗变形能力要比处在水平地基上的抗变形能力弱,水平承载能力比基桩处在水平地基上的要小。  相似文献   
880.
基于自平衡试桩法大直径嵌岩桩尺寸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通过现场的原位测试方法,对大直径嵌岩桩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桩径尺寸和嵌岩深度变化以及桩端阻力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等。从测试结果来看,嵌岩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尺寸效应现象。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桩径的增大,桩侧阻力存在着减小现象;在同一种岩层的情况下,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桩侧阻力发挥也并不相同,嵌岩深度越大,桩侧阻力发挥也越小。实测结果表明,桩周岩石的特性变化对桩侧阻力影响最大,岩石抗压强度越高,桩侧阻力也越大。此外,桩径的变化对桩端阻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大直径嵌岩桩的设计中应注意尺寸效应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