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1篇 |
免费 | 1390篇 |
国内免费 | 16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1篇 |
大气科学 | 1033篇 |
地球物理 | 1596篇 |
地质学 | 2919篇 |
海洋学 | 699篇 |
天文学 | 109篇 |
综合类 | 415篇 |
自然地理 | 9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269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292篇 |
2018年 | 244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310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403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22篇 |
2007年 | 381篇 |
2006年 | 360篇 |
2005年 | 343篇 |
2004年 | 306篇 |
2003年 | 256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164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雾霾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影响的空间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中国342个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8-2016年雾霾与中国城市旅游流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了雾霾对旅游流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雾霾PM2.5与城市旅游流有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与地形和城市发展等因素的空间耦合性;雾霾与城市旅游流(含国内和入境旅游流)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雾霾污染对旅游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空间效应;雾霾对旅游流的抑制区域在不断扩大,H-L型城市数量的增加、L-H型集聚区的片状扩张和华北、华中地区的L-H型集聚的“空心化”现象均表明旅游流具有低雾霾指向性;雾霾污染与旅游流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经典的EKC假说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同样适用,且雾霾污染的显著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入境旅游方面;雾霾和旅游流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将雾霾治理同经济发展、对外联系、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和交通建设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为旅游发展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国际、国内旅游健康、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2.
文章将绿色金融纳入环境规制的分析框架,以2016-2019年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雾霾污染为例,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绿色金融、环境规制、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对雾霾治理的影响,侧重分析了绿色金融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绿色金融可以降低周边地区雾霾污染;绿色金融能够与环境规制协同互补,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的方式促成雾霾治理。绿色金融的结构效应弱于环境规制,在中部地区并不显著;绿色金融的技术效应强于环境规制,能够激励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文章启示,绿色金融与环境规制能够相互增益,应建立区域间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增强绿色金融的普惠性,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和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我国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例,综合使用GIS技术、道路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其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成因及其景观生态效应。在确定了24个独立的空间研究单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深圳市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差异对道路网络结构特征的影响和道路格局特征的景观整体及重要组分的格局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密度的增加导致交通用地密度、节点和廊道储量增加,道路网络结构复杂程度、格局指数降低;资源条件、环境和生态保护约束是导致道路网络复杂性增加、结构发育水平下降、网络格局指数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深圳市的道路网络格局特征对全市景观整体格局没有表现显著的约束性影响,对建设用地显示出环境保护约束和空间吸引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对于林地则表现出生态保护约束、空间排斥和物理分割三个方面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54.
55.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thermal bioclimatic conditions recorded at Bursa (100 m) and Uluda? (1878 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t 7:00, 14:00 and 21:00 LST (local standard time) between 1975 and 2006, by using the physiologically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 which is calculated from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The effects of elevation-dependent environmental an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n thermal perception (i.e., PET) values were analyzed and assessed.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an annual difference between PET values in Bursa and Uluda? was 12 ºC. The difference was lower in winter (9 ºC PET) and higher in summer (15 ºC PET). The highest difference between PET values occurred in the afternoon (16 ºC PET) and the lowest difference occurred in the morning (8.4 ºC PET). The differences occur as a result of high altitude and higher surface albedo due to snowfall, which leads to lower PET values and thus to less comfortable thermal conditions. The mean PET values of Bursa and Uluda? decrease 0.67 ºC every 100 m. 相似文献
56.
通过莫高窟窟顶野外风洞实验对不同覆盖度砾石床面风速梯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床面砾石平均高度以下风速梯度随砾石覆盖度变化比较杂乱,而砾石平均高度以上风速梯度随覆盖度增加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覆盖度5%到35%风速逐渐减小, 40%~80%趋于稳定,35%最小。据此,大气边界层可明显分为两层,约以砾石平均高度为界,下层定义为粗糙亚层,上层定义为惯性亚层。粗糙亚层风速梯度随砾石间距高度比D/H值的变化同样比较杂乱;惯性亚层风速梯度随砾石间距高度比D/H值的变化规律比较一致:风速在D/H值0.3~1.5段趋于稳定,2.0~4.0段风速逐渐增大,1.5处风速最小。另外,对砾石床面不同高度阻风效应的计算表明,砾石床面的阻风作用在砾石床面表面附近最强(0.75 H~1.1 H),粗糙亚层阻风作用随高度增大而增大,惯性亚层阻风作用随高度增大逐渐减小。该粒径砾石阻风效应最优间距高度比D/H值为1.5,最优间距为3 cm,最优覆盖度为35%,为砾石防沙工程的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光度法测定痕量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痕量Ti(Ⅳ)在稀H2SO4介质中对EDTA还原Cr2O2-7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Ti(Ⅳ)的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4~24μg/L,检出限为106×10-7g/LTi(Ⅳ)。结合萃取分离富集技术,方法用于测定人发及茶叶样品中的痕量Ti(Ⅳ),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5%~100%,RSD(n=6)为11%~20%。 相似文献
59.
60.
硬脆性围岩在开挖完成后,其强度在高应力的影响下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这导致围岩开挖损伤区的发展也呈现出与时间相关的特征。在岩石强度时效性演化模型的基础上,以锦屏二级水电站试验洞钻孔摄像、声波、变形监测等开挖损伤区实测结果为目标函数,采用正交设计方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方法,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LSSVM-PSO智能反演分析方法,并以锦屏二级水电站试验洞为例,研究了开挖完成后的25 d里,围岩强度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时效性演化特征,进而获得这一时段内开挖损伤区扩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高应力地区,隧洞开挖后,围岩损伤区的主要扩展方向受地应力控制,且最大扩展方向为最小主应力方向,且破坏区(破坏接近度FAI≥2)也集中于该方向;(2)开挖损伤区面积随时间近似呈S形曲线变化,表明开挖损伤区初始发展较为缓慢,随着时间推移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最后又逐渐趋于稳定;(3)开挖后第3~10 d为开挖损伤区快速增长阶段。该研究成果对高应力地区硬脆性围岩开挖损伤区时效性演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