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9篇
  免费   1641篇
  国内免费   1409篇
测绘学   415篇
大气科学   1048篇
地球物理   1625篇
地质学   2961篇
海洋学   712篇
天文学   112篇
综合类   421篇
自然地理   975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硅灰石表面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波  沈上越等 《岩矿测试》2001,20(1):57-59,64
实验以湖北大冶硅灰石为原料,初步探讨了硅灰石表达改性的工艺条件。经沉降体积法、表面接触角、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和填充橡胶试验证实,硅灰石得到了改性且其填充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2.
载金石英的阳离子效应及其对含矿性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文  傅平秋 《矿产与地质》1993,7(4):273-277
石英的阳离子效应指石英结构中Al~(3+)与Si~(4+)的置换作用.在分析海南戈枕断裂金成矿带石英中普遍存在的这一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石英粉末红外谱(IR)、顺磁共振谱(EPR)及热释光曲线(TL)特征,进而讨论了这些特征与金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3.
深厚强透水含水层超大基坑降水群井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减压降水的幅度与群井效应密切相关。某超大面积基坑,含水层组厚40m,中下部透水性强,采用非完整井降水。对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对均匀布置群井、不均匀布置群井、分块开挖降水、不同的井结构、布设回灌井等工况,进行了渗流场模拟。研究表明,强透水性含水层超大面积基坑降水的群井效应极为明显;井位角密中疏布置,可实现降深调平,避免降深不足和超降;基坑分块降水,可减少坑外降深;短滤管井结构可减少基坑总涌水量和坑外降深;强透水性含水层可灌性强,回灌对减少坑外水位下降有较明显的效果。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较为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地下水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本文应用统计方法,首先探讨南方涛动指数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联系,然后分析赤道和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温对南方涛动的响应情况,同时分析南方涛动响应区域的海温与当时及滞后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联系,从中探讨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海温异常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一种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5.
By using small scale model tests,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vertical load-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 number of equally spaced strip footings,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dry sand, was investigated. At any stage, all the footings were assumed to (i) carry exactly equal magnitude of load, and (ii) settle to the same extent. No tilt of the footing was permitted. The effect of clear spacing (s) among footings on the results was explored. A new experimental setup was proposed in which only one footing needs to be employed rather than a number of footings. The bearing capacity increases continuously with decrease in spacing among the footings.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becomes further prominent with increase in soil friction angle. In contrast to an increase in the bearing capacity, with decrease in spacing of footings, an increase in the footing settle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ultimate state of shear failure was observed.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were similar to those predicted by the available theory,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As compared to the theory,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data, however, indicates much greater effect of interference especially for larger spacing among footings.  相似文献   
136.
金沙江向家坝库区长约410 km的沿江地带,共发育349个变形破坏体(滑坡、崩塌和变形体),总体积31.49亿m~3,其中体积大于1 000万m~3的崩滑体有47个。岸坡变形破坏密度D和模数B分别达0.35个/km和316.95万m~3。对岸坡变形破坏体及其所处的环境特征研究表明,变形破坏体与其所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岩体结构特征及近期河流地质作用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密切有关。系统研究变形破坏体及其与这些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剖析岸坡失稳的成因机制,对岸坡失稳的预测、预防和工程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饱和软黏土地基静压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义  刘俊伟  于秀霞 《岩土力学》2009,30(10):3005-3008
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静压管桩进行隔时复压试验发现,复压起动压桩力在沉桩25 d后的增长幅度达2.5倍以上,且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较慢。理论分析及试验对比证明,利用隔时复压起动压力作为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是合理的,而且可以观察到承载力短期内的变化,是进行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的有效试验途径,分析后认为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黏土抗剪强度的提高所致。通过修正得到黏土层桩侧单位面积侧阻力的增长曲线,回归分析得出3种不同的预测公式,对比发现基于对数函数的预测表达式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8.
GNSS基准站天线观测墩及其所在基岩会随地表温度变化产生热弹性形变,并累积为GNSS台站的位移.热弹性效应的定量分析对于准确分离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中的信号和噪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弹性力学和热弹性力学的相关理论,给出一维温度场下轴对称观测墩热弹性形变的解析解.结果表明,观测墩的垂向位移由观测墩和基岩的泊松比、热膨...  相似文献   
139.
黄土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 产汇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流域产汇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岔巴沟为研究区域,提出利用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探讨流域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产汇流模拟,避免了经验公式的概化和由此引起的局限。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网格滞蓄的方法可以在子网格上体现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的变化及其对产汇流的影响,反映各个时期的产汇流条件,对降雨做出合理响应。  相似文献   
140.
白燕  廖顺宝  孙九林 《地理学报》2011,66(5):709-717
选择在600 m~30 km 16 个尺度上,在ArcGIS 中利用常用的面积最大值法(Rule ofMaximum Area,RMA) 对2005 年四川省1:25 万土地覆被矢量数据进行栅格化,并采用两种属性精度损失评估方法: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和一种新的基于栅格单元分析方法,来对比分析在这两种评估方法下RMA栅格化的属性(这里是指面积) 精度损失随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在同一尺度下采用基于栅格单元方法分析所得的研究区平均属性精度损失大于常规分析方法分析得到的平均属性精度损失,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在1~10 km内很明显,当栅格单元大于10km时,两种方法得到的平均属性精度损失的差值稳定,且其随尺度的变化曲线趋于平行;(2) 基于栅格单元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地定量估计RMA栅格化的属性精度损失,而且能客观地反映属性精度损失的空间分布规律;(3) 对四川省1:25 万土地覆被数据进行面积最大值法(RMA)栅格化的适宜尺度域最好不要超过800 m,在该尺度域内数据工作量适宜,且RMA栅格化属性精度损失小于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