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1542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275篇
地球物理   744篇
地质学   3243篇
海洋学   599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超高压变质作用中水的相变增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静水压力梯度计算, 榴辉岩形成深度至少要70km, 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形成深度至少要12 0km, 而同时含有柯石英和金刚石的榴辉岩形成深度至少要145km, 超高压变质岩要从如此深的部位折返到地表是不可想象的.大量资料表明水参与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通过矿物的脱水行为、水的相变和地温曲线等研究, 指出由于存在水的相变增压等多种增压因素, 大大提高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地压梯度, 据静水压力计算出的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只是最大深度, 其形成时的实际深度要比该最大深度小得多.   相似文献   
982.
孔隙流体对岩体变形局部化的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首先叙述了孔隙流体对固体变形局部化影响的若干研究进展,并利用三维连续体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模拟了孔隙压力对岩体变形局部化应变场(剪切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孔隙压力对变形局部化应变场有较大影响,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剪切带趋于不明显,岩体试件倾向于发生拉伸破坏。   相似文献   
983.
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数学模型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地基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是判断土体应力历史的一个指标。在不同应力历史状况的土体变形分析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因此,方便、准确地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数学模型法。润扬大桥土样试验的结果证明了此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4.
榴辉岩中石英出溶体的拉曼光谱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璐  金振民  何谋春 《地球科学》2003,28(2):143-150
利用拉曼光谱学和费氏台方法对若干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柯石英和榴辉岩中石英出溶体的超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石榴石(或绿辉石) 中柯石英向石英相变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和主晶具有一定的晶体学拓扑关系, 即石英出溶体长轴有两个展布方向: 平行于绿辉石(10 0) 裂理面和平行于绿辉石(- 10 1) 面.目前, 部分学者推断榴辉岩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可作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笔者认为, 棒状定向石英在绿辉石中出溶的温压条件和出溶机理尚未查明.因此, 需加强过量二氧化硅单斜辉石出溶机理的超高压实验研究, 从而为证实石英出溶体作为超高压标志提供实验定量约束.   相似文献   
985.
天津市深层基岩地下热水系统数值模拟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市基岩地下热水具有密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存在水岩之间热交换的特点, 采用适合于描述深层地下热水水流和热量运移的压力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 通过对渗流场、边界条件的合理概化和对初始条件、热储层缺失区域及倾斜断层等的合理处理, 使所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变得更为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986.
孔隙压力作用下煤岩破裂及声发射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徐涛  杨天鸿  唐春安  梁正召 《岩土力学》2004,25(10):1560-1564
运用嵌入孔隙压力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对孔隙压力作用下煤岩的变形强度特性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孔隙压力一定时,随着围压的增加,煤岩的杨氏模量、抗压强度都随之增高;而当围压一定时,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煤岩的杨氏模量、抗压强度则稍有降低,而且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呈现脆性的趋势。此外数值模拟还研究了不同围压及孔隙压力作用下煤岩的声发射特性  相似文献   
987.
曾辉  余尚江 《岩土力学》2004,25(12):2003-2006
在介绍了岩土压力传感器匹配误差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匹配误差的稳定性、等效性、真实性和实用性以及各特性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得出:匹配误差特性的核心是稳定性;传感器刚性饼状设计是保证稳定性的必要条件;等效匹配误差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即使是不真实,也不影响实用性。  相似文献   
988.
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Walker环流异常减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位于达尔文岛的观测海平面气压值(SLP)不断升高,而位于塔西提岛的观测SLP不断下降,形成了在年代际尺度上最弱的热带太平洋东西向环流,即Walker环流.70年代中后期以后,在Walker环流不断减弱的同时,亚洲夏季风也在减弱.通过对海平面气压场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我们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副热带西太平洋(20~30°N,130~150°E)的SLP不断下降,与不断上升的热带西太平洋(10°S~0°,130~150°E) SLP形成了一个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反相关震荡型.这个负SLP距平与江淮流域的对流上升运动相对应,造成了中国地区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增加而华北降水减少的格局.    相似文献   
989.
使用流体压差法建立根缘油气藏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缘油气藏(深盆油气藏) 是紧临源岩存在的烃类聚集, 是在高勘探程度下所发现的油气藏类型.由于它在成藏机理及存在方式上的特殊性, 常规意义上所采用的动力平衡方程不再适合于对其成藏平衡作用过程的分析.结合根缘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其演化特点, 采用对连续油气柱上升力的分解分析方法, 讨论了流体压差的平衡问题, 建立了位于源岩上部的根缘油气藏的动力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990.
考虑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卢国胜 《岩土力学》2004,25(4):586-589
在分析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与位移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提出了考虑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用该方法描述的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规律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