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91篇 |
免费 | 2660篇 |
国内免费 | 39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67篇 |
大气科学 | 1051篇 |
地球物理 | 2346篇 |
地质学 | 10755篇 |
海洋学 | 1497篇 |
天文学 | 28篇 |
综合类 | 1044篇 |
自然地理 | 21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47篇 |
2022年 | 602篇 |
2021年 | 736篇 |
2020年 | 707篇 |
2019年 | 860篇 |
2018年 | 700篇 |
2017年 | 761篇 |
2016年 | 810篇 |
2015年 | 813篇 |
2014年 | 971篇 |
2013年 | 826篇 |
2012年 | 1030篇 |
2011年 | 1030篇 |
2010年 | 840篇 |
2009年 | 829篇 |
2008年 | 854篇 |
2007年 | 862篇 |
2006年 | 854篇 |
2005年 | 709篇 |
2004年 | 644篇 |
2003年 | 559篇 |
2002年 | 500篇 |
2001年 | 461篇 |
2000年 | 361篇 |
1999年 | 334篇 |
1998年 | 305篇 |
1997年 | 275篇 |
1996年 | 235篇 |
1995年 | 198篇 |
1994年 | 189篇 |
1993年 | 144篇 |
1992年 | 134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褐菖鲉网箱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4月30日在浙江南麂海域3 m×3 m×3 m网箱中放养0.9 g自然海区捕获的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苗种,进行为期2年多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该鱼生长缓慢,养殖38 d体质量为8.3 g,养殖240 d为24.8 g,养殖787 d为112.3 g.总养殖成活率为20.1%,平均日增体质量0.142 g,平均日增体质量率0.62%.秋末至夏初低水温期是褐菖鲉的主要生长期,在9~13℃较低水温下亦会摄食与生长.饵料系数为3.6.冬春季养殖成活率高于秋夏季,第一年夏季养殖成活率低,仅28.1%.养殖方式以混养为宜. 相似文献
82.
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8年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种类的潜在碳源及其营养级进行分析,利用IsoSource模型计算该海域消费者的3大碳源(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底质有机物)贡献值,并比较叠加潜在碳源影响前后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和底质有机物对37种主要生物种类的贡献比例分别为58.7%和28.2%,而悬浮颗粒有机物的贡献较小。因此判定吕泗渔场近岸海域夏季主要生物种类的潜在碳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和底质有机物。通过分别叠加3大潜在碳源和单一物种作为基准值构建两个营养级谱,右营养级谱的生物种类营养级范围为1.74~3.92,比左营养级谱平均下降0.19个营养级,尽管两个营养级谱的整体趋势走向不变,但部分鱼类和多数虾类的营养位置发生改变。右营养级谱的基准值随着潜在碳源叠加比例的不同而变化,能有效反映生物营养级,更适用于低营养级的虾蟹类。但对于处于中高级消费者位置的鱼类来说,这种叠加的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3.
长期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在振兴沿海地区经济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海岸带生态系统。文章梳理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一系列政策要求与技术指南;以大连港太平湾港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分别分析了港口工业区和滨海生态旅游区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并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陆海统筹,生态融合;问题导向,科学修复;科技支撑,示范带动等新发展阶段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通过选取两个典型海外工程项目案例,分别采用波浪特征参数法和波浪谱法对工程海域波浪条件进行分析,并比较这两种方法在作业波浪条件、波浪特征认知程度上的差异,以及对海港水域平面布置产生的影响。对于波浪能量在频域及方向上存在多峰谱情况的海域,基于全谱的波浪特征参数系列数据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主峰波向掩盖次峰波向;2)主峰波向错配次峰周期。对于上述两种情况,若仅采用波浪特征参数法对工程海域作业波浪条件进行分析,并指导海港水域平面布置,则极可能忽略或误判个别敏感波向、关键频域段的部分波浪能量,从而误导设计,为后续项目运营埋下隐患。对于以上情形,宜采用波浪谱法深入分析工程海域波浪能量在整个频域及各个方向上的详细分布及构成,并对关键波向、关键频域段的波浪能量进行量化,评估其对海港水域平面布置的影响,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波浪输入条件误判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85.
1994年6,7月,调查了广州、深圳、珠海及珠江口海区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状况。发现空气微生物粒子总量、真菌粒子量、真菌粒子数/总菌粒子数百分比在三市中不一致。这三种数据一般是陆上的高于海上。随着距陆的增加,都市影响的减弱和海面的开阔,空气微生物含量呈减少之势,显示出海洋新鲜空气对陆上污染空气的调节、净化作用。文中还分析了空气微生物有关参数与气温、风力或相对湿度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6.
我国东部滩海地区浅部具有地震采集条件差、资料品质低、储层岩性变化大、砂泥和泥岩难以区分等缺点,导致储层描述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垦东滩海地区为例,通过井震结合,形成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地震反演追踪、属性提取查明"的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在具体描述时,先将环境校正后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相位、能量准确对比,从而标定储层;同时进行测井约束下的地震反演,从而实现砂岩储层的横向追踪;并通过均方根振幅属性提取,明确储层的平面分布。储层描述发现,垦东滩海地区馆陶组IV砂组储层呈SN向条带状分布,显示曲流河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87.
This study aimed at establishing the trophic significance of the kelp Laminaria digitata for consumers inhabiting two rocky shores of Northern Brittany (France), displaying contrasted ecological conditions. The general trophic structure did not vary between these two sites, with a wide diversity of filter-feeders and predators, and only 14% of the species sampled belonging to the grazers' trophic group. The diversity of food sources fueling the food web appeared also similar. The food webs comprised four trophic levels and the prevalence of omnivory appeared relatively low compared to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same area. Conversely, to the food web structure, which did not differ, 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 digitata differed between the two sites, and was correlated to a larger diversity of grazers feeding on this kelp in sheltered condition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ccurring in the nutritive value of L. digitata is likely to deeply affect the functioning of kelp-associated food webs. The contribution of L. digitata-derived organic matter to the diet of filter-feeders inhabiting these two environment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mixing model Isosource, which showed the higher contribution of kelp matter in sheltered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that may occur in the functioning of kelp-associated food webs. Moreover, this suggests that hydrodynamics is likely to control the availability of kelp-derived organic matter to local filter-feeders, probably through an increase of detritus export in exposed areas. 相似文献
88.
随着渤海勘探力度加强,大型湖底扇岩性圈闭逐渐成为新的勘探目标,但是湖底扇不同期次水道垂向相互叠合,部分水道下切,砂体展布以及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复杂。针对湖底扇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刻画难度大的特点,以渤海垦利10-A构造为例,充分利用多种地震信息,高度综合地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传统的“相控建模”思想引入湖底扇储层建模当中,提出了湖底扇储层相控建模新技术。该技术在对湖底扇沉积构型模式和富砂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湖底扇储集相和三维甜点体属性进行双重控制和约束,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和随机建模方法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三维岩相模型,在多次建模实现后求取砂岩概率体,完成对湖底扇水道的精细刻画,砂体连通性分析和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储层属性模拟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为后期勘探布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90.
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1996年5月和1997年7月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51个采样站位的87份网采浮游植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束毛藻种群的物种构成和丰度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动力条件、温盐、营养盐及其他元素对束毛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的束毛藻种群由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汉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hildebrandtii)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组成,前者分布最为普遍,检出率100%,丰度最大.1996年5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44.55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1%,在吕宋海峡密集,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态势.1997年7月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为152.72伊102 filaments/m3,铁氏束毛藻占99%,除吕宋海峡外,台湾东北部海域为次高值区,总体呈现西南高,中部和东部低的分布态势.较之邻近海区结果,台湾岛以东黑潮及邻近海域的束毛藻平均藻丝体密度高于太平洋赤道热带海域、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东海产卵场,低于台湾海峡西侧20 m 以浅和东海低氧区.在台湾岛以东海域,束毛藻的丰度分布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黑潮流向所决定,高温高盐的黑潮水系利于束毛藻的增殖,束毛藻的丰度分布与 Fe、P 等化学因子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寻找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