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海中部近岸浅海区第四纪孢粉及其古植被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分析黄海中部QC_2孔的孢粉地层,本文论述了该海域180万年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变化历史。其中早更新世早期为一寒冷期,晚期则为一湿热期,为该孔所揭露的最高温时期,中更新世早期气候波动较频繁,经历了冷—暖—冷—暖四个气候亚期。中更新世晚期气候严寒。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温暖,晚期虽然气候有波动,但总体上为一寒冷期。全新世气候相对温暖。  相似文献   
32.
根据一天然剖面的炭屑、孢粉、年代学分析结果,研究了2500a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在详细历史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的炭屑异常峰值与历史上几次人口增殖和火灾有关,某些孢粉种属的变化则可能是人类耕种的结果.这说明只要提高研究的分辨率,对于人类活动事件是可以把它从自然变化过程中分离出来的,这对改造环境、恢复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呼包盆地钻孔岩芯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孢粉带的分析,综合盆地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与邻区对比,划分了盆地第四纪地层单位,同时探讨了河套古湖泊在第四纪的演化特征。结果为:1)剖面存在两个假整合接触面(Q1/Q2和Q2/Q3),可划分为4个沉积旋回,7个孢粉带。2)剖面第四纪地层从下至上依次可划分下更新统(1070±150~844±126kaB.P.)、中更新统沟子板组(520±78~271±40kaB.P.)、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和城川组(108.7±7.8~14.80±1.03kaB.P.),以及全新统。3)河套盆地在第四纪存在4个古湖泊发育时期,即早更新世(80.0~107.0万年或更早),湖盆处于强氧化环境;中更新世早期(43.0~45.1万年),湖盆氧化强度降低;中更新世晚期(19.2~38.5万年),湖盆处于强烈的还原环境;晚更新世(2.4~11.3万年),湖盆处于还原环境。其间隔期为湖泊消亡或大规模萎缩时期,意味着盆地停止下降甚至处于上升隆起的剥蚀状态。  相似文献   
34.
阳原槽村剖面的孢粉分析表明,阳原盆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经历了温凉偏干-温暖稍湿-温凉偏干-冷凉偏干等4个演化阶段,植被亦相应地经历了疏林草原-森林草原-疏林草原-森林草原等4个演化过程。但总的说来,阳原盆地的植被自始至终都是以藜、蒿等草本植物占重要地位,气候总体表现为凉偏干。  相似文献   
35.
兰州最老黄土剖面的岩石、粒度、孢粉、沉积模式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北部永登县地沟村山城湾岭剖面发现兰州地区迄今为止最老的黄土沉积,形成于1.84Ma.BP;有18个完整的黄土—古土壤序列;黄土平均粒度为23.57μm,古土壤为19.10μm,黄土主要由粉砂粒组组成;草本花粉占90%以上;总结了黄土成因及沉积模式;对比确定了上、下粉砂层的层位。  相似文献   
36.
西藏林芝地区第四系新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藏林芝米林盆地的更新世及其以后的沉积进行了调查研究,磁性地层分析表明这些湖积物的历史不到4万年,在米林的古湖泊沉积物中采获Polypodiaceae等晚更新世孢粉,于米林县白过多更新世湖积之上全新统冲积中新发现林芝智人的头盖骨、牙齿及石斧等,为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及古人类活动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37.
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与成盐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及察汗斯拉图地区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及其孢粉化石的研究,结合古地磁、同位素年代测定,建立了九个孢粉带、九个植被演变期、三十次气候波动及三个成盐阶段。分析了本区主要成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第四纪下限位于Ⅲ/Ⅱ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M/G界面。中更新世底界位于Ⅵ/Ⅴ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B/M界面。晚更新世底界位于Ⅷ/Ⅶ孢粉带之间,铀系测年为距今15—17万年。  相似文献   
38.
8.0 ka B.P.以来三江平原北部沼泽发育和古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8.0 ka B.P.以来,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5个阶段,温暖湿润(8000~5590 a B.P.)→较温暖湿润(5590~1851 a B.P.)→温冷稍湿(1851~1110 a B.P.)→寒冷偏湿(1110~649 a B.P.)→冷凉略湿(649 a B.P.~至今)。气候的变化模式依次为:高温期→温暖适宜期→缓慢降温期→急剧降温期→低温渐暖期。在5590 a B.P.和1317 a B.P.,发生强烈降温事件。沼泽发育也依次划分为5个时期,沼泽化过程发展期→沼泽大发展期→沼泽发育缓慢期→沼泽发育波动期→沼泽发育萎缩期。植被演替相应为:温性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落叶阔叶树稍多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桦为主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松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在1851~1317 a B.P.、649~309 a B.P.和309~0 a B.P.期间,受频繁的农业生产、砍伐森林、开垦沼泽为农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沼泽发育呈现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
吉林省万昌地区万参一井孢粉化石丰富,自下而上划分5个孢粉组合。Z1组合孢粉化石较少,均为古近系常见孢粉,偶见褶皱粉,时代为早始新世;Z2组合出现始新世特征分子杵纹粉,还有小刺鹰粉、高腾粉及褶皱粉等零星出现,时代为中晚始新世;Z3组合蕨类植物孢子含量为剖面最高值,草本被子植物花粉较Z1、Z2组合有所增加,时代为早渐新世;Z4组合仍含较多的蕨类植物,草本被子植物花粉与Z3组合相当,时代为晚渐新世;Z5组合草本被子植物花粉含量较高,达剖面最高值,尤其以蒿粉+藜粉+菊粉+禾本粉等为代表,时代为中新世。  相似文献   
40.
从海南岛全新世孢粉研究看海滨红树林的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18°09'~21°10'N,108°03'~110°03'E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海岸线长达1500km,全岛面积为33900km2,四周地形低,中南部山地耸立,海拔100m以下的台地、平原占全岛面积的近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