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2012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河南省华北陆块南缘铅金成矿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陆块南缘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可划分为两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熊耳山金成矿带和栾川陆缘凹陷钼、钨、铅、锌成矿带.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成矿系统,与铅成矿带有关的成矿系统为中新元古代拉张构造体制被动陆缘成矿系统:MVT型铅锌成矿系列和Sedex型铅锌成矿系列;中生代陆内碰撞成矿系统: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成矿系列.与金成矿带有关的成矿系统为古元古代古陆核边缘成矿系统: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成矿系列;中新元古代拉张构造体制被动陆缘成矿系统:熊耳山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42.
川西北平武地区的碧口地块中出露较多的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笔者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碧口地块西南缘的南一里化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南一里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23.1±2.6 Ma(MSWD=1.4),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侵入时代晚于勉略构造带的主碰撞期,侵位于后碰撞环境,或者至少是由同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43.
川西北羊拱海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改 《地质与勘探》2009,45(2):14-19
位于松潘-甘孜褶皱带东部三角区内的羊拱海岩体主要是由中心相酸性的二长花岗岩向边缘相中酸性的花岗闪长岩过渡.通过对该花岗岩体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知,羊拱海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过铝质岩石系列,Rb、Th、K等富集,Ti、Ba、Nb、Sr、P明显亏损,表现为较平坦的具有较弱Eu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岩体具有I型与S型花岗岩过渡类型的特点,是在印支晚期区域上大规模的陆-陆碰撞造山运动中,俯冲的陆壳楔形区在下地壳使局部同熔岩浆沿断裂通道上侵定位形成的.  相似文献   
44.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凤军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5-342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密集平行排列,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矿化也随之减弱.石英脉可以划分三期,早期无矿石英脉;中期石英脉含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构成石英脉型矿石.晚期属于石英-碳酸盐细脉,无矿化.文章对三期石英脉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石英脉矿石和非矿石英脉稀土含量配分曲线及微量元素的差异反映成矿流体喷流结晶过程中发生了流体分异.成矿流体包裹体反映系高盐度富CO2的沸腾和不混溶流体成矿,成矿压力28×103~68×105Pa,属于低压浅成环境.测定了矿化石英脉的Ar/K年龄1352.95±27.06Ma.根据上述分析.认为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属于火山期后中高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火山岩浆热液,在火山口及火山机构附近沿火山岩层问裂隙充填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45.
豫西寨凹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寨凹铜矿的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成矿母岩、成矿元素分带、蚀变等特征,该铜矿属斑岩型铜矿。寨凹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成矿母岩和构造条件对成矿十分有利,有形成大中型斑岩型铜(银金)矿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6.
The Bikou volcanic terrane is predominated by subalkaline tholeiitic lavas. Rock samples display lower initial ratios of Sr and Nd, 0.701248-0.704413 and 0.511080-0.512341 respectively. 207Pb and 208Pb a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the lavas. Most samples have positive εN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EM-type mantle source, while a few samples with negative εNd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contamination in the magma evolution. Magma differentiation is demonstrated by variations of LREE and LILE from depletion to enrichment. Additionally, normalized REE patterns and trace elements showed that lavas from the Bikou volcanic terrane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of basalts in arc settings caused by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Bikou volcanic terrane is a volcanic arc. New evidence proved that the Hengdan Group, north of the Bikou arc, is a turbidite terrane filling a forearc basin. Consequently, the Bikou volcanic terrane and the Hengdan turbidite terrane const  相似文献   
47.
河南老湾金矿床上上河矿段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床是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内大型造山带型金矿床之一。文章对该矿床的上上河矿段进行了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矿段的流体成矿过程。根据矿脉穿插关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以及黄铁矿的粒度和晶形,将老湾金矿上上河矿段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粗粒自形黄铁矿(Ⅰ)、石英细粒半自形-他形黄铁矿(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及石英碳酸盐(Ⅳ)4个阶段。镜下观察显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有含CO_2包裹体(LH_2O+LCO_2+VCO_2)、纯CO_2包裹体(LCO_2+VCO_2)、液相包裹体(LH_2O+VH_2O)及少量含子晶包裹体(LH_2O+VH_2O+S)。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均可见含CO_2包裹体、纯CO_2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有时可见含CO_2包裹体与液相包裹体共存。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近似看做中温、低盐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纯CO_2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所代表的流体可能是由含CO_2包裹体所代表的Na Cl-H_2O-CO_2流体经不混溶形成的,三者在寄主矿物沉淀时,被同时捕获而共存。从第Ⅰ阶段到第Ⅳ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从303~379℃逐渐降低到138~195℃,盐度w(Na Cleq)从4.07%~9.59%逐渐降低到1.06%~2.74%。在成矿的第Ⅰ阶段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而在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流体中的CO_2起泡分离再次引发了不混溶作用。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H_2O从6.56‰~9.71‰经1.89‰~4.01‰变化到0.08‰,δDH_2O从-78.1‰~-64.2‰经-79.5‰~-76.3‰变化到-72.6‰,表明老湾金矿第Ⅰ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第Ⅱ阶段成矿流体中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第Ⅲ阶段成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比例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48.
文章根据泌阳凹陷钻井、地球物理测井、三维地震方面的资料分析,通过地震资料解译、层位综合标定、层位和断层精细解释、速度场建立、构造图制作,构建了泌阳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泌阳凹陷核一段至核三上段划分为3个长期、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含碱岩系主要分布于核桃园组中,与层序单元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典型界面的地层切片和沉积体系识别显示,泌阳凹陷自核一段至廖庄组安棚次凹一直发育,到核三段逐渐萎缩;确定了核桃园组含碱岩系地层主要位于凹陷东南部深凹区的分布区域,可以指导钻井的部署。  相似文献   
49.
郁山铝土矿床是2006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豫西新安县发现的一个大型隐伏铝土矿矿床。文章通过利用显微镜、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热重等手段分析发现,郁山铝土矿中的矿物组成有:铝矿物,黏土矿物,铁矿物,钛矿物,非晶质,其它微量矿物(锆石、电气石、硫磷铝锶矿、明矾石、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方解石)六大类。非晶质组分的存在是华北陆块南缘铝土矿研究中物质组分方面的一个突破,为华北陆块南缘铝土矿的物质来源,成矿过程以及物质成分变化研究提供了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50.
豫西老君山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中黑沟—栾川区域性断裂带的南侧。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将岩体划分为3个主要的成岩期次:第1期为含小斑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2期为中斑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3期为大斑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同心环带分布特征。在矿物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特点上,这3期花岗岩体基本相似,均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组成,但在岩石结构上有明显差异。岩石具有高硅(SiO2>70%)、高碱(NaO+K2O=8.28%~9.53%)、低钙(CaO=0.68%~2.42%)的特点。在微量元素上,Ba、Sr、Nb、Zr、Th、Rb含量较高,Co、Ni、Cr、V、Sc含量低。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第2期和第3期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111±1)Ma(MSWD=0.41)和(108±1)Ma(MSWD=0.39),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