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531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近46年重庆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6年期间重庆地区的气温资料,对重庆气温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重庆年平均、年平均最高气温都经历了先降温后升温的过程,而且前期1961—1985年的降温趋势和后期1986—2006年的升温趋势都很显著,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年平均最低气温近46年的整体上升趋势明显,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对于重庆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在前期降温过程中,春季和夏季的下降趋势显著;而在后期的升温过程中,春季和秋季的增温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562.
2006-2007年夏季重庆大旱、大涝的阻高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年和2007年夏季,重庆地区分别遭受大旱和大涝。利用这两年6-8月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对其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对比分析发现,这两年重庆地区附近槽脊配置、鄂霍茨克海附近环流和贝加尔湖附近环流有较大差异。利用逐日平均高度场以重庆地区为基点进行月内相关检验也发现,两年主要环流形势差别集中于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为了进一步揭示重庆地区气候异常时阻高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对这两年逐日平均高度场进行EOF分解,对其主要空间模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其时间演变信息,结合阻高、副高及青藏高压的主要指数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西侧的稳定阻高是造成2006年干旱的主要原因,而2007年的洪涝则是由不稳定的贝加尔湖阻高偏西造成的。  相似文献   
563.
鄂东南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对鄂东南大型矿业基地的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社会经济效益、矿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鄂东南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以系统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适合该区的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564.
重庆市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行为在重庆市绝大多数小城镇隐形地进行。为推动该市小城镇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多层次、多样化、管理不规范的现状特征,并对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影响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65.
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油气勘探为目标.针对川东南地区飞仙关组,取三级层序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和瞬时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详细探讨了川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川东南飞仙关期发育海相地层,可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二者皆为Ⅱ型层序.SQ1TST期,由于海平面的上升,研究区发育较深水环境的混积陆棚;进入SQ1HST期由于前期的沉积填充,盆地水体逐渐变浅盆地进入了开阔台地沉积环境,开始了鲕滩发育演化阶段.SQ2TST和SQ2EHST期研究区沉积格局基本上延续了SQ1HST期沉积特征,其中鲕滩在SQ2EHST进入了发展最高峰期;SQ2LHST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和沉积物的继续填充,研究区转入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沉积-套区域上分布广泛的紫红色泥岩、白云岩、膏岩组合.SQ2EHST为研究区鲡粒滩最发育层位,具有较大的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566.
石炭系黄龙组岩溶岩系是川东邻水-渝北地区天然气藏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依据岩溶岩的结构特征,将黄龙组岩溶岩系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岩溶岩中发育有淡水方解石和淡水白云石2种胶结物类型,以及再埋藏期沉淀的热液异形白云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岩石结构、成分和不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及其胶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显著差异,证明稀土元素的迁移、配分、富集和异常效应不仅可以判别岩溶过程中的流体性质和古水文条件,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和预测古岩溶储层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67.
韦家沟煤矿矸石山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家沟煤矿矸石山倚山堆积,堆载坡度与岩层倾角相近,堆积体本身物质结构又较为松散,同时由于矸石山改变了原来水系地貌,在大气降雨的作用下,矸石体容易出现滑坡失稳的危险。文章对韦家沟煤矿矸石山失稳的成因及滑坡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考虑大气降雨对矸石山稳定性的影响下对矸石山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68.
岩层反倾地段,通常坡体稳定性较好,因此公路选线时易对岩层反倾段的切层岩石滑坡忽视或漏判。论文对肖家包切层岩石滑坡的滑坡特征、变形机理、变形监测、稳定性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并选用最佳方案成功治理了该滑坡,从中得出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不仅为切层滑坡认识和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对类似滑坡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9.
黔中-黔东南地区下志留统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志留统由下向上分为龙马溪阶、大中坝阶和紫阳阶。黔北地区3个阶有连续的沉积物,而黔中-黔东南地区缺失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和大中坝期早期的沉积。海平面的下降导致黔中隆起上的中下奥陶统成为暴露喀斯特地貌。以余庆-黄平地区为界分成了南、北2个区。南区只有紫阳阶的翁项组(或高寨田组)由南向北超覆在中下奥陶统岩溶暴露面上,在凯里至都匀一带为海湾-澙湖相的钙质砂泥岩沉积,向西至贵阳一带为开阔性的滨浅海沉积。早志留世的海侵改造了下伏岩溶喀斯特和古风化壳,沉积了波浪改造型的砾屑灰岩和海侵充填型的含灰岩砾块碎屑岩,两者均非"底砾岩"。  相似文献   
570.
许刘兵  周尚哲 《地质学报》2009,83(4):487-495
地表侵蚀速率是衡量地貌演变的一个重要因子。本研究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表岩石侵蚀速率进行了首次测定。结果显示,自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地表岩石侵蚀速率不超过60 mm/ka,平均侵蚀速率值约为27.1±10.2 mm/ka,这一结果与其他高海拔地区基岩侵蚀速率值一致。高原东南部地区地表岩石侵蚀率同时受构造活动和气候尤其降水量等因素的制约。与高原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侵蚀速率偏大,但均在同一个数量级范围内。高原东南部地区较高原内部干旱区侵蚀速率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