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0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932篇
测绘学   616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802篇
地质学   2820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426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桩长及水泥掺入量对柔性桩承载力等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弹性无限半空间体内的Mindlin应力解和分层总和法,计算分析了柔性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较详细地讨论了桩长、固化剂(水泥)掺入量对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的影响。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32.
采用最新研制的岩体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对西安立井煤柱开采引起的井筒附加应力特别是对井筒穿过断层附近产生的附加应力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3.
露天矿边坡的位移监测与滑坡预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炼  陈从新 《岩土力学》1997,18(4):69-74
对湖北大冶铁矿滑坡区域的长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依据位移-时间曲线预报滑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4.
郑海飞  谢鸿森 《地质学报》1997,71(3):274-280
在0.25-3.75GPa和20-370℃条件下测量了NaCl溶液的电导率。结果表明(1)电导率随温度增高而增大,且电导率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为线性关系,但不同压力不其斜率不同。(2)电导率与压力的 关系较为复杂,存在着不连续性。即在2.25-3.37GPa压力范围,电导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在1.25-2.00GPa压力范围,电导率与压力几乎无关;0.75GPa压力的电导率高于相邻力的电导率。上述。  相似文献   
135.
高岭石与碱剂作用后反应液中硅铝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忠  沈明道 《矿物岩石》1997,17(3):53-5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高岭石与碱剂间的作用对反应后的液相参数进行全面测定,以查清温度,反应时间,碱性驱替剂的种类浓度等因素与液相参数和固相参数的关系。提出高岭石的非一致性溶蚀趋势,并探讨高岭石与碱性驱替剂的作用机理,丰富了化学驱油过程中化学剂与矿物作用方面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36.
Oscillation and numerical dispersion limit the reliability of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when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are used. To eliminate oscillation and reduce the numerical dispersion, an optimal upstream weighting with finite differences is proposed. The optimal values of upstream weighting coefficients numerically obtained are a function of the mesh Peclet number used.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ethod is tested against two classical problems for which analytical solutions exist. The comparison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numerical schemes and those obtained b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a real gain in precision using the proposed optimal weighting method. This gain in precision is verified by interpreting a tracer experiment performed in a laboratory column.  相似文献   
137.
NaCI-H2O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ternary system in geology. Until now, the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aCl solutions are still little at high pressures (> O.5 GPa) We measured the conductivity of 0.01 m NaCl solution at 0.4–5.0 GPa and 25-500°C.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Quist and Marshall (1968) at 0.4 GPa. The conductivity of NaCl solu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conductivity of NaCl solution changes little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below 1.5 GPa and chang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pressure above 1.5 GPa.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conductivity of NaCl solu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ge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the genesis of ore deposits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 and other fields.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8.
在分析下庄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包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对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进行了详细探讨。其结果表明,下庄铀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6.90‰~-9.80‰(SMOW)、δD=-30‰~-85‰(SMOW)位于已发生氧漂移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范围。水-岩同位素交换后,岩石的δ18O值明显降低,显示出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古地下水具有相当低的δ18O值。不同水-岩比值条件下同位素交换结果证明下庄成矿古水热系统具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大气降水与岩石交换后热液的δ18O计算(-8.26‰~+1.53‰)与成矿期热液的δ18O值(-6.54‰~+1.43‰)相吻合。证据表明下庄铀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39.
变差函数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矫希国 《地质论评》1997,43(6):658-663
为了求出地质统计学中变差函数理论模型的参数,首先把相应模型化成线性函数的形式,多面手应用线性方程组非负解的理论计算出它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0.
陕南勉宁略地区铜厂铜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陕南铜厂铜矿的地球化学研究,笔者认为铜矿矿区对应的大地构造环境应为岛弧及其活动大陆边缘,细碧岩的原岩为钙碱性大陆系列,随着海西早期闪长岩的侵入,带来了汽液,热动力和部分成矿物质,形成富含有Cl,Na和K岩浆热液与天水的混合热液,在这种混合热液的作用下,使地层-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和海西早期闪长岩中Cu等成矿物质活化,并以Cl等络合物形式搬运,在闪长岩体内接触带的构造片理化中富集成矿,本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