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3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907篇
测绘学   737篇
大气科学   525篇
地球物理   580篇
地质学   2872篇
海洋学   901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822篇
自然地理   365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51.
多普勒雷达数据处理显示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普勒天气雷达目前已经成为对短时强烈天气进行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方便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将科研成果向业务应用转化 ,提高观测资料软件和资料处理能力 ,为预报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 ,我们开发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显示系统。该软件是兼原始数据处理、反演、显示功能于一体的雷达数据处理系统 ,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其交互式、多线程、多窗口、多任务的汉化操作界面 ,灵活、简便 ,容易使用。根据用户需要 ,水平风场可用风矢量、风羽、流线或等值线等不同方式表达 ,多种水平变量也可以任意叠加  相似文献   
252.
利用现代化计算工具及《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系统》、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对陕南地区57357km2历年来1:5万化探数据进行建库、数据处理及成图,提取有用信息,分析研究陕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各元素富集规律。结合地质、物探资料及时指导找矿预测、资料二次开发及二轮找矿。  相似文献   
253.
叠前深度偏移述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叠前深度偏移是理想的改善复杂地区和强横向速度变化的地震资料成像技术,笔者就4种典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4.
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山问洼地位于低山丘陵区山前坳陷带的南部,该区褶皱、断裂、近NS向次级张性断裂与平移构造以及山间洼地的第四系沉积物发育.山区地表水流经该段入渗,加之南部中山区的侧向补给形成山间洼地地下水库.正确认识玛纳斯河流域山间洼地地下水库的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对解决玛纳斯河流域季节性缺水及枯水年缺水有重要意义.笔应用构造及地表水由山区水站至山口渠首站实测流量损失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玛纳斯河流域山间洼地地下水库的形成及调蓄作用,并概算了补给量,为今后开发利用山间洼地地下水库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5.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燕  周健 《岩土力学》2004,25(9):1510-1514
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作了简要介绍,简述了国内外在小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方面的现状和进展,重点就垃圾卫生填埋问题,特别是沿海软土地区垃圾堆埋场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国内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56.
结合西部地区某深埋长大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 ,对深埋长隧地应力演化及围岩应力位移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轴线现代地应力状况与隧道埋深、地层岩性及构造发育程度有关 ,最大地应力为40 0MPa左右 ;隧道周边围岩应力在曲边墙底部最大 ,约 3 8 0MPa ,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影响范围约 2 5 0m ;隧道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位移与隧道埋深近于成直线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埋长隧信息化设计和施工以及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7.
李军政 《陕西地质》2004,22(1):93-100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促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面向21世纪的支柱产业一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二是分化。从空间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可将GIS的发展分为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模拟和调控四个阶段。GIS技术的应用表现在一是面向大型项目,二是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258.
关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市为例,概述了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行政区块限制,水资源调配不够;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负环境效应;地下水人工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规划和管理滞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六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节水对策、开源对策、改水对策、调水对策、增补对策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59.
The devolution and regionalisation of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following the election of New Labour in 1997 have changed the nature of the state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in the UK. A regional and sub-national tier has opened up within the existing multi-layered governance system operating at the supra-national, national and local scales. This ‘new institutional space’ is increasingly open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institutions--including trade unions--in economic and social governance. Drawing up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Northern Trade Union Congress (NTUC) in the North East region of England,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NTUC--in contrast to its national organisation--is beginning to engage with the emergent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but its role is inhibited by the centralised strategy and structure of the TUC nationally, its own need for upgrading, capacity building and greater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orth East’s particular legacy of tripartite corporatism and the more pluralist mod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governance emerging in the English regions. Unless such issues are addressed regional trade union centres--such as the NTUC--risk remaining relatively junior partners in the emergent reg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60.
Urban land transformation for pro-poor econom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lomon Benjamin 《Geoforum》2004,35(2):177-187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into a setting for clustering local economies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poverty policy.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several functional aspects, which in turn have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Underlying both the func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is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local democracy. Such a conceptualization puts to center stage several paradoxes: A terrain that seems “slum-like” turns out to be highly productive and employment generating. Complex tenure forms and mixed land use seen as “unplanned” turn out to be pre-requisit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are institutional paradoxes that contrast efforts at “transparency” and managerial “best practices”. Here, the messiness of local bureaucracies in municipal government turns out to be critical for poor groups to influence interventions in their favor. Influencing the public process may be more effective in stealth-like ways rather taking a more visible approach. Most fundamentally these issues remind us that the potential of cities to reinforce or reduce poverty moved far beyond projects and programs and the normative frameworks used by plann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stead, it is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turning land into economic settings that might be at the center stage. This is a stage where poor groups are the central actors who stealth-like draw on complex alliances across ethnic and class lines to shapes cities in their inter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