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6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91.
北祁连地区玉石沟蛇绿岩以发育较完整和典型的蛇绿岩岩石组合而备受关注。对侵入于玉石沟蛇绿岩中的正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正长岩的结晶年龄为522.7±5.3Ma,属早寒武世。这是北祁连地区最早的碱性侵入岩浆活动记录。该年龄的获得限定了玉石沟蛇绿岩形成时代的上限,应不晚于522Ma,即玉石沟蛇绿岩所代表的洋盆的发育扩张过程至少在该时限前已结束。  相似文献   
92.
云南个旧碱性岩体主要的岩石类型有碱性正长岩和似长石正长岩,其中,似长石正长岩中出现大量似长石矿物霞石、方钠石和碱性暗色矿物。本文根据矿物成分及特征,将这些似长石正长岩进一步划分为黑榴霞石方钠正长岩、霞石方钠正长岩、霞石正长岩及方钠霞石正长岩4类。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4类岩石的地球化学行为整体表现出过碱质岩的特征,K2O+Na2O含量很高,为钾玄岩系列,同时表现出钾质的特点。分异指数高,呈现高度分异演化特点。稀土元素变化大,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大离子亲石元素,而P和高场强元素Ta、Ti亏损,同时Cr、Co、Ni含量非常低,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和微弱的负Ce异常。研究表明,似长石正长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特征,且岩浆起源温度较高,约为835℃,起源较深。个旧似长石正长岩为A型岩套A1亚型,结合构造判别图解,认为其可能来自角闪石或者金云母相矿物存在的富集地幔,形成于燕山晚期伸展的构造背景,岩浆在较高温度下高度结晶分异,并在侵位过程中伴随陆壳成分的混染。  相似文献   
93.
东吉口辉石正长岩是小秦岭地区此前唯一获得加里东期年龄的岩体,呈不规则卵圆状侵入于古元古代太华群高级变质岩中,发育弱片麻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发现,岩体内部可以分为两种具不同结构特征的岩性,从野外接触关系来看:细粒辉石正长岩形成较早,发育烘烤边;中粒含斑辉石正长岩略晚,发育冷凝边。二者的矿物均由斜长石、钾长石、辉石、角闪石、石英等组成,斑晶主要为辉石和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均发生退变质作用。细粒辉石正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14.8±3.1) Ma(MSWD=0.48),中粒含斑辉石正长岩为(212.9±3.1) Ma(MSWD=5.6),均形成于晚三叠世印支期,而不是此前认为的加里东期。这一组年龄表明,小秦岭地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可能极其微弱,或者不存在该期岩浆活动。总结前人资料,发现东吉口辉石正长岩的形成时代与小秦岭印支期成矿事件同时,印支期岩浆活动与洋陆俯冲转为陆陆碰撞作用有关,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导致了深部物质的上涌,岩浆活动为金的富集提供了热驱动力。  相似文献   
94.
李金轩  伍月  鞠楠  刘欣  施璐 《地质与资源》2022,31(6):833-836
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在赛马铌钽矿床识别出独立铌钽矿物, 种类主要为铈铌钙钛矿、钙铌矿及铌钛铀矿. 该发现回答了对辽东地区是否存在独立铌钽矿物的质疑. 根据全岩Sr-Nd-Pd同位素分析结果推断该铌钽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富集地幔有关, 同时有部分地壳物质的混入.  相似文献   
95.
Nepheline syenite plutons emplaced within the Terrane Boundary Shear Zone of the Eastern Ghats Mobile Belt west of Khariar in northwestern Orissa are marked by a well-developed magmatic fabric including magmatic foliation, mineral lineations, folds and S-C fabrics. The minerals in the plutons, namely microcline, orthoclase, albite, nepheline, hornblende, biotite and aegirine show, by and large, well-developed crystal faces and lack undulose extinction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suggesting a magmatic origin. The magmatic fabric of the plutons is concordant with a solid-state strain fabric of the surrounding mylonites that developed due to noncoaxial strain along the Terrane Boundary Shear Zone during thrusting of the Eastern Ghats Mobile Belt over the Bastar Craton. However,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minerals, more commonly from the periphery of the plutons, is overprinted by a solid state strain fabric similar to that of the host rock. This fabric is manifested by discrete shear fractures, along which the feldspars are deformed into ribbons, have undergon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show undulose extinction and myrmekitic growth. The shear fractures and the magmatic foliations are mutually parallel to the C-fabric of the host mylonites. Coexistence of concordant solid state strain fabric and magmatic fabric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a transitional feature from magmatic state to subsolidus deformation of the plutons, while the nepheline syenite magma was solidifying from a crystal-melt mush state under a noncoaxial strain. This suggests the emplacement of the plutons synkinematic to thrusting along the Terrane Boundary Shear Zone. The isotopic data by earlier workers suggest emplacement of nepheline syenite at 1500 +3/−4Ma, lending support for thrusting of the mobile belt over the craton around that time.  相似文献   
96.
阿多霓辉石正长岩是分布在唐古拉山北坡的碱性侵入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霓辉石、白榴石、霞石等碱性矿物。侵入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中心的白榴石霓辉石正长岩为典型的碱性岩,而边部或呈岩脉状出现的霓辉石正长斑岩为酸性程度较高的霓辉石正长岩,岩石具有富钾、高硅和低铁镁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无Eu异常。霓辉石正长岩侵入于早—中侏罗世雁石坪群中,上新世曲果组不整合于其上。在黑云母霓辉石正长斑岩中获得了10.71Ma±0.08Ma和11.26Ma±0.16Ma正长石和黑云母的Ar39/Ar40坪年龄,其侵位时代为中新世。构造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这表明在10Ma左右青藏高原处在构造体制转换时期,这些碱性岩是造山带崩塌早期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97.
刘海田 《地质与资源》1999,8(4):209-216
河北省赤城县黄土梁金矿产于水泉沟-大南山碱性杂岩体内接触带,矿床受钾化正长岩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床具矿化带宽、规模大、贫硫化物、蚀变单一、矿石类型简单、埋藏浅、易采选等特点,是一处与海西期-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8.
北京早侏罗世大石坡–黑山坨复式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造山带西段,由大石坡角闪黑云正长岩和黑山坨花岗岩组成。正长岩为富Mg钾质中性岩,微量元素具有富集Rb、Ba、Sr、Pb、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U、Th、Zr、Hf以及P、Ti的特征,εNd(t)为-12.1~-12.2,ISr值为0.70506~0.70464;而花岗岩属于弱过铝质Mg质高K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LREE富集、HREE亏损,富集Rb、Ba、Th、U、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以及Sr、P、Ti的特征,εNd(t)为-15.5~-18.0,ISr值为0.70516~0.70593。大石坡正长岩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是幔源K质基性岩浆在高压下分离结晶的产物。幔源岩浆底侵加热并交代下地壳,促使其部分熔融产生花岗质岩浆,侵位于尚未固结的正长岩,形成黑山坨花岗岩,二者组成同心环状复式岩体。大石坡角闪黑云正长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暗示水的弱化作用在华北地块内部岩石圈地幔破坏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幔源岩浆与地壳岩石之间能量和化学成分双扩散作用所导致的部分熔融是形成华北克拉通内部中生代高钾钙碱性长英质岩浆活动的一种重要成岩机制。  相似文献   
99.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陕西洛南—河南豫西地区出露一系列形成于1. 8~1. 6 Ga的碱性岩,对这些碱性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构造环境的认识。笔者等选取陕西省洛南县任家滩—荞麦山一带碱性侵入体进行系统的岩石学、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任家滩—荞麦山岩体的主体岩性为正长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689±20 Ma(MSWD=0. 12),表明其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该岩体富碱(Na2O+K2O=7. 95% ~ 9. 5%),高钾(K2O=4. 67% ~ 8. 51%);稀土元素总量较高(496. 15×10-6 ~ 650. 16×10-6,平均543. 06×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较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454×10-6 ~ 605×10-6),重稀土元素亏损(HREE=39. 3×10-6 ~ 45. 6×10-6),具有弱负铕异常;K、Rb、Ba、Th富集,Nb、Ta、P、Ti亏损,并且具有明显的Sr负异常。εHf(t)值<0,TDM1值为2038 ~ 2218 Ma,TDM2值为2250 ~ 2516 Ma,说明岩浆源区物质与富集地幔有关或受到过地壳物质的混染。因此,任家滩—荞麦山岩体是由地幔玄武质岩浆与地壳基底太华杂岩形成的中酸性花岗质岩浆混合后形成的熔体,经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其形成于陆内裂谷的构造环境,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对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0.
辽宁矿洞沟—梁屯元古宙正长岩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洞沟 -梁屯正长岩体侵位年龄为 2 175.4Ma ,是年代最古老的正长岩体之一。正长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与下地壳组分参予的混合源区 ,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该岩体是研究岩石圈发展早期碱性岩浆作用的极好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