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1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708篇
测绘学   289篇
大气科学   819篇
地球物理   1041篇
地质学   1329篇
海洋学   437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6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疆是我国积雪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雪灾多发区之一,预测最大积雪深度,可以为雪灾的预警与防范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基于建立的雪灾灾损指数,确定了新疆特重雪灾区域;进一步聚焦特重雪灾区的8个县(市),包括阿勒泰市、福海县、青河县、塔城市、托里县、沙湾市、尼勒克县和伊宁县,分别建立县域RBF网络模型,预测2021—2050年年最大积雪深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新疆特重雪灾区最大积雪深度预测,但预测精度仍有待提升;塔城市、尼勒克县将于2025—2029年连续出现最大积雪深度偏高事件,2039年青河县将出现最大积雪深度的极大值,因此应关注可能发生雪灾的年份与县(市),积极做好雪灾的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992.
测井评价煤层气储层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煤层气储层实验室分析确定的体积模型(碳、灰分、挥发分、水分),以测井曲线予以评价。其中以自然伽马测井确定湿灰分,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湿分主要是泥质且泥质不具放射性元素;以密度测井与人工伽马测井确定含碳量,并对密度测井作湿分校正;以灰分校正后的密度测井确定饱和水孔隙度;含气量的估算以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组成的复合参数ΔT/dDEN来确定,或以视电阻率曲线确定含气量。以某地区2个钻孔为例,讨论了煤层深度、压力等与水分、灰分、含气饱和度、含气量等参数的关系,认为含气量与深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993.
中石油在西南的某重点工程项目,发现有F7断层穿过场地,为此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断裂带勘察。其中布设地震测线3条,电法测线4条。经勘探查明了该工程区域内的地层特征及F7断裂的位置、深度、倾向及伸深方向。根据勘探结果,在地震L1测线与高密度电法G2测线上布设钻孔验证,其结果证实,在解释的破碎带两侧地层层序正常,而破碎带内的钻孔显示有断层存在。本次勘探对F7断裂带的位置及产状的准确描述,为该重点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随着市场供水水源的多样化,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用水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提出当前沉降分析试验用水种类选用的倾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995.
PSZJ-1声波全波列测井仪是煤炭系统首台小口径固井质量检查测井仪器,可用于测量自然伽马、套管接箍、声波时差、声幅、声波全波列五种参数。在固井质量检查测井时,根据声幅测井曲线的高(〉90%)和低(〈10%)以及声波变密度测井图上有无波形或波形的规则程度,可有效检查水泥环胶结质量,评价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的胶结情况。二个实例表明该仪器在固井质量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张江勇  余克服 《地质论评》2008,54(3):362-372
珊瑚骨骼生长有年、月、日周期,能够当作古生物钟来记录地质历史。块状珊瑚骨骼密度条带年周期的发现对后来的珊瑚古气候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又发现世界各热带海域的珊瑚存在多种多样的骨骼密度变化模式,起先常从珊瑚的生长环境中寻找骨骼密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但是没有成功,从80年代后期,部分学者试图从珊瑚骨骼构架本身出发、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骨骼密度条带之间的关系来探求骨骼密度变化的机理,并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大多数块状珊瑚骨骼密度条带变化模式的骨骼生长模型。块状珊瑚软体层厚度是一个十分重要但至今仍没引起足够重视的珊瑚生长参数,它相对于骨骼线性生长率的变化影响着骨骼密度变化模式。骨骼钙化作用和虫黄藻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还存有争议,珊瑚骨骼钙化机理仍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997.
Summary  A tensile fracture of about 1 m in length was created by indenting wedges in a block of granite, and the heights of the two fracture surfac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large, non-contact surface profil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a laser profilometer to determine the aper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fractur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perity heights, the initial aperture (the aperture when the surfaces are in contact at a single point), and the size effect on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and the spatial frequency shows linearity on a log–log plot and thus the fracture surfaces can be assumed to be fractal ob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wer spectral of the initial aperture becomes almost constant for wavelengths greater than about 100 mm. Thus, the matedness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of a fracture of 1 m monotonously increases with wavelength.
2.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initial aperture increases with fracture size until the fracture size is about 200 mm, beyond whic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fracture siz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an initial aperture still increases when the fracture size exceeds 200 mm, since the initial aperture depends on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aperture, which de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data points.
Authors’ address: Dr. Kiyotoshi Sakaguchi, 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Tohoku University, 6-6-20 Aramaki-Aza-Aoba, Aoba-ku, Sendai 980-8579, Japan  相似文献   
998.
Following an earlier recognition of degraded monthly geopotential recovery from GRAC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due to prolonged passage through a short repeat (low order resonant) orbit, we extend these insights also to CHAMP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and GOCE (Gravity field and steady 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 We show wide track-density variations over time for these orbits in both latitude and longitude, and estimate that geopotential recovery will be as widely affected as well within all these regimes, with lesser track density leading to poorer recoveries. We then use recent models of atmospheric density to estimate the future orbit of GRACE and warn of degraded performance as other low order resonances are encountered in GRACE’s free fall. Finally implications for the GOCE orbi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9.
NDSI与NDFSI结合的山区林地积雪制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可见光波段的高反射率、低导热率的特性以及大面积的覆盖,成为全球辐射平衡的重要决定因子。在中纬度的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季节性的冰雪融水是春季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山区积雪分布的变化对融雪期河流径流量的波动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的积雪产品在下垫面为山区林地时会低估积雪面积,从而影响了山区水文过程模拟的精度。本文基于Landsat OLI影像,采用归一化差值积雪指数NDSI和归一化差值林地积雪指数NDFSI相结合的方法,对春季融雪期的阿尔泰山区泰加林地进行积雪识别,并采用海拔高度、温度、以及对应的高分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DSI进行积雪识别时,山区林地的积雪会被大量漏分;对林地像元采用NDFSI阈值法可以区分林地中是否有积雪分布。NDSI和NDFSI相结合的积雪识别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提供森林分布图等辅助数据,可以有效提高山区林地复杂环境下积雪制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附近的反射、衍射、干扰信号等所造成的多路径效应是影响定位的主要误差来源。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的振荡是由多路径信号叠加在直接信号上引起的,基于此原理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检测和缓解多路径误差的方法。本文通过谱分析的方法对多路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多路径与信噪比之间的相关性,对基于信噪比检测和缓解多路径误差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实验表明:多路径和信噪比振荡值的时间序列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利用信噪比观测值削弱多路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