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1213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422篇
地质学   2792篇
海洋学   37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3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小湾电站高边坡系统锚固与排水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小湾电站地下厂房进水口开挖高边坡的岩体结构与工程地质特征,采用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随机楔体稳定分析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三维分析。进一步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边坡系统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运用结构面网络模拟理论对排水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2.
龙王嘴边坡系坡高达70 m、坡角达70 °的高陡岩质边坡。分析了宜-秭公路石峡段龙王嘴高边坡变形的地质条件,在定量评价龙王嘴高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了该高边坡的施工图加固设计。根据其特点将350 m长的坡段分为A,B,C三个区,分别采取预应力锚索与锚杆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和喷射混凝土支护等措施,实践证明,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边坡及其它类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有关边坡工程地质研究方面的一些新概念,看法和问题,并概述了属地这一专题的边坡及其它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4.
斜坡岩体由小变形到大变形乃至滑坡的发生,实质上是由组成斜坡的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将协同学引入斜坡的稳定性预测评价中,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斜坡失稳时间预测模型──协同预测模型.经实例检验,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滑坡的短期或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95.
强度折减法在评价边坡稳定性时不需要假设和搜索临界滑裂面,相对于其它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失稳判据尚无明 确标准。滑移线场理论(SLFT) 可以计算得到的极限状态下的边坡坡面曲线(简称极限坡面曲线),已有研究表明极限坡 面曲线与边坡坡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判断边坡稳定性。基于该结论提出一种边坡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不同折减系数计 算得到不同的强度参数,因此滑移线场理论计算得到的极限坡面曲线将发生变化,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坡面在坡底相离 时,判断边坡为稳定状态;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坡面相交于坡脚时,判断边坡为极限平衡状态;当极限坡面曲线与边坡 坡面相交时,判断边坡为失稳状态。对标准边坡考题的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失稳判据收敛性较好,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 标准答案和已有失稳判据分析结论相差较小;传统失稳判据收敛指标的确定没有明确标准,当位移突变曲线光滑时很难找 到突变点,很难准确计算对应的安全系数,更重要的是传统失稳判据判断边坡极限状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提出 的失稳判据可以实现失稳判据的客观标准化;确定的临界滑裂面形状以及在边坡中的位置都与标准答案基本一致,提出的 失稳判据适用于强度折减法。  相似文献   
96.
The Darwin Rise has been proposed so many times and in so many forms and places that the time has come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region. Lying on the NW Pacific Plate between the Geisha Guyots, the Mid-Pacific Mountains, the equator, and the trenches, the region is roughly bounded by magnetic anomaly M20 (147 Ma). It was subjected to a massive outpouring of lava about 105 to 120 Ma, which created the guyots and seamounts in that region. Guyots are excellent tools for studying events of long ago because they eroded in the same lowstand in the Cretaceous and guyot relief, therefore, is a surrogate for paleo-sealevel. The relief is derived by subtracting the break depth of the summit plateau of a guyot from the regional depth. Guyot relief would necessarily be less in the center than to the periphery if the feature formed on a pre-existing rise, as has been postulated. The existence of a paleo-Darwin Rise would give concentric contours for the region in question. Of the sixty guyots used in this study, thirty-seven of these guyots were surveyed using SASS multibeam in the Marcus-Wake seamount group. Twenty-three guyots were surveyed using random track single-beam sonar surveys. An entirely different scenario is shown. Data revealed a major fracture passing through the area coevally or after the guyots formed. Because the depths to the summit are not the same now, vertical tectonics occurred after subaerial erosion. This means the fracture formed during and after the erosion (roughly 105 Ma) and influenced the normal sequence of events in guyot formation. Depending on how one deciphers trends through the Hess Rise morass, SASS bathymetry shows a continuation of the Surveyor/Mendocino fracture zone swarm inside the M20 region to the NE of these data. The fracture swarm continues to the western Pacific trench system.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if the Darwin Rise ever existed, it had to have done so elsewhere.  相似文献   
97.
以天山北坡头屯河流域为例,在对山区不同海拔的降水特征、侵蚀产沙情势以及河流水沙运移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详尽就山区降水对河流水沙情势的年际变化、年内变化以及月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降水对不同海拔的河流水沙情势的影响强度及相互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滇西北的怒江、迪庆两州地处云南省高寒高山峡谷区,地形破碎而陡峻,耕地稀缺,陡坡种植业占有很高的比重。由于人口的增长,陡坡耕地仍将作为该地区的主要耕地长期存在。这种传统的耕种方式已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负效应。本文根据其生存条件和利用现状就通过改良以取得持续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
本文根据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体结构面野外调资料,对坝区结构面优势方位、间距、张开度、连通率、隙间充填物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坝区岩体分类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石油勘探、成矿预测及斜坡稳定性评价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