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462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214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的Re-0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产于千里山复式岩体与泥盆系碳酸盐岩的接触部位。其成矿时代以往都是用矿体附近的花岗岩体年龄来间接推断。我们最近采用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定年法直接测定了与千里山第一期花岗岩有关的夕卡岩型矿体的矿化年龄为151.0±3.5Ma。该年龄晚于第一期花岗岩,但早于第二期花岗岩,从而证实了钨多金属矿化在花岗岩系列的早期早阶段也可以成矿。该年龄与野外观察的地质情况十分吻合,而辉钼矿是热液矿床中的常见矿物,说明这种测年方法是一种研究热液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2.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与绿岩带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可划分为三类:即片麻状花岗质杂岩体、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底辟岩基以及钾质花岗岩。花岗岩-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2.5-2.9Ga。  相似文献   
43.
金场金铜矿床是沂沐断裂带西侧与中生代次火山作用有关金铜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其成矿岩体具有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是由成熟度较高的中-下部地壳物质经重熔再生的 产物。  相似文献   
44.
中国含金矽卡岩矿床的分布和主要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夕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常和夕卡岩铜(铁或多金属)矿床共生。它们产生的有利构造环境为地台边缘的拗陷和褶皱带以及地台内部的深大断裂附近地区,主要控矿地导炭-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有关侵入岩为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阀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共浅成相,大多属燕山期,含金夕卡岩以钙夕卡岩为主,镁夕卡岩次之,在夕卡岩及其邻近的围岩中叠加有较强的退化热液  相似文献   
45.
The copper deposits in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consist mainly of porphyry, skarn and massive sulphide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types of ore deposits and the mineralization,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copper deposits is discuss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fluids came mainly from magmatic water and were related to th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ons, a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skarn arid massive sulphide deposits coincided with the mineralization of porphyry deposits. Project supported by Doctorat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46.
从赋矿岩系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论羊拉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将羊拉铜矿床按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组构分出9种类型,包括矽卡岩型、大理岩型、砂板岩型、角岩型、凝灰质流纹岩型、玄武岩-辉绿岩型、花岗质碎裂岩-花岗斑岩型、安山岩型和绢英岩型。矽卡岩型矿石是构成矿体的最主要矿石类型,但在不同矿段可由碳酸盐岩(里农)和凝灰质火山岩(贝吾)两种原岩形成。矿体在赋矿岩系中有3种产出形态:顺层呈层状.似层状;沿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面呈透镜状;贯穿岩体和沉积岩呈大脉状。它们均与后期构造密切相关,矿体无确定的顶、底板岩石,围岩蚀变以矿体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矿床相对赋矿岩系显示出明显的后成性,属于印支期花岗岩-花岗斑岩与古生代混杂岩通过强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7.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勘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总体上来说其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较低。世界上典型的前陆盆地一般位于造山带和稳定的克拉通之间的狭长槽地,而在中国中西部则主要为与古特提斯造山带在新特提斯阶段再活动有关的陆内会聚形成的“再生”前陆盆地,因此与世界典型前陆盆地相比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两期前陆的叠合程度差异造成的盆地几何形态、挠曲沉降、地层层序、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特征的特点,将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归纳为改造型、新生型、叠加型和早衰型四种组合类型的前陆盆地。中西部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不同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和油气勘探潜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8.
翁泉沟含铀硼铁矿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翁泉沟含铀硼铁矿中硼(B2O3)储量约占我国总储量的一半,矿床经勘探后一直没有很好得到利用。在综合利用资料积累与地质研究基础上,认为影响矿床利用的因素主要为矿石分解状况。研究认为矿床中硼镁铁矿-磁铁矿和硼镁石-磁铁矿两种主要类型矿石中绝大部分为可利用的变质后期热液作用产生的硼镁石-磁铁矿型矿石。这种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是有规律可寻的。为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有必要按不同类型矿石重新圈定矿体,根据不同矿体中硼镁铁矿分解率指标,选择两种不同综合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49.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地类的差异对深刻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我国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以及土地利用数据, 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81~2000年期间,四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耕地在春、夏和秋季NPP增长和增长率最高,林地冬季NPP增长最多而水域冬季NPP增长率最高。夏季NPP增长最高的区域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多数地区、内蒙古东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藏南和新疆西部;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在呼伦贝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西北部。  相似文献   
50.
This report presents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hear behavior of binary mixtures via a two-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effect of the coarse particle content on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of mixtures is investigated for different contact-typ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anisotropies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s that result in the dependency of the peak shear strengths on the coarse particle content.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contact types to the peak shear strength are quantified. Lastly, the inter-particles structures are examined when the binary mixtures become coarse-particle-supporte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