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4篇
  免费   1106篇
  国内免费   1428篇
测绘学   367篇
大气科学   1656篇
地球物理   1210篇
地质学   2449篇
海洋学   79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32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91.
论边界层中的大气扩散PDF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大海  朱蓉  李宗恺 《气象学报》1997,55(6):670-680
基于大气扩散K理论,用作为风速脉动均方差和拉氏时间尺度函数的湍流交换系数,得到了直接利用风速脉动几率密度而不用扩散参数的大气扩散PDF模式。分别研究了对流边界层上升气流区与下降区垂直速度的统计特征,求得双正态PDF模式。在给定CBL自身参数如对流特征速度w*,顶高hi和源高度上的平均风速时,该模式计算出的无量纲浓度分布与室内外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2.
An analogy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a plane mixing layer and the atmospheric flow near the top of a vegetation canopy. It is based on a common feature, a strong inflection in the mean velocity profile, responsible for hydrodynamical instabilities that set the pattern for the coherent eddies and determine the turbulence length scales. In an earlier study, this analogy was tested using a small data set from thirteen experiments, all in near-neutral conditions. It provided a good prediction of the streamwise spacing w of the dominant canopy eddies (evaluated from time series of vertical velocity) that appears to depend on a shear length scale Ls = U(h)/U'(h), where h is canopy height, U is mean velocity and U' the vertical gradient dU/dz. The present analysis utilizes an extensive data set of approximately 700 thirty-minute runs, from six experiments on two forest sites and a maize crop, with a large range of stability conditions. w was estimated for each run using the wavelet transform as an objective, automated detection method. First, the variations of w and Ls with atmospheric stability are discussed. Neutral and unstable values exhibit a large scatter whereas in stable conditions both variabl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stability. It is subsequently found that w is directly related to Ls, in a way close to the neutral prediction w /h = 8.1Ls/h.The Strouhal number Str = Ls /w is then shown to vary with atmospheric stability, weakly in unstable conditions, more significantly in stable conditions. Al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o some extent, the plane mixing-layer analogy can be extended to non-neutral conditions.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imary effect of atmospheric stability, at least in stable conditions, is to modify the shear length scale Ls through changes in U(h) and U'(h), which in turn determines the streamwise spacing of the active, coherent motions.  相似文献   
193.
利用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基于相对湿度廓线出入云层时发生突变反演云边界高度的思想,统计分析了东亚地区云厚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掩星最低探测高度集中在3km以下,主要影响部分中云和低云云厚的反演。云发生概率沿纬度和经度方向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各类云概率随高度也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东亚地区所有云的平均厚度为1.78km,其中单层云和顶层云分布相似,双层云与其他云层的地理差异不大,单层云在春秋季分布相对均匀,而在夏冬季差异较大。夏季和冬季顶层云云顶高与云厚的二维频率分布各异,主要在于夏季有更多云体较厚且位于对流层上部的高云存在。  相似文献   
194.
提出采用"自适应换站"法来解决单基线处理模式难以满足长距离动态定位的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整个解算过程始终保持单基线的动态定位模式,当发现流动站与原参考站间的距离大于流动站与其他参考站间的距离时,自动更换周围最近的参考站作为新参考站;对换站前后的数据设置一定时间的重叠段,利用等价消参法将换站前后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自适应融合,以保持整个解算过程的连续性。通过对实测机载数据的解算,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因载体飞行距离过远而导致的定位精度下降,而且能够避免因换站所引起的前后解的不连续,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精度约为2 cm。  相似文献   
195.
被动微波遥感中大尺度像元内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分布不均匀,较低频率下像元尺度内的植被影响可以根据单个散射体的散射与衰减特性获得。本文讨论了任意朝向的各类植被散射体的计算问题。其中叶片和针叶的散射采用了一般化Rayleigh-Gans计算;杆的散射采用了无限长近似理论。关于各类散射体的衰减,本文比较了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之和,与前向散射定理的结果,并对前向定理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混合层的建立对2012年3月23日天津地区强阵风天气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强气压梯度和强变压梯度的共同动力作用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背景条件。强阵风出现在午后气温较高、湿度较低且地面气压较低的时段。午后深厚混合层内的干热对流使高空急流北侧下沉气流将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后向近地面层进一步有效下传,导致地面阵风增大。深厚混合层的建立也是地面强阵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WRF模拟结果表明,局地混合层强度差异使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局地差异,这可能是天津各地区阵风强度存在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7.
北京市秋季城区和郊区大气边界层参数观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应用2001年9月北京城区和郊区同步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对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秋季,逆温出现的时间城区滞后于郊区;逆温层高度城区大于郊区,200m通常为郊区的逆温层顶和城区的逆温层底部;逆温层强度城区弱于郊区;城市热岛强度为3℃;城区感热通量的输送大于郊区;城区下垫面粗糙度远大于郊区;郊区总辐射和紫外辐射的强度明显大于城区.  相似文献   
198.
An attempt is made to study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winter period at Anand (22.4°N, 72.6°E), a semi-arid regio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India. A one-dimensional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KE) closure model is used for the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PBL,which consists of profiles of zonal and meridional components of wind,potential temperature and specific humidity, is simulated. A one-dimensional soil heat and moisture transport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is incorporated for th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energy exchange processes at the soil-atmosphere interface.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fluxes of sensible heat, latent heat, shortwave radiation, net radiation and soil flux, soil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Richardson number and TKE at the height of the constant flux layer is studied.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observations obtained from a special Land Surface Processes (LSP)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99.
对STORM-FESTIOP17一次冬季锋面暴风雪天气过程的斜压边界层结构演变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暖湿空气沿锋面抬升凝结成云,产生降水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潜热显著增加锋两侧的水平温度差异,产生锋生。与锋生相伴,在锋前产生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当锋生至最强时,锋两侧温差可达20K,锋前低空急流开始减弱,锋后低空急流增强,锋后冷平流开始主导锋两侧的环流系统。该冷平流削弱锋两侧的温度水平梯度,产生锋消作用。对这次锋面斜压对流边界层的湍流特征分析表明:在边界层之上切应力wv明显增大;湍能收支分析表明在边界层之上的风切变产生项很强,即大尺度天气系统有利于斜压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各量充分混合。这次冬季锋面暴风雪天气过程,冷锋前的低空南风急流从墨西哥湾携带来的充足水汽及锋区边界层大气的强斜压性是其产生的关键因子:冷锋过后,大尺度高空急流的作用更有利于对流边界层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00.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全球两大气溶胶观测网络,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组织、规模、设备、数据和气溶胶网络的规范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的重大气溶胶科学计划的目标、实验方法、步骤作了介绍,说明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指出其在正在开展的中国气溶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