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黔东南地区褶皱构造样式及其断层突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东南地区发育隔槽式褶皱组合和逆冲断层.通过对褶皱和地层的平面展布、断层的产状和性质以及滑脱层的分析, 结合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恢复, 对黔东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隔槽式褶皱的发育不仅与滑脱深度和剥蚀差异有关, 而且与逆冲断层的推覆距离、逆冲断层的产状、断坪断坡长度比、断层突破方式和多层次滑脱等方面存在着密切联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推覆距离的制约, 建立了黔东南地区的隔槽式褶皱构造样式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模型, 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断坪断坡长度比较小、多种方式断层突破和多层次滑脱.   相似文献   
122.
嵇少丞  龙长兴  夏斌 《地质学报》2006,80(12):1919-1929
褶皱是挤压造山带中最普遍的地质构造,但是为什么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却极少呈现褶皱呢?本文从一个构造地质学者的角度出发,数值模拟了几种常见褶皱构造的地震波反射响应。结果表明,传统的反射地震技术并不能正确成像闭合褶皱、斜歪或倒转褶皱及二级以上的多级复合褶皱。褶皱陡倾翼的反射消失,而褶皱转折端的反射形成一系列断断续续分布的假水平层理,这些假水平层理在下地壳中极易被错误地解释成由地壳拉张形成的水平构造层理或由底侵作用形成的水平基性岩席。笔者认为,老、中、新褶皱造山带的下地壳中大多数不连续水平反射可能是由褶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3.
维系微囊藻群体结构的胶鞘是微囊藻水华维持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微囊藻水华的衰亡机理,在太湖梅梁湾水华衰亡过程中(10月至次年1月),对微囊藻群体大小的组成做了统计,同时对单位藻细胞的胶鞘多糖产量变化进行了检测,并对微囊藻群体胶鞘的变化进行了能谱扫描电镜观察和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华的衰亡,100~180μm的微囊藻小群体的比例表现出增多的趋势,而大于180μm的大群体逐渐减少,单位藻细胞的多糖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了微囊藻群体的胶鞘从完整到逐渐裂解的变化过程,群体表面的能谱化学元素分析显示,钠和磷元素的百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铝和硫元素的百分含量趋于稳定,而钙和硅元素的百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了微囊藻群体中单位细胞的多糖产量减少,群体胶鞘裂解,元素组成发生变化,伴随着微囊藻群体的解聚,出现水华的衰亡.  相似文献   
124.
黔东南隔槽式褶皱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隔槽式褶皱与隔档式褶皱构成侏罗山式褶皱。传统观点认为,侏罗山式褶皱是滑脱作用所形成,其典型实例是在刚性岩体(基底)之上有一层软弱岩层,在软弱层之上的岩层发生“台布式”滑动而形成隔档隔槽式褶皱。黔东南地区隔槽式褶皱实地调查发现:(1)隔槽式向斜核部的地层比两翼和背斜核部的地层厚;(2)沿隔槽式向斜核部发育多期次活动的纵向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枢纽一致;(3)背斜产状平缓变形弱而向斜产状急变变形强,背斜与向斜相间出露构成典型的强弱应变域,复杂变形发生在向斜核部。在湘黔交界处的寒武系内发育了典型的露头尺度隔槽式褶皱。通过隔槽式褶皱的露头尺度解析与宏观变形分析,认为黔东南隔槽式褶皱的形成受多期活动的断层控制,早期沉积阶段的正断层,控制了隔槽式褶皱紧闭向斜的发育位置,构造反转之后,先期断层是应力集中区,正断层转为平移或逆冲断层,在隔槽式褶皱向斜核部发育复杂变形。其次,正断层对隔槽式褶皱发育与逆断层对断弯褶皱发育的控制不同,前者断层发育早,后者断层发育晚。  相似文献   
125.
四川盆地东部广泛沉积一套寒武纪潟湖相的云质膏盐层,盐下的地层及其构造是四川盆地新的油气勘探突破点。该地区高陡构造变形非常复杂,而且钻到该套膏盐层的钻井少,其构造变形特征和分布范围不清,难以落实构造圈闭和优质储集层的分布。通过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基于盐构造的构造变形特征和膏盐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开展了四川盆地东部寒武系膏盐层的构造变形及分布范围研究。该套膏盐层作为底部滑脱层引发川东形成薄皮构造,发育隔档式褶皱。隔挡式构造模式与寒武系膏盐层的盐构造变形为正相关关系,寒武系膏盐层是该地区构造格局的主控因素,亦是隔档式构造形成的必要条件。利用膏盐岩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对构造的控制作用,结合地震反射特征,预测了寒武系膏盐盆在平面上的展布:其西边界沿华蓥山构造边界延伸,向北沿水口厂构造展布直到大巴山前,往南沿川南低陡构造带西边界向南西展布。寒武纪膏盐盆的沉积中心在方斗山沿北东—南西向一线。  相似文献   
126.
青海大通断裂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大通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压性盆地带内的一条NE向断裂,构成西宁盆地与大通城关盆地的边界。该断裂带主要由麻子营-庙沟断裂(F1)和老爷山-南门峡断裂(F2)2条次级断裂段构成,沿该断裂带有明显垂直断错的地貌现象。野外调查表明,断裂具有长期活动特征,基岩中发育10余米宽的断层破碎带,且沿断裂带一些地段有岩脉侵入。断裂最新活动表现为寒武纪地层逆冲到早第四纪砖红色砾石层之上,沿断层面发育数厘米厚的断层泥。但断层带上覆坡积黄土未被断错。断层泥测年(ESR)结果为(610±61)kaBP;上覆黄土测年(OSL)结果为(14.6±1.5)kaBP。根据测年结果和地质地貌现象判定该断裂带在中更新世有过明显活动。大通盆地内部地层以长轴NW向的褶皱变形为主,根据断层与褶皱变形的关系认为,在NEE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NE向的大通断裂是断层两侧褶皱带之间不同段落压缩不均匀而形成的横向撕裂。这一特征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一系列NE向断裂的共同特征。这些NE向断裂规模不大,被围限在活动块体内部,与褶皱和压性盆地轴向近垂直  相似文献   
127.
Four ductile phases of superimposed deformation are regionally mappable in the Ardnamurchan Moine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of Scotland. These deformations are recogniz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individual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named, in ascending order, the Kentra phase (D1), the Ardtoe phase (D2), the Glenmore phase (D3), and the Claish phase (D4). Non-systematic earlier structures (pre-D1), possibly coeval with the climactic metamorphism, are locally observable. Folds and fabrics produced by the D2, D1, and D4 deformations, however, developed as conjugate se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nsity of each of the D1-D4 phases. The regional deformation of the Moine schists is notably inhomogeneous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D1-D4 incremental strains. In the areas affected by large finite strains, pervasive, normally composite LS-fabrics are developed. In the areas that persistently suffered negligible strain increments, right-way-up rocks commonly display several mineral foliations lying at various angles to bedding. The conjugate systems of folds and fabrics appear to be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a ductile shear belt in Ardnamurchan.  相似文献   
128.
红鳍东方鲀精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红鳍东方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红鳍东方精子分头部和尾部等两部分。头部似炮弹状,无顶体;核内有空隙,空隙中有或无少量电子致密小颗粒;细胞膜与核膜间的原生质有向外鼓起的单个小液泡;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等组成。袖套位于核后端,内含7~8个环列的线粒体球。尾部近核端部分鞭毛的一侧有小囊泡群聚的囊泡鞘;远核端部分有侧鳍;囊泡鞘和侧鳍与轴丝的中央微管同在“Y”轴上;轴丝为“9+2”结构。  相似文献   
129.
褶皱叠加方式与其形成的构造现象极为复杂。常见3种叠加方式为共轴叠加、横跨叠加和斜跨叠加。如果地质体均一,断层不发育,即会形成理想型叠加褶皱的构造样式。如果发育区域性大型断层,在不同方向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加上地质体的不均一,就会在不同的区块内形成更为复杂的叠加褶皱与构造组合。贵州境内自古生代-中生代先后发育了5条切割基底的区域性断裂,至早中中生代,这些断层将区内切割为6个主要构造块体。在三叠纪之后的燕山构造运动期间,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叠加变形,早燕山期与晚燕山期区域应力场方向不同,使得不同区域断层的性质、位移发生变化,断层的多次活动起到了应力释放与调整作用,再加上块体地质结构的不均一性与软弱层的滑脱作用,最终在不同区块内发生了不同的褶皱叠加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褶皱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  相似文献   
130.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该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五期构造应力作用,从早到晚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J3-K1)、近东西向挤压(K1)、近南北向挤压(K1-K2)、北西-南东向引张(K2)和北东-南西向挤压(E3)。该区侏罗纪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深入认识齐岳山高陡背斜带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