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427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流河储层在我国各大油田占有很大比例,高含水期的剩余油被复杂的储层内部构型所遮档,难以应用常规油藏描述方法进行挖潜.为此,从储层构型的起源开始,分析建立储层构型定性及定量构型模式的研究方法,包括露头和现代沉积、探地雷达、高分辨率地震以及经验公式,并对各种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简评.结合曲流河地下储层构型研究的实践,分3...  相似文献   
912.
随着石油资源的可用量不断减少,油页岩、油砂与稠油作为一种非常规资源即新能源而备受人们的重视。中国西北地区存在着丰富的油页岩资源。笔者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收集前人相关资料、野外地质剖面测量,典型矿区考察、关键样品化验分析等手段,结果表明中国西北油页岩有以下特点:①矿体多呈层状展布,油页岩单层厚度一般为1~36 m。油页岩多为褐黑色、黑色,有的表面因氧化而呈褐红色,略具油脂光泽。片状、层状构造。参差状、贝壳状断口。硬度小,条痕亮褐色。肉眼观察,岩石主要由粘土矿物及粉砂级碎屑矿物(长石及石英)组成。油页岩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二者和为65.44×10-2,表明其属中等灰分的油页岩。油页岩有机碳为14×10-2,全碳16.28×10-2。含油率一般为1.5%~13.7%,发热量一般为1.66~20.98 MJ/kg,视密度1.55~2.46 kg/m3。时代越新,油页岩稀土元素丰度越高。主要有3种矿床类型: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滨浅海相沉积矿床、晚二叠世残余湖湾-湖相沉积矿床以及中生代内陆大型湖泊相沉积矿床。其中中生代大型内陆深水-半深水湖泊相油页岩是主要工业类型,它也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生油岩,其成因类似于"黑海模式"。中、晚石炭世和侏罗纪形成的油页岩矿床多与煤层共生,形成于三角洲环境。该区预测的油页岩总资源量至少是30000×108 t,折合页岩油约2100×108 t。其中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资源量几近占99%,可与美国西部绿河油页岩媲美。西北地区已查明的油页岩矿均位于大、中城市附近,只要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采用适当的开发技术,必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13.
在藏北羌塘坳陷地区晚侏罗世晚期地层中发现石膏及油页岩,对石膏、油页岩及相应的岩石组合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描述,并采集了大量油页岩、孢粉及双壳类化石样品.结合区域地质及产出石膏及油页岩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简要分析,认为北羌塘坳陷胜利地区晚侏罗世时期具有多次海进、海退,从而形成潮坪、泻湖相环境间歇性沉积,而古气候的变化是导致...  相似文献   
914.
鲁西南含煤区是山东重要的煤炭生产和储存区,也是山东省古生代海陆交互相沉积岩发育和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本次以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沉积泥页岩为研究目标,对泥页岩沉积环境和发育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岩石物性特征、含气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组和太原组是鲁西含煤区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最为发育层位,暗色泥页岩厚度100~2...  相似文献   
915.
基于区内石油、地矿、煤田勘查开发等与页岩气有关地质矿产资料和基础地质勘查成果,以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暗色泥页岩沉积环境与分布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为重点,对鲁西地区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勘探远景进行初步预测。研究表明山东鲁西地区上古生界发育山西组、太原组和黑山组3套厚度较大的暗色泥页岩层系,形成于有机质丰富的沉积环境,总体表现为由克拉通盆地陆表海沉积演化为近海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厚度31~193 m,埋深240~4 000 m;有机碳(TOC)含量1.8%~2.6%;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干酪根;且以Ⅲ型干酪根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平均值为0.7%~1.0%,处于成熟阶段。综合各种成藏条件,认为鲁西地区上古生界暗色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根据非常规能源(页岩气和油)远景区(带)划分主要技术指标,初步预测了曹县煤田、鱼台凹陷、黄河北煤田、阳谷-茌平煤田共4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916.
山东省白垩世地层以胶莱坳陷最具代表性,白垩系中页岩气赋存地层为莱阳群。一直认为莱阳凹陷是胶莱坳陷寻找石油和页岩气的有利区域,胜利油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做了大量工作,均未取得突破性成果。莱阳凹陷内较好的暗色泥页岩(烃源岩),大部出露或被剥蚀,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认为莱阳凹陷具有页岩气形成的条件,在研究莱阳凹陷的地质特征、有机地化特征、恢复原型盆地等基础上,圈定了页岩气成藏远景区。  相似文献   
917.
张静平  唐书恒  郭东鑫 《地质通报》2011,30(203):357-363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盆地内重要的气源岩,在常规气田勘探中发现广泛的油气显示,表明其具有页岩气勘探的良好前景。在页岩气勘探初期,应该先进行优先层段优先区块的深入研究。目前,多名学者对筇竹寺组、龙马溪组的特征和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区位做出了预测,但使用方法不完善、不统一,评价指标比较混乱。在系统分析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优选区块特征的基础上,参照美国地质调查局对Barnett页岩的选区原则,结合四川盆地自身的特征,选取页岩层总厚度、TOC、Ro、埋藏深度4个指标确定了2套岩层的页岩气优选区与延展区。研究认为,筇竹寺组有利区与外围延展区均在成都—乐山—资阳—内江为界的区域内部,龙马溪组有利区与外围延展区均在自贡—宜宾一带。  相似文献   
918.
黑龙江省自侏罗纪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盆岭构造系统,呈现出北北东向展布的三隆三坳。受此构造控制,在黑龙江省发育着大小不一的凹陷含煤盆地,并共生或伴生着大量的油页岩等矿产资源。通过对全省东、中、西部盆地群14含油页岩盆地的分析,预测全省油页岩资源储量可达1612亿t,折合页岩油资源量约161亿t,相当于4个大庆的油气资源储量。为了全面掌握黑龙江省油页岩资源状况,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区域内按西部、中部及东部13个区块(14个主要盆地)开展油页岩调查工作,总面积达137192.93km2。  相似文献   
919.
浙江省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东亚大陆东南端,横跨扬子陆块区和武夷—云开造山系两大构造单元,在其杨子板块内具有储气优势层位的黑色页岩普遍发育,特别是分布于江绍拼合带西北的浙西地区,其寒武系荷塘组含烃页普遍发育,其中页岩气评价参数中的R0值为1.0%~4.0%,TOC值为0.74%~5.98%,有研究者认为在浙西地区TOC值可高达8%~10%,沉积厚度部分区域达600m,是浙江省最有利的页岩气选区。浙北长兴煤山盆地二叠系上统龙潭组C煤层下部发育的一套厚176~316m的砂质泥岩、页岩、细砂岩、中粗粒砂岩等互层岩系,富含有机质,也是页岩气的有利选区之一,另外浙江东海盆地的石油钻探资料证实,东海盆地也有煤层赋存,值得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920.
闫斌  朱祥坤  张飞飞  唐索寒 《地质学报》2014,88(8):1603-1615
通过分析宜昌峡东地区九龙湾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组成,对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了制约。黑色页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系数以及U/Th、V/(V+Ni)、V/Cr值等在陡山沱期存在着明显的演化趋势。这些趋势显示陡山沱组二段下部水体处于氧化的状态,陡山沱组二段上部水体处于还原状态,陡山沱组四段黑色页岩发育在氧化环境中。同时,陡山沱组二段下部黑色页岩富集重的Fe同位素,表明黑色页岩来自于海水的铁主要是以Fe3+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进一步说明这个时期的水体处于氧化状态。综合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信息,显示在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早期海水经历了先氧化后还原的过程,陡山沱晚期海水变得氧化了。这种特征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生物群的出现和演化相对应,说明海洋的氧化为埃迪卡拉纪生物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