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最  刘沛林  曹帅强 《地理学报》2013,68(2):219-231
湖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全国传统聚落相对集中和保存较为完好的省区之一.本文以国家和湖南省政府正式公布的30 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建立了包括建筑特征、文化特征、环境特征、聚落布局特征4 大类共14 项指标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根据要素提取法、图案分析法、结构提取法、含义提取法等景观基因提取方法,建立了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流程,并进行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从建筑基因的特征、选址布局基因的特征、图腾文化基因的特征3 个角度分析了该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本文对湖南省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参考意义,对开展全国其他省份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城市人居环境的失配度——以辽宁省14 个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运用城市人居环境失配度,将生态学的健康距离模型引入到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实证研究2005-2011 年辽宁省14 个市城市人居环境失配度的时空演变趋势、五大系统之间的失配关系以及造成失配的内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 时空特征,时间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极值分布性特征;空间上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中部凸起,两翼凹陷”的方向性递减趋势;演变态势上具有较为特殊的非均衡变动性特征。② 五大系统失配关系分析,无论是单一系统本身还是多系统之间综合健康距离的变化都能作用于城市人居环境失配度,导致其数值增减,进而反映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变化。③ 人居环境失配度作用机理分析,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步性和匹配性是城市人居环境失配度变化的内部驱动机理。  相似文献   
123.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最  刘沛林 《地理学报》2015,70(10):1592-1605
传统聚落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现阶段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方法的探索,这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不能有效解释传统聚落景观要素与整体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结合生物基因组图谱和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开展了景观基因组图谱的探索。根据基因的特性,首先阐述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类型、功能和意义。根据前述理论研究成果,以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30个传统聚落为例,构建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案例,据此分析了湖南省传统聚落的群系性特征;同时,以汝城金山村为例进行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的识别。结果表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对于实现传统聚落景观数字化、挖掘传统聚落的规划模式、识别不同区域的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李小建  许家伟  海贝贝 《地理学报》2015,70(12):1870-1883
基于河南省巩义市1929-2013年的村庄数据,从位序—规模角度着手,使用齐夫指数、分形维数以及基尼系数,分别测度了近百年来县域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变。相对于城市,巩义市聚落等级规模具有如下特征:① 齐夫指数偏小但增长较快。大聚落发育不突出,具有农村聚落特征;但聚落规模越大,规模增加的速度越快,且二次项模型优于线性模型。② 分形维数偏大但降速加快。聚落体系等级差异增加,规模分布趋于集中。县域聚落规模只有增加到一定程度才能与城市表现出同样的规律。③ 聚落规模大小的基尼系数相对较小但增加显著,且增长率在1990s后加速,这与当地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具有密切关联。在空间上表现如下特征:① 沿河线状格局变化。核心聚落由“沿河平原线状”格局主导逐渐向“平原—丘陵片状”格局转变。② 网络等级结构形成。高等级聚落数量增加且规模增大,聚落等级增加,最终形成市场原则的5级等级结构。③ 核心聚落转移替代。县城迁移、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聚落位序—规模变化,使核心聚落出现空间改变。  相似文献   
125.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As the main reception base and important tourism attraction, tourism village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the method of PRA (Participatory Rural Assessment), GIS technology and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tourism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emergence of a “core-periphery” pattern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closer to the core scenic spot, the higher degree of land-use intensity the village shows, as well as the more mature tourism function and greater change in landscape pattern. In particular, Gougezhuang shows an increase of the floor area ratio from 0.17 to 0.44, with the most mature tourism function and the lowest authenticity index of 0.448. Liujiahe has gone through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construction land area from 17.3564 ha to 34.1128 ha, with moderately mature tourism function and relatively stable authenticity index of 0.566. Shangzhuang has the lowest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and intensity, with the poorest tourism function and most well-preserved landscape authenticity index of 0.942. Overall, in terms of the spatial morphology, the three villages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own”, “semi-urbanization” and “traditional village” respectively, in corresponding to three land development types: “intensive reconstruction type”, “enclave extension type” and “in situ utilization type”. The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these three villages imply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tiz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also have great representative value for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ourism area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6.
吴冲  张雯  向远林  田达睿 《干旱区地理》2017,40(6):1307-1316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地貌水系特征对其城镇化建设尤为重要。从黄土高原独特的分形地貌入手,以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城乡居民点与地貌水系的耦合关系。分形维数上,通过盒维数法测算出19处小流域沟道水系分形维数,并分析城乡居民点的数量、等级与沟道分形维数的内在联系。空间上,采取缓冲区分析居民点与沟道水系的临近关系并探究水系与居民点等级对应特征。研究发现:在数理分析上,(1)各小流域的分形维数越高,单位面积的居民点数量越多;沟道分形维数一定时,高等级居民点的出现会降低沟道内单位面积低级别居民点数量。(2)河谷沟道的分形维数达到1.223是沟道内出现县城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在空间分析上,(3)城乡居民点分布与分形沟道水系相临近,并且居民点等级分布规律具有自相似性、层级迭代性。基于以上特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镇村体系布局模式,以期为该地区城镇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7.
史前聚落时空格局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演化特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早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机制。本研究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Kernel)相结合的GIS点模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华夏文明起源核心区域——环嵩山地区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时期聚落分布时空格局和密度集聚程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从裴李岗时期到龙山时期聚落分布趋于分散,从龙山时期到夏商时期,聚落分布趋于集中;从裴李岗时期到仰韶时期聚落空间分布由西北-东南格局向东北-西南方向转变。龙山时期聚落空间分布沿袭了仰韶时期东北-西南格局特征,夏商时期聚落分布又转变近东-西方向。2)环嵩山地区聚落遗址点空间分布核密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聚落遗址点分布的密集地带在空间上明显出现转移,裴李岗时期最密集地带在新密市;仰韶时期,聚落分布密度比裴李岗时期大大增加,形成偃师、荥阳、郑州3个典型的中心;龙山时期,聚落密度相对仰韶时期稍微降低,保留了两个聚落密度集聚中心,即偃师地区与郑州地区;夏商时期核密度在4个时期中是最大的,聚落密度集聚中心与龙山时期大致相同。环嵩山地区史前时期聚落时空格局变化研究表明早期聚落形态及其演化过程是人类在一定环境基础上依据自身文化特征选择和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8.
建筑物震陷预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本文修正了经典BP型神经网络的激励函数,并对学习率和训练样本进行了动态调整等多方面改进。根据70个多层建筑震陷的实测资料,在分析了建筑物震陷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取了9个指标;采用改进后的BP算法,建立了多指标的建筑物震陷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BP网络性能良好,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神经网络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预测新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三江并流区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军  倪绍祥  于文静  刘燕 《山地学报》2003,21(1):121-125
利用GIS技术,以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为主要信息源,运用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三江并流区的地势变化、坡度、坡向及其与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该区各自然环境要素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拓展了聚落地理学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30.
基于Rough集的居民地属性知识约简与结构化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ough集理论提出了居民地属性知识约简及其结构化选取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Rough集理论具有较强知识挖掘能力的特点,定量分析居民地选取中条件属性的重要性,简化属性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每个居民地的重要性,实现居民地的结构化选取。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从数据库中挖掘出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