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6篇
  免费   2445篇
  国内免费   126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7716篇
地质学   3851篇
海洋学   754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131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黄博  李玲  梁甜  凌道盛 《岩土力学》2014,35(7):2057-2063
在常规的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法中,通常只考虑Gmax随有效应力和孔隙比的变化,而最新的试验研究表明,Gmax在大应变幅振动下存在附加衰减。收集了不同类型土体在大幅振动下的298组Gmax数据,拟合并给出了对应于两种Gmax附加衰减模式的计算模型,通过编制可考虑Gmax附加衰减影响的一维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分别对典型场地和离心机振动台模型场地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加速度和剪应力响应均有较大影响,将加速场地液化进程和扩大场地最终液化范围;考虑Gmax附加衰减可较好地模拟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场地动力响应;但在强震情况下,场地迅速液化,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902.
地震波传播的褶积微分算子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信富  李小凡 《地球科学》2008,33(6):861-866
为了解决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的速度与精度的匹配及局部信息与全局信息的耦合等问题, 该文借助新推出的基于Forsyte广义正交多项式的褶积微分算子, 将计算数学中的Forsyte多项式褶积微分算子应用到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中.复杂非均匀介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该方法同时具有广义正交多项式褶积微分算子的高精度和有限差分短算子算法的高速度.通过对算子长度的调节及算子系数的优化, 可同时兼顾波场解的全局信息与局部信息.   相似文献   
903.
西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进  马宗晋 《地质学报》2004,78(2):218-227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由几条近东西向的块体先后拼贴而成,大型的东西向构造是高原内部最明显的构造特征。然而根据最近所获得的有关西藏高原以及附近地区的重力场、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性、水平位移速度场以及地质等资料,发现整个西藏高原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两条重要的南北向或近南北向构造和一些小型的南北向构造,它们将西藏高原划分为西、中、东三个有各自构造特点的部分;西侧的南北向构造沿84°~85°E延伸,东侧的近南北向构造位于92°~94°E之间。这两个构造带在上述的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中均有良好的显示,是重要的重力异常变异带、重要的热结构边界带、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也是明显的地貌陡变带,等等。高原西部地形崎岖,剥蚀最深,布格重力异常最高,目前向北北西方向运动;中部地区地表平坦,发育众多的南北向地堑裂谷,东西向伸展活动最明显,海拔最高,集中分布了7座超过8000m的高峰,目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而东部地区地形也比较崎岖,发育许多目前仍在强烈活动的走滑断层,在这些断层之间,地块相对转动,目前向北东甚至南东方向运动。造成西藏高原东西分段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笔者等倾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印度板块在横向上也是西、中、东分段的,印度  相似文献   
904.
针对高地温水工高压隧洞围岩的力学行为特点,在考虑岩体的渗透系数、热传导系数随岩体损伤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理论,提出一种考虑硬岩强度力学参数劣化的含损伤演化的热-水-力-损伤耦合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FLAC3D数值实现方法。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利用该模型推演了高地温水工高压隧洞的多物理场耦合演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隧洞充水运行后,高地温水工高压隧洞的多场耦合效应显著,尤其高地温梯度和高内水压力联合作用下产生的迭加拉应力对围岩的承载安全具有不利影响;温度梯度、内水压力以及岩体线膨胀系数越大,隧洞围岩的损伤程度与开裂深度越大;当隧洞横断面的侧压力系数趋向于1时,洞周出现的宏观裂缝较多,且出现方位不确定;当隧洞横断面侧压力系数小于1/3时,洞周出现的宏观裂缝相对较少,且主要出现在与初始地应力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常规锚喷支护对高地温水工高压隧洞的加固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05.
严敏嘉  夏元友  刘婷婷 《岩土力学》2018,39(7):2691-2698
针对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加固顺层岩坡典型模型,提出了一种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加固顺层岩坡的极限分析改进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边坡极限状态时锚索的受力变化。基于岩体刚性假设并考虑滑移过程锚索受力变化,结合极限平衡法推导出边坡加固预应力锚索的受力变化公式;地震作用仅考虑地震波传播至滑动面时产生的透射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功率的角度出发,结合极限分析上限法与强度折减法,考虑预应力锚索受力变化,推导出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加固顺层岩坡的动安全系数计算理论公式;结合算例,采用考虑与不考虑滑移过程锚索受力变化两种计算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入射波波幅、入射角度及滑动面黏聚力、内摩擦角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算例结果表明:考虑与不考虑滑移过程锚索受力变化计算方法,计算得出的动安全系数变化规律一致,但考虑滑移过程锚索受力变化的改进计算方法得出的动安全系数动态变化幅度明显更小,反映了锚索的抗震作用效果,可为地震作用下该类型岩坡的预应力锚索加固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6.
海域浅层地震探测调查表明,铺前—清澜断裂向北西海域方向延伸,断裂走向NW-SE,倾向SW,为高倾角的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上,断裂断错了第四系地层;进一步应用钻探技术对铺前—清澜断裂进行探测研究,结合层序地层学、岩性岩相分析与年代测定等方法建立了钻孔联合剖面,揭示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倾向SW,断距4.0 m,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第四纪表现为张性活动,断裂的平均垂直速率为0.15 mm/a。  相似文献   
907.
曹俊 《工程地质学报》2015,23(5):844-849
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的边坡支挡结构的破坏,边坡抗震设计必须进行新的考虑。提出基于性能设计的原则为边坡抗震设计方法,即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应该按照3级设防的要求规定如下:遭遇多遇地震时候,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要求稳定系数达到1.2; 遭遇设计地震时候,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要求稳定系数达到1.15; 遭遇罕遇地震时,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要求稳定系数达到1.05。采用上述抗震设计方法,结合具体算例,采用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进行了算例边坡抗震设计,结果表明基于性能设计的方法,既满足抗震设计总的原则,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边坡支挡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8.
讨论了地震波形相似性的定量描述手段,计算了长白山及附近地区2004年发生的20个较小地震事件的地震波形相关系数,探讨了波形相关性与震源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9.
井间地震走时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裴正林  余钦范 《现代地质》2001,15(3):333-338
提出了井间地震走时波形顺序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反演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成分 ,然后用井间地震波形反演获得速度模型的高频成分。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反演稳健 ,提高了走时成像的分辨率 ,克服了波形成像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910.
The VRANCEA99 seismic refraction experiment is part of an internation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to study the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 of the Eastern Carpathians in Romania. As part of the seismic experiment, a 300-km-long refraction profile was recorded between the cities of Bacau and Bucharest, traversing the Vrancea epicentral region in NNE–SSW direction.

The results deduced using forward and inverse ray trace modelling indicate a multi-layered crust.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comprises two to four seismic layers of variable thickness and with velocities ranging from 2.0 to 5.8 km/s. The seismic basement coincides with a velocity step up to 5.9 km/s. Velocities in the upper crystalline crust are 5.96.2 km/s. An intra-crustal discontinuity at 18–31 km divides the crust into an upper and a lower layer. Velocities within the lower crust are 6.7–7.0 km/s. Strong wide-angle PmP reflections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a first-order Moho at a depth of 30 km near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line and 41 km near the centre. Constraints on upper mantle seismic velocities (7.9 km/s) are provided by Pn arrival times from two shot points only. Within the upper mantle a low velocity zone is interpreted. Travel times of a PLP reflection define the bottom of this low velocity layer at a depth of 55 km. The velocity beneath this interface must be at least 8.5 km/s.

Geolog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ismic data suggests that the Neogene tectonic convergence of the Eastern Carpathians resulted in thin-skinned shortening of the sedimentary cover and in thick-skinned shortening in the crystalline crust. On the autochthonous cover of the Moesian platform several blocks can be recognised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by different lithological compositions. This could indicate a pre-structuring of the platform at Mesozoic and/or Palaeozoic times with a probable active involvement of the Intramoesian and the CapidavaOvidiu faults. Especially the Intramoesian fault is clearly recognisable on the refraction line. No clear indications of the important Trotus fault in the north of the profile could be foun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eismic line a thinned lower crust and the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uppermost mantle point to the possibility of crustal delamination and partial melting in the upper mant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