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5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819篇
测绘学   534篇
大气科学   479篇
地球物理   456篇
地质学   2624篇
海洋学   88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26篇
自然地理   363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The soil conservation campaigns that have been a prominent feature of Jamaican agricultural policy since the 1950s are frequently presented as having failed to ameliorate the problem of soil erosion in hillside agriculture. A case study of a small farming community in the Blue Mountains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currently employed by farmers. The use of trash barriers in carrot farming is described and the origins of this technology and its subsequent adaptation are considere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extension interventions and government policy hav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practices which have their roots in indigenous techniques. 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adaptation of trash barriers to suit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also play a role in their widespread use in the study area.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echnical change in farming commun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a range of factors, external and internal, technical and social, that have over time influenced farmers'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182.
Luxury Tourism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exic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territori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consumer–service globalization on Third World countries. It specifically examines the economic role of tourism in Mexico and its limited effect on the country's regional development. Despite governmental support in order to enhance economic growth, currency receipts, and employment, tourism contributes less than 5 percent to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the majority of tourism–related jobs are precarious and low–skilled. The promotion of luxury resorts in coastal areas has led to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fast–growing enclaves of mainly foreign investment. However, this strategy has failed to stimulate productive links between tourist centers and their hinterlands and has led to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a considerable lack of basic services for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3.
生态交界带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交界带是两个以上生态系统交接的过渡带,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交界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物质,能是以及信息的交流与相邻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动态变化机理显示生态交界带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184.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5.
资源的利用涉及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杂系统,此系统具有补偿性的反馈结构和非线性行为的特点。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些特征,资源管理的决策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运用系统基模的分析手段,可以更好地总结自然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其结构特征,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认识、分析、预见和管理资源的能力,提高政策的长期有效性。文章通过分析公共的悲剧、增长的极限、缺少及时的有效投资、不可避免的波动、转嫁问题和扩大的冲突6种资源管理系统基模的行为和结构的定势,介绍了系统基模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6.
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能值分析方法由于能同时衡量环境-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的价值,而成为测度区域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方法。文章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浙江环境—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框架体系,并对1978~2000年衡量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7.
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研究--以上海市南汇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动力来源、基本过程及遵循的原则,并以实例阐述了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内容为: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市政和基础设施及区域经济运行环境等,归纳出了5种典型的整合类型,即领土主权变动、国家重大政策推动、行政归属调整、重大工程启动及城市扩展整合等,最后通过上海市南汇区的实例进行了相应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8.
浙江原发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产业集群是浙江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独特的区域“文化基因”,产业特定性知识,产业氛围与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是原发性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小企业大群落,区内企业的分工协作与竞争,产品的多样化与差别化及集体学习是其主要特点;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创造,区域品牌树立,学习型企业群落创建及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培育是产业集群区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9.
高山增水效应及其水资源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丁贤荣 《山地学报》2003,21(6):681-685
根据高山上云、雾、雨、雪、径流等水资源丰富现象,分析了高山冰川、植被、地形等与汽-水作用关系,提出高山增水效应概念和高山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新思路。高大山体及其造成的垂向对流、高山冰川和高山植被共同作用形成了高山增水效应,并形成良性增水系统。山体愈高大,增水效应愈明显。对内陆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更多的高山水资源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0.
陈洪凯  唐红梅 《山地学报》2003,21(6):739-744
三峡库岸城区滑坡90%属于由第四纪松散土体组成的散体滑坡,滑坡区属于城区重要组成部分,降雨及三峡库水位降落是此类滑坡孕发的动力因素。本文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基于库岸城区滑坡防治原则,构建了实用的滑坡治理与沿江路建设一体化模式,推导了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的结构组成及受力特性。研究成果对于三峡库区城区滑坡的治理与开发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