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4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堆石料强度变形特性与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大型三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石料应力-应变关系、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关系的指数函数表达式,以及抗剪强度包线在q-p平面上的幂函数表达式。继而推导得到了一个反映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对实体工程的数值模拟,将Duncan E-B模型与新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一个用于面板坝流变分析的堆石流变模型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王勇  殷宗泽 《岩土力学》2000,21(3):227-230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从宏观上建立了一个用于面板坝流变分析的堆石流变模型: 堆石的瞬时弹塑性变形由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确定,并计入时间效应, 由双曲线函数经验公式计算堆石与时间有关的粘塑性变形。通过现场实测结果的反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
堆石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应变硬化和软化的特性,并且体积变形会伴随着剪缩和剪胀现象的发生;此外,应力水平、应力路径和密度等因素均会对堆石料的力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用于堆石料的分数阶下加载面模型,该模型为典型的双屈服模型。在平均主应力p-剪应力q平面,剪切过程中堆石料当前应力状态点和参考应力点分别位于下加载面和参考屈服面上,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孔隙比之差ρ相关。相比于状态参量Ψ,ρ能够额外考虑应力路径对堆石料剪胀特性的影响。新模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能够考虑堆石料塑性流动方向与加载方向之间的差异性。在不引入塑性势函数的情况下,新模型对屈服函数进行Caputo微分并得到分数阶塑性流动法则,进而统一描述相关联和非相关联的塑性流动法则。新模型具有形式简单且参数较少等优点,所包含的7个材料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可以采用常规的室内试验结果进行标定。通过将模型计算结果与Tacheng堆石料在不同初始孔隙比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堆石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体积变形特点;同时,新模型也能够合理地描述初始孔隙比对堆石料在e-lnp平面(e为孔隙比)临界状态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高填石路堤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参数反演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贵  李鹏  程晔 《岩土力学》2006,27(8):1299-1304
结合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变形机理与工程特点,基于工程实测数据,提出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蠕变变形的双曲线型三参数本构模型,并引进遗传算法与有限元分析理论,建立了该模型参数的反演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蠕变有限元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分析计算软件。结合某高填石路堤工程实践,探讨了高填石路堤双曲线三参数蠕变本构模型和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计算的应用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及其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简单,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5.
高土石坝坝坡稳定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吕擎峰  殷宗泽 《岩土力学》2004,25(5):793-797
在高应力状态下堆石料的抗剪强度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强度非线性有指数和对数两种描述形式。对几座高土石坝的坝坡稳定分析表明,使用对数形式的非线性强度准则得到的坝坡计算安全系数比按线性强度准则计算的安全系数要高。现行规范所规定的许可安全系数,是与许多年的大量的用偏低的线性强度所作的稳定计算相适应的,偏于保守,改用非线性强度后应作适当的提高,对其提高的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用非线性强度指标稳定分析时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36.
堆石体粒径特征对其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邱贤德  阎宗岭  刘立  王辉 《岩土力学》2004,25(6):950-954
堆石体属于典型的多孔材料,其渗透特性与颗粒的形状、大小及分布特征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在渗流速度较大时应对达西定律加以修正。结合堆石体颗粒的概率统计分布模型,建立了堆石体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把渗透率和堆石体的粒径特征结合起来。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堆石体的粒径级配,达到控制其渗透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土石坝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大量土石坝震害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分析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优缺点,并对这些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最后总结了近年来土石坝地层稳定性分析方法发展概况,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考虑堆石体流变效应的高面板坝最优施工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常晓林  胡颖  闫生存 《岩土力学》2007,28(7):1465-1468
考虑高面板坝堆石体的流变变形效应对堆石体的最优施工碾压进度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石体的本身流变变形特性对不同施工碾压进度方案下的面板垫层变形影响较大。堆石坝不同材料分区的特点从客观上决定了高堆石坝必然存在一个较优的施工填筑上升方案。堆石体均匀上升的填筑进度方案的面板垫层法向最大位移较小,且沿面板坡向的分布比较均匀,对面板与垫层间的协调变形有利。从最优填筑方案的角度来看,建议高堆石坝采用均匀上升的碾压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39.
喻伟明  佘成学 《岩土力学》2007,28(Z1):338-342
利用邓肯E-B模型,对洮水水库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变形应力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获得了堆石体和面板的变形、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面板堆石坝变形、应力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0.
李国英  傅华  米占宽 《岩土力学》2006,27(Z2):575-578
颗粒破碎是堆石料的一项基本特性,它对堆石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对于高堆石坝而言,在高应力场作用下堆石颗粒发生明显破碎,可导致坝体变形率增加。为了正确认识堆石体及堆石坝的变形特性和机理,研究了堆石颗粒破碎特性以及颗粒破碎的影响因素。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研究了堆石料的颗粒破碎特性,分析了堆石体干密度、级配特征、堆石颗粒强度等对颗粒破碎的影响,研究了应力状态对颗粒破碎率的影响,建立了颗粒破碎率的计算模型以及颗粒破碎引起的堆石体应变增量与颗粒破碎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