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584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401篇
地质学   868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41.
孔槽式圆盘破坏特性与裂纹扩展机制颗粒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彦华  杨圣奇 《岩土力学》2014,35(8):2269-2277
基于室内岩石类脆性材料圆盘试样巴西试验结果,利用颗粒流程序(PFC),获得一组能够反映其力学特征的细观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孔槽式圆盘试样进行巴西试验模拟,分析了裂隙倾角和半径比变化对孔槽式圆盘试样力学参数和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孔槽式圆盘试样力学参数显著低于完整圆盘试样,降幅与孔槽几何参数密切相关。劈裂荷载随裂隙倾角的增大呈非线性变化,而随着半径比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规律。通过分析认为,在试验模拟范围内保持半径比不变,当裂隙倾角较小时,孔洞是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裂隙倾角较大时,裂隙成为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保持裂隙倾角不变,当半径比较小时,裂隙是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半径比较大时,孔洞成为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最后,从细观层面探讨了孔槽式圆盘试样裂纹扩展机制。  相似文献   
742.
风沙运动的欧拉双流体模型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康龙  武建军  罗生虎 《中国沙漠》2014,34(6):1461-1468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流体模型中动力黏度μs,kin、动量交换系数β和碰撞恢复系数ess对风沙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动力黏度μs,kin影响沙床面起沙率,动量交换系数β影响输沙率沿流程的变化,碰撞恢复系数ess影响输沙量的垂向分布.利用研究得到的参数,模拟风沙流运动,并与已有的诸多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参数的选取可以有效地模拟风沙流运动.  相似文献   
743.
人工卵石床面风沙流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偲  董治宝 《中国沙漠》2014,34(3):639-644
沉积物粒径分布对风沙沉积物的起动、输送和沉降过程十分重要。不同粒径的风沙沉积物空气动力学特征不同,从而导致其起动机理、输送过程和沉降模式不同。因此,粒度可以作为风沙沉积过程的指示器。戈壁是西北地区的一种重要地貌景观,戈壁风沙流是风沙物理研究的内容之一,但目前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戈壁风沙流粒度分布的研究,几乎没有报道。本文利用人工卵石床面模拟戈壁地表,对0.25、0.5、1 m和2 m高度的风沙流粒度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沙源、地表状况、风程效应等影响沙粒粒径随高度的变化。沙源近,平均粒径随高度先减小后增加;沙源远,平均粒径随高度增加减小。戈壁表面的不同区域,沙粒粒径级配不同:随高度增加,粗砂,中砂含量降低,细砂、极细砂和粉砂含量增加;随距离增加,中砂含量降低,细砂、极细砂和粉砂含量增加。平均粒径越大,分选越好,偏度越趋于正偏,峰度越趋于变宽。偏度、峰度随分选系数增加而增加。峰度随偏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44.
针对激光衍射法中粒子群窄分布反演普遍存在峰位粒径定位不准及峰值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粒子群窄分布的二次分环反演遗传优化算法.大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应用优化算法反演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实际粒度分布曲线的一致性得到显著提高,在1~140 μm量程内,粒子群窄分布的峰值粒径定位准确,与实际值相比差值小于1 μm,且峰值的精度得到大幅提高,相对误差减小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745.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商业网点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商业网点选址问题,在采用GIS空间分析得到的粗略范围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K-medoids聚类的粒子对算法模型;通过ArcObjects二次开发,将其应用于商业网点选址中的准确选址;并通过案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6.
对海上溢油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海洋GIS及其碰撞检测等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具有高度沉浸感的近海海域海上溢油可视化信息系统。为了解决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物理模型不完善、模拟效果差及功能缺失等问题,综合了几种权威物理模型,并采用粒子系统、GPU图形渲染和ColDet碰撞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功能设计。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用户操作实时性、交互性和高度沉浸感的需求。  相似文献   
747.
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为了解岩溶地区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选择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水库石灰岩所发育的土壤为材料,采用干、湿筛法,分析团聚体颗粒的分级情况,并比较拆分有机质与钙镁铁铝离子间连接后四种离子含量的变化以及团聚体各粒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团聚体是由细小颗粒在胶结物质有机质与钙镁铁铝离子结合下形成微团聚体,进一步形成更大粒级的团聚体,最后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粘结土粒或者其他团聚体形成完整的团聚体结构;有机质与钙离子的结合是团聚体形成的主要胶结物质,其次为有机质与镁铁离子的结合,有机制与铝离子的结合作用不大,这与石灰岩矿物主要是碳酸钙有关;研究区发育土壤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抗蚀性好,抵抗侵蚀能力强。   相似文献   
748.
IAP AGCM中短波辐射方案的改进研究Ⅱ.短波辐射方案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Version 2的基础上,对短波辐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引入了新增非灰体气体吸收效应、冰晶粒子形状效应和尺度效应以及云的不均匀性效应(称为Version 3).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Version 3能更好地模拟出全球冬、夏季的降水场、海平面气压场及地表气温场的主要分布特征,并且能相当准确地反映出这几个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Version 3对这3个场的模拟能力明显优于原版本(Version 1).此外,它对东亚地区的季风降雨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能较好地反映东亚区域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可见,Version 3为进一步研究云-辐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基础.本工作还清楚地表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对相关物理过程中各个因子的更精确刻画,只有这样,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749.
将混沌寻优思想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提出了混沌粒子群算法,这种方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随机性、遍历性和规律性等特性对当前粒子群体中的粒子进行混沌寻优。通过这种处理使得粒子群体的进化速度加快,从而改善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摆脱局部极值点的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并将混沌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瞬时投放示踪剂情况下的一维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以及确定河流水质参数的函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能明显优于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750.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scale model of permeability evolution to the simulation of permeation tests of lead nitrate solutions in a compacted natural bentonite. In a previous work, the weather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has been measured for different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Textural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s induced by heavy metal sorption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refore giving us information about the various pore space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llutant leaching. Such knowledge has been exploit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umerical microstructures. First of all, pure water permeability tests have been simulated, this has allowed us to ascerta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mpacted clay before pollutant permeation. For both Prrenjas and Wyoming clays, permeation tests after pollutant permeation have then been simulated, using connected and non-connected macro-voids configurations. Different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 for the two different clays investigated, which are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