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519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卡夫卡作品中的"变形"主题一直被认为是作者的人生悲观绝望情绪的体现,是消极、沉重的变形。其实,结合家庭伦理学、精神分析学和老庄哲学来分析,卡夫卡作品中的"变形"是矛盾统一的,它看似痛苦却已经超越痛苦,看似"异化"其实已经逃脱了异化,是一个既沉重又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962.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岩溶区嵌岩桩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随顶板厚度与溶洞位置偏移距离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逐渐增大,随溶洞直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破坏核体在竖直方向上基本未超过3d(d为桩体直径)范围,在水平方向上基本未超过4d范围。结合模型试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敏感度大小的顺序为:溶洞直径>顶板厚度、赤道半径>极半径>溶洞位置。嵌岩桩的承载能力还与溶洞形状有关,厚径比为溶洞顶板厚度、赤道半径以及桩体底面积的综合影响因素,建议引进形状系数? 与底面积尺寸效应系数?,提出岩溶区嵌岩桩概念设计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现场静载试验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楼房竣工后未发生岩溶危害。  相似文献   
963.
砂土中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土体三维形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盾构隧道开挖面前方失稳土体的形状是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及开挖面失稳风险评估的基础和难点。建立模拟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过程的数值模型,利用Handy拱效应理论,依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得出失稳土体破坏位置和形状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由于隧道左右两端的支承作用产生水平压力拱,使失稳土体存在一个极限边界,极限边界内垂直方向的土体移动产生悬链线形的最小主应力拱,失稳土体形状类似贝壳形。以南京地铁3号线浦珠路站-滨江路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作为算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64.
沉井下沉过程刃脚的极限土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富有  时刚 《岩土力学》2013,34(Z1):80-87
考虑刃脚形状和切土深度,建立沉井下沉过程中极限土阻力的近似计算模型。基于Prandtl问题的滑移线场理论,建立考虑刃脚切土深度和刃脚形状的近似滑移线场,并导出平面应变和圆形沉井轴对称问题极限承载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对于平面应变问题,承载力系数Nγ等于两部分之和,即不考虑切土深度时刃脚踏面和考虑切土深度时刃脚内侧倾斜面对承载力的贡献,前者及其他两个承载力系数(黏聚力和超载项)与不考虑刃脚切土深度由Prandtl承载力机制所得的结果相同。刃脚的切土深度、踏面宽度和倾斜角是影响极限土阻力的重要因素,忽略刃脚切土深度及其范围内刃脚倾斜面与土的作用将导致极限土阻力的计算值明显偏小。分析结果表明,承载力系数随刃脚切土深度和刃脚倾斜角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若土体强度较高,刃脚倾斜角的大小对极限土阻力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65.
应力路径试验前后不同黄土的孔隙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黄土孔隙形状复杂程度的差异和应力路径对孔隙形状复杂程度的影响,对两种黄土应力路径前后孔隙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比较了3种分维模型所得孔隙分形维数的可靠性,然后选用热力学关系模型,由进汞、退汞试验得到地裂缝区黄土、充填黄土初始样和三轴应力路径试验后的孔隙分布,据此分析了两种土体进汞孔隙和退汞孔隙分形维数的差异和受载后的分形维数变化,根据退汞过程仅管形孔内的汞流出及孔隙由管形孔和球形孔组成的假定,得到了应力路径试验前后孔隙形状的改变。结果表明,热力学关系模型得到的孔隙分形维数合理、可靠。初始状态,原状和重塑充填黄土的孔隙形状比原状和重塑黄土复杂;常规三轴试验后试样孔隙比减少,孔隙分形维数增加,球形孔向管形孔转变;相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减围压三轴压缩试验后试样的孔隙分形维数较小,管形孔占总孔隙的体积比例较少;总体上管形孔的分形维数比球形孔大,且基本不受应力路径的影响,其占总孔隙的体积比例随着试样宏观孔隙比的减少而增加。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γ能谱测井平均含量法、传统剥谱法对不饱和混合矿层(铀、钍、钾元素的含量在矿层中分布不均匀)的定量解释存在的原理缺陷;提出了利用γ能谱测井分离铀、钍、钾元素的定量解释新方法—逐点剥谱的单元层定量解释法,简单讨论了该解释方法涉及的形态系数、换算系数和单元层饱和度的确定,以及反形态系数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967.
陈觉民 《福建地质》2000,19(2):90-96
福建东南沿海断裂1 多发生于上地壳硅铝层 ,少数达硅镁层。呈直线形展布 ,倾角≥60°。驱动力主要来自碰撞 ,强烈片理化伴随矿物重结晶为其显著标志。主活动期早白垩世晚期 ,同位素年龄 86~ 93 Ma。早白垩世期间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 ,位于东海与台湾海峡之间的闽江口 ,北纬 2 6°附近海岸线自北往南 ,由北北东向北东偏转 ,形成北西、北东、北北东、北西西交切格局 ,它们具有时间上一致性、空间上网络性和成因相关性等特征。早第三纪抬升剥蚀后 ,挽近时期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68.
试论苏邦煤矿区逆冲断层之成因机制及其控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邦煤矿区F106断层的成因机制及控煤作用,不同学者对其认识不一。从该断层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来分析,印支期的滑覆运动应是其主要成因。其后的早、晚期侧向挤压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逆掩推覆构造。由于其上盘的含煤地层滑动系统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的破坏已失去勘探价值,而其下盘的含煤地层相对保存完整,应为主要勘探对象。同时,根据这一成因机制分析指出了外围及新区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969.
Fabric ‘shape’, based on the relative values of three eigenvalues calculated from fabric data, has been used to differentiate sediment facies and infer deformation histories. The eigenvalues are based on samples drawn from parent populations, and as such are subject to statistical variance due to sampling effects. In this paper, the degree of statistical variance in fabric data for two types of subglacial till from Breidamerkurjøkull, Iceland, is investigated using ‘bootstrapping’ techniques, in which empirical ‘confidence regions’ are built up by repeated resampling of the original data.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for each till type, the observed between‐sample variability in the fabrics lies within the boundaries associated with random vari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observed range of fabric shapes within each till type is likely to be entirely the product of sampling effects. Differences in fabric shape between till types ar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random vari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ir fabric shape characteristics, as measured by eigen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evertheles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eat care should be exercised when using a‐axis fabric data to differentiate sedimentary facies, or to infer subtle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processes or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70.
李闻达  孟小红  刘洪  王建  孙军  桂生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1):4378-4392
弹性波矢量波场逆时偏移可以综合利用纵横波场信息,对地下空间进行清晰成像,且对于成像介质没有角度限制,可以对复杂构造进行更清晰的成像.而弹性波逆时偏移中最重要的就是求解波动方程的算法,其直接影响成像的精度以及效率.本文引进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中常用的余弦组合窗函数,并通过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得到了改进的余弦组合窗函数从而得到优化后的有限差分算子.并将此算子应用于解耦方程的矢量波场分离算法从而提高了成像精度.数值测试表明基于新算法的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和清晰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