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0篇 |
免费 | 522篇 |
国内免费 | 6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0篇 |
大气科学 | 407篇 |
地球物理 | 272篇 |
地质学 | 1886篇 |
海洋学 | 410篇 |
天文学 | 27篇 |
综合类 | 348篇 |
自然地理 | 8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46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41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37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42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218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206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234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差异。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模拟计算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 1 999年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达到 2 1 39%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由9 1 %提高到 1 0 2 4 % ,提高了 1 1 4个百分点。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由于对外开放较晚 ,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大 ,从 90年代初期开始的沿江、沿边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为 4 2 4 % ,仅为前者的 2 0 %左右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也仅由 8 96 %提高到 9 2 7% ,仅提高 0 31个百分点 ,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8,自引:17,他引:38
城市化是西北干旱区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然而最大的自然障碍因素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现实的城市化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与胁迫。从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性出发,透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与评述,把水资源作为西北干旱区先决约束条件。提出了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思路,包括选择水资源变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相互胁迫的驱动因子,揭示水资源变化对城市化过程的胁迫机制与规律;分析城市化过程引起的与水相关的生态效应;建立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预警指标体系。对不同强度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进行动态预警和情景分析;选择最节水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建设节水型城镇体系等。进而为加快西北干旱区城市化发展进程、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实现小康目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不同密度采样是否可以获得稳定的和可追索的地球化学模式是检验采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分析技术是否成熟的重要依据。笔者选择新疆哈密大南湖地区约6400km^2面积,进行了从超低密度(1个样/100km^2),甚低密度(1个样/25km^2)直到低密度(1个样/4km^2)地球化学采样,对比了3种密度地球化学采样所获得的地球化学数据和异常分布模式。得出如下结论:超低密度、甚低密度、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元素含量平均值和背景值非常接近;超低密度、甚低密度、低密度调查所圈定的地球化学省在形态上和变化趋势上非常相似,浓集中心的位置重合,表明不同调查阶段可获得稳定的和可追索的地球化学模式;采样密度越大数据离散程度越高,即最小值更小,最大值更大,表明元素分布的局部不均匀性,正是这种局部的不均匀性才能通过加密采样刻画出地球化学模式的细节变化,为逐步追踪矿化体奠定了基础;超低密度和甚低密度采样可以有效圈定矿集区所形成的大规模地球化学异常,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不仅可以圈定矿集区异常,同时可以圈定分散矿化的小规模局部异常。 相似文献
65.
Cors van den Brink Willem Jan Zaadnoordijk Bas van der Grift Peter C. de Ruiter Jasper Griffioen 《Journal of Hydrology》2008,350(3-4):339-356
A negotiation support system (NSS) was developed to solve groundwater conflicts that arose during land-use management. It was set up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stakeholders involv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land use, e.g., agriculture, nature (forested areas), recreation, and urban areas, on the quality of both infiltrating and abstracted groundwater. This NSS combined simulation programs that calculate (1)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for each land-use area and (2) the transport of nitrate in the groundwater-saturated zone. The user interface of the NSS enabled scenario analyses. The NSS was validated at a drinking-water abstraction near Holten (the Netherlands) using a spatial planning process aimed at sustainable land-use and groundwater-resource management. Two land-use scenarios were considered: a base scenario reflecting the autonomous development and an adapted land-use scenario.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or shallow groundwater provided an explicit spatial overview of the impact of historical land use and N application on the quality of abstracted groundwater as well as insight into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N application. Visualization of the conflicting interests of agriculture and the drinking-water abstraction helped all stakeholders accept the necessary changes in land use identified by the adapted land-use scenario of the NSS. These change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eferred land-use management option in the regional planning process, which has since been formalized. The NSS provided system insight, scoping analyses, and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generating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land-use functions on ground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66.
用冲绳海槽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与资料,对横跨大陆边缘—大洋板块的中国东部—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地区进行综合研究. 根据地震体波、面波成像结果,空间与布格重力异常及磁力异常的综合解释等结果,利用调和系数法对该研究区的地壳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地壳属性进行分析. 同时,选择中国东部东北地区的宽甸、华北地区的汉诺坝、华南的闵溪和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与冲绳海槽和日本岛弧的新生代玄武岩开展元素—同位素对比研究. 结果认为冲绳海槽岩石层明显减薄,上地幔低速层已达到莫霍面,在地幔中已形成交代软流层. 元素—同位素研究表明:它不同于中国东部,与琉球岛弧地区的特点也不相同. 综合分析认为:冲绳海槽地壳属于过渡型地壳,与大洋地壳的许多特点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67.
ZHOU Shan-shi HU Xiao-gong LIU Li HE Feng TANG Cheng-pan PANG Jun-yang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9,43(4):479-492
In the form of satellite ephemerides and clock parameters, the space datum and system time information of 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s transferred to users. With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in the satellite payload such as the high-precision atomic clock, the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technique such as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an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the satellite ephemeris and clock error products are steadily improved. Starting from December 27th, 2018, the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3, or BDS-3, has provided the accurate and reliable basic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 service for the users in the countries withi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faced challenges of th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from the regional BDS-2 system to the BDS-3 global system, and the specific solutions at the control seg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has compared the BDS with other GNSS systems in terms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aiming at a higher accuracy and more reliable PNT service, the road map of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navigation systems is discussed,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with an even higher accuracy. 相似文献
68.
为评估不同要素对东亚季风区准双周振荡的表征能力,对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500 hPa位势涡度、850 hPa相对涡度、850 hPa风场和750 hPa比湿等要素的准双周振荡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各要素均能很好反映东亚季风区明显的准双周振荡时空特征。OLR及500 hPa位势涡度、850 hPa相对涡度、850 hPa纬向风表征的准双周振荡呈明显的西北向传播特征,500 hPa位势涡度、850 hPa相对涡度、850 hPa纬向风北传更强,北传速度更快。850 hPa经向风的准双周振荡呈明显西移特征,北传弱,北传速度最慢。而750 hPa比湿准双周振荡呈东南向传播。不同要素准双周振荡的强度略有差异,其中750 hPa比湿与其他要素的差异大。总体而言,750 hPa比湿不能较好地表现出东亚季风区准双周振荡活动特征,而其余要素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区大气准双周振荡,其中500 hPa位势涡度和850 hPa相对涡度准双周振荡特征一致性高。 相似文献
69.
“玲珑焦家式”金矿的成岩成矿,从新太古代至中生代存在着继承性的成因关系,成矿具有长期性、多源性特点,但中生代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主导成矿因素。区域化探成果显示胶东金矿直接矿源岩———郭家岭花岗岩金的丰度比原始矿源岩———早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系及侵入岩系金的丰度低1/2。郭家岭花岗岩面积在2 km2以上岩体定量估计金亏损总量与胶东金矿总量预测的资源量相当,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胶东金矿资源的潜力。望儿山金矿的找矿实践展示,焦家式金矿在1 000 m以下尚有巨大潜力,整个胶东金矿产区在3 000 m以上的资源潜力应在5000 t以上。 相似文献
70.
张家口地热资源丰富,通过对区内地热成矿机制,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以祁吕系为主的多构造体系复合部位控制了本区地下热水的形成与分布,本区地下热水是大气降水经深循环而成,经计算深循环的深度达为2600m,张家口南部地区有很多个热水异常点,是具有远景意义的地热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