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4篇 |
免费 | 498篇 |
国内免费 | 69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6篇 |
大气科学 | 324篇 |
地球物理 | 819篇 |
地质学 | 1677篇 |
海洋学 | 517篇 |
天文学 | 30篇 |
综合类 | 158篇 |
自然地理 | 4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196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8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Geocell reinforce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embankment engineerings.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Using Winkler foundation model an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face resistance effect, a deformation control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geocell reinforced mattress under the vertical symmetric load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orresponding power-series semi analytic solutions for the displacements and the internal forces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are also presented.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loads, length and flexural rigidity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and the interface resistance on the stress-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are discussed. Finally, two examples are employed to verify the presented metho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ffect of the interface resistance on the deformation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engineering design. 相似文献
84.
条带状铁建造(BIF)是3.5~1.8Ga前陆架和洋盆的常见沉积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构成了世界上重要的铁矿资源。虽然它们成矿过程及其演化的许多方面的问题仍未解决,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沉积方式的长期变化与地球的环境和地球化学演化有关。条带状铁建造记录了前寒武纪古海洋、古环境、大气条件和细菌代谢条件以及铁的来源和沉积过程。大型BIF沉积与大火成岩省有成因联系,其铁的来源与火山物质加入的海底热液体系有关,或有陆缘岩石风化的无机物产物加入,越靠近陆缘,陆源碎屑物质加入的越多。然而,在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期间,BIF沉积的深水盆地中陆源物质的加入很少。那时的铁建造沉积在缺氧的海洋中,通过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无氧光合氧化和紫外光线辐射氧化等机制对溶解的二价铁进行氧化,从而形成三价铁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沉积。大多数BIF大型矿床,自其在沉积环境中形成以来,它们在从太古宙直至中生代的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铁矿的品位由低到高转化的复杂地质过程,一般经历了深部交代变质作用的除硅、除碳酸岩矿物的富集成矿和浅部风化富集成矿过程。许多BIF铁矿经历了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但到达的压力条件都不是很高,这或许与俯冲的高密度BIF铁矿难以折返的动力学机制有关。迄今为止,变质作用、尤其是高级变质作用对成矿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是今后值得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85.
接触模型的宏?细观参数标定是成功使用离散元方法的关键。在离散元的接触模型中线性接触模型与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均可用于模拟砂性土的力学行为,其中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在模拟密砂的剪胀性方面具备优势。采用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对室内密实砂土三轴试验进行了离散元模拟,验证了抗转线性接触模型的可靠性;进而系统分析了颗粒间摩擦系数、刚度比和抗转动系数等细观参数与砂土峰值内摩擦角、残余内摩擦角、峰值剪胀角等宏观参数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验证;揭示了偏应力作用下,细观参数对密实砂土试样内部剪切带宽度与倾角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剪胀角的剪切带倾角经验公式。通过研究建立了抗转线性接触模型宏?细观参数的量化关系并给出了标定参数的具体流程图,提出了快速标定宏观参数的方法并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为采用抗转线性接触模型精准模拟密实砂土的力学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为推动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工作的开展,根据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评选办法(试行)》, 学会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第一批精品地学 研学课程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87.
华庆油田长8油藏中普遍发育高阻水层,同一储层砂体中水层与油层电性差异甚微,水层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明显偏高,导致传统测井解释与压裂试油吻合率较低。综合应用测录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高阻水层形成原因及控制因素,运用电阻率形态差异法建立流体识别标准。研究表明,华庆油田长8油藏储层亲油,绿泥石膜发育,普遍含沥青质充填孔隙,在自吸和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下,形成绿泥石膜-有机质复合体,致使储层测井响应为高阻,而非润湿的水相占据相对畅通的较大孔喉,容易流动,在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时,试油大量出水;采用电阻率曲线形态法分"凸型"、"凹型"分别建立测井识别图版及流体识别标准,凸型油层:Δt ≥ 216 μs/m,Rt ≥ 36 Ωm;凹形油层:Δt ≥ 221 μs/m,Rt ≥ 60 Ωm。相对常规图版交汇法,总体使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吻合率提高15%以上,对识别高阻水层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8.
89.
基于易滑地质结构与多源数据差异的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山区地质环境复杂且脆弱,重特大崩滑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如果对岩溶山区的地质环境认知不准,将直接导致对灾害识别能力不足。文章围绕岩溶山区裸露型岩溶陡崖、复合岩组型斜坡以及非裸露型岩溶斜坡3类基本易滑地质结构差异,探讨多源数据条件下更具适用性的识别探测方法。对于空间影响面积小的厚层岩溶陡崖结构,星-地组合识别方法更加适用,基于GNSS的识别探测方式可在获得动态变形趋势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失稳模式进行初步预判,同时可对InSAR解译的地表位移进行矢量化校正,有利于提高对具有相同或相近SAR数据条件地区的灾害识别程度。对于具有较大空间影响面积的斜坡区域,可优先选用基于InSAR的遥感技术来获取地表变形结果,对于有致灾风险的大变形区还可结合易滑地质结构及外部影响因素对其可能失稳模式进行预判或反演分析。任何灾害识别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中可根据不同地质结构特征与灾害类型特点,通过多源、多维度监测来构建综合识别体系,探索更具适用性的识别探测与数据分析新思路。 相似文献
9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 for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laterally loaded rigid piles in cohesive soil. The method considers the force and the moment equilibrium to derive the system equations for a rigid pile under a lateral eccentric load. The system equations are then solved using an iteration scheme to obtain the response of the pile. The method considers the nonlinear variation of the ultimate lateral soil resistance with depth and uses a new closed‐form expression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o determine the lateral bearing factor. The method also considers the horizontal shear resistance at the pile base, and a b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ear resistance and the displacement is used. For simplicity, the modulus of horizontal subgrade reaction is assumed to be constant with depth, which is applicable to piles in overconsolidated clay.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modulus of horizontal subgrade reaction with pile displacement at ground surface is also considered. The validity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comparing its results with those of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to analyze five field test piles also show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eveloped method offer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simple and effective analysis of laterally loaded rigid piles in cohesive soil.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