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5篇 |
免费 | 969篇 |
国内免费 | 20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2篇 |
大气科学 | 506篇 |
地球物理 | 1977篇 |
地质学 | 4098篇 |
海洋学 | 649篇 |
天文学 | 16篇 |
综合类 | 459篇 |
自然地理 | 2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189篇 |
2020年 | 268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189篇 |
2016年 | 313篇 |
2015年 | 317篇 |
2014年 | 347篇 |
2013年 | 432篇 |
2012年 | 378篇 |
2011年 | 358篇 |
2010年 | 362篇 |
2009年 | 361篇 |
2008年 | 320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59篇 |
2005年 | 321篇 |
2004年 | 274篇 |
2003年 | 241篇 |
2002年 | 209篇 |
2001年 | 179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43篇 |
1996年 | 149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门玉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6,(2)
本文应用塑性力学中的极限分析法原理,建立了滑动面为折线时的土坡稳定性极限分析公式。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公式具有使用简便、可靠性强等优点。它对于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合理地进行滑坡治理等,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2.
碎石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利用复合地基中碎石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相等、侧向变形协调与连续的条件,通过弹塑性理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弹塑性分析,探讨了权系数b的取值方法;讨论了b的大小对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的影响,并推出了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的塑性区半径的关系的系列解析算式;提出了对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该实行承载力和沉降双重控制的设计思想。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黏粒含量对黄土抗剪强度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不同黏粒含量对黄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黏粒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为黄土地区的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自制负压湿筛装置筛取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采用静压法将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制成同一干密度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长,不同黏粒含量试样黏聚力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并在含水率14%附近达到最大值;内摩擦角则均呈单调下降的变化趋势。随黏粒含量的增长,不同含水率试样黏聚力呈增大趋势;内摩擦角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通过其微观结构可解释黏粒含量对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4.
In this pape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ghtning strokes and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factors.It is shown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strokes in lightning process is mainlydecided by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t altitude with the residual instability of 5℃(T_r).The instabilityshould also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strokc in lightning process.A forecasting equation of stroke in light-ning process has been deduced and two interesting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115.
峰后的刚度劣化现象(渐进损伤)在多种煤、岩石、混凝土、土和砂子的循环加载实验中已被观察到。本文考虑了剪切带及带外弹性体的不同的刚度劣化现象,推导了剪切带(断层)-弹性围岩系统在直剪条件下的应力-变形曲线。剪切带的刚度劣化不改变剪切带的总变形,但使剪切带的弹性变形增加、塑性变形降低。考虑弹性体的刚度劣化现象之后,系统的峰后应力-变形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这不同于过去忽略刚度劣化现象的结果。在应变软化过程中,剪切带之外弹性体的刚度劣化,使系统的峰后响应由负斜率(Ⅰ类行为)变为正斜率(Ⅱ类变形行为)。较高的弹性体尺寸、较高的脆性、较小的内部长度、较低的围岩初始弹性模量、较高的抗剪强度、较低的残余剪切应力及较高的残余剪切弹性模量,使系统的峰后响应变得陡峭,甚至发生Ⅱ类行为,使系统的失稳(岩爆、冲击地压、采矿诱发地震或矿震)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16.
Using seismic data of the aftershocks sequence of the April 20, 2013 Lushan earthquake recorded by seismic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stations in the source region, with the visual inspection of particle motion diagrams,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contains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of fast shear wave and the time-delays of split shear waves at every station, and analyzes the crustal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rce reg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 polarization direc- tions at stations BAX, TQU, L 132, L 133, L 134, and L 135 are northeas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rike of Dachuan- Shuangshi fault. There are two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at MDS and L131, which are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The scatter of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suggests the complex stress field around these two stations where two faults intersect. For the normalized time-delays at every station, the range is 1.02-8.64 ms/km. The largest time-delay is from L134 which is closest to the mainshock, and the smallest one is from L133. The variations in time-delays show the decreasing at stations BAX, L134, and L135 because of the stress-relaxation after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17.
以1999-2004年间中国西部地区近650个GPS站点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二维“高张力样条”函数内插算法获得了连续地壳形变场。结果表明,相对于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中国西部现今地壳运动西强东弱,北向运动从西向东逐渐减弱,东向运动逐渐增强,青藏高原东缘及附近地区是东向运动的消减区带;主应变从西向东由压缩应变转变为拉伸应变;最大剪应变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地块及其东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似乎集中发生在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欧亚板块的两条共扼带内,与地壳形变场有一定对应关系,地壳形变的高应变率区为中强地震多发地带。 相似文献
118.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一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19.
矩震级标度是从地震矩换算过来的,换算关系中地震应力降与剪切模量估算的不准确会对矩震级标度产生影响.本文利用1976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在东经75°~135°,北纬15°~55°的M≥5地震的矩震级与面波震级,探讨了应力降与剪切模量的比值Δσ/μ在中国及邻区以及在不同震级下的分布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的Δσ/μ值分布较分散,不同地区的Δσ/μ值明显不同,且绝大部分值大于矩震级和地震矩换算关系中使用的全球平均值.对于同一地区不同震级的地震,其Δσ/μ值也不一样,震级大,Δσ/μ值通常也大.研究认为剪切模量和地震应力降的估计对矩震级标度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利用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分析了祁连建站以来地应变观测资料,认为肃南──祁连断裂段上及附近发生的地震是由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在引张应力状态下,正断层或走滑断层易于活动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