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1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875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465篇
地质学   3351篇
海洋学   84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46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BTEX anomalies used as indicators of submarin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is a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petroleum prospecting to generally use paraffin hydrocarbon as basic indexes of oil and gas. This conventional geochemical technology, however, shows some limits in the prospecting as paraffin is vulnerable to influences from human and biologic activities. Consequently, BTEX (short for benzene, toluene, ethyl benzene and xylem, which are direct biomarkers) among aromatic hydrocarbon series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oil and gas prediction.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TEX is hardly disturbed and can well indicat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Based on measured data from a South China Sea area, the present authors have used self-developed visual assessment software for petroleum prospecting has been used to process data, strip background anomalies, and outline significant BTEX anomalies. By comparison with stratigraphic profiles of the target area, it is confirmed that BTEX is a good indication of marine oil and gas during the petroleum prospecting.  相似文献   
992.
罗源湾船舶溢油风险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罗源湾远期油轮的发展预测,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罗源湾海域未来 S 年中发生船舶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为 0.361×10-4/S,进而对罗源湾船舶溢油风险进行预测评价,结果显示:罗源湾海域船舶溢油概率约为每 10 a 一次,每次产生的溢油量约为 57.3 t 原油,经过一个潮周期,油膜面积理论估算值为 0.64 km2.针对罗源湾海域的实际情况,还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东山湾潮流动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山湾是福建重要的天然良港.根据2008年8月的3个潮次11个测站实测潮流资料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东山湾的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等特征.结果表明,东山湾主要属于往复式的规则半日潮流,潮流作用较强,其口门处和湾内水道上的实测最大流速一般大于100cm/s.持续时间较长的风对东山湾的余流较大的影响,大潮期间湾内存在明显的反时针的水平余环流系统.  相似文献   
994.
红树植物木榄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己烷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红树植物木榄叶中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检测得到40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2种成分,被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92%,其主要成分为烷烃类(30.31%)、萜类化合物(25.22%)、芳香化合物(14.07%)、酸(10.60%)、酯(5.36%)和烯(3.49%).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河南油田L131井稠油,采用自制的TR-02乳化剂,根据稠油乳化降黏原理及O/W型乳状液的形成机制,研究了乳化剂的类型和含量、乳化方式、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相体积分数等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初步探讨了在TR-02中加入纳米助剂TR-23,对O/W型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为纳米材料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6.
About forty productive oil/gas fields hosted in volcanic reservoirs have been found since 1957 in fourteen basins of China. They can be simply sub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ast and the west. Reservoir volcanic rocks of the east group are predominantly composed of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rhyolite and Tertiary basalt, preferred being considered as rift type volcanics developed in the circum-Pacific tectonic regime. Those of the west are Permo-Carboniferous intermediate/basic volcanic rocks, being island-arc type ones developed in paleo-Asian Ocean tectonic regime.  相似文献   
997.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油气成藏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下二门油田的油气成藏机理,利用包裹体、平衡剖面和生烃史模拟等技术,详细分析了其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结果表明,早期(古近纪核二末期至核一末期)油气小规模缓慢充注,形成早期小规模油气藏;中期(古近纪廖庄期末构造抬升期)受差异抬升构造运动影响,油气大规模快速充注,形成中期大规模原生背斜油气藏;晚期(新近纪上寺组沉积末期)断裂发育,早、中期原生油气藏遭受破坏,同时深凹区核三下、上段生成的高成熟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补给,油气大规模沿断层向上运移,遇遮挡形成大量次生油气藏和气藏。  相似文献   
998.
油气包裹体的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一油气包裹体的成分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它能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测定单个油气包裹体的成分、分子结构和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包裹体的鉴定和均一温度测定技术,分析了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乌27井、巴16井、希3井等样品的包裹体。研究表明,乌27井有过两期成藏,并以第二期为主;巴16井也有过两期主要成藏,且第二期具混源的特点;希3井只有一次主要成藏期。同时利用红外光谱的CH2/CH3值、Xinc、Xstd划分了三口井的油气成藏期次,结果与镜下鉴定结论相一致,并确定了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还探讨了显微-红外光谱测试单一油气包裹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能较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通过对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与成熟烃源岩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着重论述了未熟—低熟油、源中可用的指标系列及内涵,指出成熟度方面甾烷C2920Rββ/(αα ββ)、αααC2920S/(20S 20R)及βα-莫烷/αβ-藿烷和ββ-藿烷等是比较可靠的地球化学参数;在生源方面非环状类异戊二烯化合物、三环萜烷和四环萜烷系列等是可靠的标志物;形成环境方面β-胡萝卜烷及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微观驱油试验表明,交联聚合物驱后剩余油进一步减少,主要以斑块状、小油滴状等形态分布于微孔隙中;数值模拟显示,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交联聚合物驱后80.8%的面积已为中强水淹,纵向上79.7%的剩余油分布于主力油层.受构造、储层物性及井网因素控制,未淹、弱水淹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断层破碎带、微构造高点和砂体上倾尖灭区等部位;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低渗透层段.针对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完善注采关系、优化注采结构,单元含水量的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幅度得到控制,采收率在交联聚合物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