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0篇
  免费   852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测绘学   708篇
大气科学   483篇
地球物理   1853篇
地质学   1407篇
海洋学   510篇
天文学   222篇
综合类   447篇
自然地理   5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研究ENSO的可预报性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利用相空间重构的参数确定方法——互信息法和Cao方法来分析研究海表温度异常(SSTA)序列。互信息法的结果表明,时间序列较长,求出的延迟时间较符合理论值。Cao方法的结果表明:SSTA序列的随机性比海杂波强;空间上,赤道东太平洋SSTA序列的确定性较赤道西太平洋的强。  相似文献   
992.
江苏省冬小麦播种期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佩  高苹  刘彦丽 《气象科学》2011,31(6):763-769
利用江苏省35个气象台站1961- 2009年冬小麦播种期内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9 a来冬小麦播种期内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江苏省冬小麦主要播种期内的日平均气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且相关显著,其中淮河以南地区升高速度更快;秋季稳定通过15℃的终日总体呈逐年推迟趋势,尽管部分年际间波动较大;按传统播期播种到越冬的≥0℃有效积温与年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析沭阳、淮安、盱眙、滨海、赣榆和徐州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冬小麦发育期资料,及当地冬小麦播种至越冬前积温资料.结果表明:各地冬小麦播种至越冬≥0℃有效积温总体上逐年增加.此外,冬小麦播种期内降水量的波动较大,尤其自1990s中期以来,各地降水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得出结论:江苏省冬小麦应适时晚播,并应趁墒及时播种.  相似文献   
993.
渭河盆地中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较大,建(构)筑物的选址及其抗震设防必须考虑土层场地的放大作用,以避免或减轻其震害.汶川地震中,布设在渭河盆地中的数字强震动台网共有27个台站(包括2个基岩台站和25个土层台站)获得良好的主震加速度时程.利用这些加速度时程,选择汤峪台做为参考场地,基于考虑几何衰减的传统谱比法分析研究了25个土层场...  相似文献   
994.
为了建立松辽盆地等时地层格架,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地质特征和结构以及油气聚集规律,本文开展了松辽盆地不同工区、不同时期采集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技术研究.本文针对叠前连片处理过程中不同区块的非一致性,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使得连片处理后数据的相位达到一致,区块间拼接带的频率、能量(或振幅)变化自然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995.
Of particular concern in the monitoring of gas injec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storage, disposal or improved oil recovery is the exac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as volumes in the subsurface. In principle this requirement is addressed by the use of 4D seismic data, although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seismic response still largely provides a qualitative estimate of moved subsurface fluids. Exa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fluid distributions and associated saturations remains a challenge to be solved. Here,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produce mapped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the gas volume injected into a clastic reservoir. Despite good results using three accurately repeated seismic surveys, time‐delay and amplitude attributes reveal fine‐scale differences though large‐scale agreement in the estimated fluid movement. These differences indicate disparities in the nature of the two attributes themselves,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several possible causes. Of most impact are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and migration, wave interference effects and noise from non‐repeatability of the seismic surveys. This subject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more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4D acquisition, amplitude processing and use of true amplitude preserving attributes in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异常线圈的时间域AEM系统测试和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和测试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有效性,采用地面铺设闭合的异常线圈模拟地下有限导体的方法,将异常线圈的电磁响应理论值与系统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来确定系统误差和飞行几何参数误差.在计算异常线圈电磁响应的基础上,研究了衰减曲线、剖面曲线与线圈的电性、几何参数关系,设计了野外测试实验方案.在长春市大鹅岛附近,采用吊车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点实测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48 mV,系统相对误差小于1%,飞行高度误差为0.4 m、水平偏移误差为0.2 m.基于异常线圈进行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测试和标定,是一种准确、快速、经济可行的方法,具有野外施工便捷、参数调整灵活等特点,适用于任何时间域电磁测量系统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7.
李春红  王玉华  王建平  任立良 《水文》2011,31(1):31-34,80
对2008年三峡水库入库洪水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场次洪水和连续自动预报两种方式进行预报误差统计,两种方式预报结果都表明2008年实时联机水文预报精度达到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甲级标准,同时发现未来降雨对三峡水库入库预报精度影响较大,部分场次洪水结合(不结合)未来降雨的预报精度差别很大,且随着预见期增长,预报误差也加大。  相似文献   
998.
将DBM(Data Based Mechanistic)模型应用到辽东森林小流域——大湖沟,分别以其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数据构建研究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DBM模型,拟合效率系数分别为0.952 8和0.837 8,模型拟合效果在验证期的不同时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丰水期模型参数用固定时间间隔法(FIS)进行时变性分析,发现参数b的取值随时间产生变化。对枯水期的二阶DBM模型进行快、慢流分解,得出了连续时间当量的快、慢流的平均滞后时间分别为5.3h和243.3h。  相似文献   
999.
文章通过对南岭东段寨背和陂头岩基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判明它们的侵位深度(7.5 km)、围岩温度(250℃)及岩浆初始温度(950℃),建立起寨背-陂头岩基的数学计算模型,并计算得出:寨背和陂头花岗岩熔体侵位后,其初始温度降低至结晶温度所需的时间(Δtcol)分别为4.04 Ma(寨背岩基)和3.97 Ma(陂...  相似文献   
1000.
叠前时间偏移已经成为地震资料处理的常规手段之一,在构造复杂但速度横向变化不大时,应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一般可以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但是叠前时间偏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些配套技术的选取和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成像结果。这里根据O-MEGA2处理系统制定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对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配套技术和关键参数(叠前道集偏移距分组、偏移孔径和倾角选取、均方根速度建模、旅行时算法)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试验程序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关键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对实际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