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6篇 |
免费 | 2028篇 |
国内免费 | 6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6篇 |
大气科学 | 124篇 |
地球物理 | 1395篇 |
地质学 | 4143篇 |
海洋学 | 549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326篇 |
自然地理 | 2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96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225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40篇 |
2019年 | 291篇 |
2018年 | 243篇 |
2017年 | 265篇 |
2016年 | 288篇 |
2015年 | 266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364篇 |
2012年 | 359篇 |
2011年 | 366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27篇 |
2008年 | 314篇 |
2007年 | 337篇 |
2006年 | 272篇 |
2005年 | 248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168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24.
清江中游隔河岩库区偏山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山滑坡位于清江中游隔河岩库区,距隔河岩大坝54 km,是该库区的大型滑坡之一,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50多户200多人的生命安全及隔河岩水库的正常运行.通过野外调查,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槽探等工程勘查手段,分析该滑坡的形成机制,查明除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质结构外,滑坡稳定性主要受暴雨、水库水位涨落等外动力因素的影响;从深部位移及地表位移、地表裂缝的监测结果分析,滑坡局部产生变形及位移,正处于蠕变阶段;通过滑坡稳定性计算,结合滑坡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滑坡在暴雨加库水位骤降条件下,稳定系数有所降低,局部存在滑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5.
126.
奥陶系顶部马家沟上组合(马五1-马五4)风化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主要产气储层,其中马五1+2及马五41是该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分析及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认为:苏里格气田东区马家沟上组合储层岩石类型以含膏粉晶-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膏模孔+溶缝为主;储层受沉积、成岩、岩溶古地貌及构造共同控制,沉积-成岩是白云岩储层的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决定了最终储层空间的形成,构造对储层主要起到沟通渗滤作用,而岩溶古地貌从宏观上控制着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和天然气储集保存状况. 相似文献
127.
曹县城区地处鲁西南黄泛平原地区,该区地表被巨厚的第四系和新近系松散层覆盖,区域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地热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可被利用的热储层主要有2个,分别为新近纪明华镇组热储和奥陶纪热储,二个热储层地热资源各具特点。对该区可利用热储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曹县城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性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简述了川东TS—HNT地区飞仙关组鲕粒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储集性能,并介绍了鲕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以孔隙(洞)型为主,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有少量裂缝、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准确的确定储层物性参数和岩性是测井解释评价的基础。通过对钻井取芯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对储层四性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储层物性参数的计算精度;针对研究区鲕滩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渗关系变化多样的特点,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芯分析数据及试气投产资料,给出了储层综合测井解释成果,且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9.
130.
发展了一个三维水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水底磨擦项计算中,采用了流速的平方根法;在湍流扩散系数的估算中,采用了带稳定度函数的参数化方案;对垂直方向上的坐标进行了压缩,引入σ坐标;对时间变量则采用了分离模式技术,即外部模式(快过程)与内部模式(慢过程);而求解外部模式时,采用了显式一隐式格式交错法(ADI),从而使模型不仅计算时间缩短,且可应用于水很深而水平空间尺度很小,又有热力分层的水域中.最后作为该模型的一个实用性试验,选择了美国犹他州East Canyon水库,利用该模型探讨了温跃层对风、人流及出流变化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