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14篇 |
免费 | 1513篇 |
国内免费 | 14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70篇 |
大气科学 | 1763篇 |
地球物理 | 2861篇 |
地质学 | 2684篇 |
海洋学 | 782篇 |
天文学 | 228篇 |
综合类 | 640篇 |
自然地理 | 10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218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415篇 |
2019年 | 417篇 |
2018年 | 294篇 |
2017年 | 411篇 |
2016年 | 404篇 |
2015年 | 407篇 |
2014年 | 493篇 |
2013年 | 668篇 |
2012年 | 485篇 |
2011年 | 478篇 |
2010年 | 382篇 |
2009年 | 431篇 |
2008年 | 476篇 |
2007年 | 538篇 |
2006年 | 488篇 |
2005年 | 422篇 |
2004年 | 392篇 |
2003年 | 371篇 |
2002年 | 315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265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243篇 |
1997年 | 211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利用乐山历史气象资料,综合乐山自然、社会经济与防灾资料,利用G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乐山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乐山暴雨洪涝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能力多个因子定量分析,计算出全市范围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并绘制了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乐山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的部分地区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大;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123.
时空Kriging法通过将变异函数向时空域进行扩展得到时空变异函数,有效地利用时空邻近的采样点综合进行插值,由于时空稀疏散布数据集具有单一时刻下样本点数量少以及时空分布不规律的特点,难以满足使用时空Kriging插值法的基本条件,导致插值精度不高,据此本文提出了优化方法:通过多时段叠置拟合空间变异函数的方法,综合利用时空邻域内的采样点以解决单一时刻下空间邻域内数量不足情况;控制时间变异对空间变异函数拟合的误差影响;采用积合式模型构建时空变异函数进行插值。最后使用Argo海温数据进行插值实验,在相同条件下与时空Kriging法以及时空权重法的交叉验证结果对比得出,该方法在保证拟合所需采样点数量要求的同时,有效削减了一般时空Kriging法中时间变异对空间变异函数拟合结果的干扰,插值结果的绝对误差均值从0.5降低至0.2以内,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改善了时空Kriging法在稀疏散布数据条件下精度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4.
饱和软黏土地基静压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静压管桩进行隔时复压试验发现,复压起动压桩力在沉桩25 d后的增长幅度达2.5倍以上,且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较慢。理论分析及试验对比证明,利用隔时复压起动压力作为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是合理的,而且可以观察到承载力短期内的变化,是进行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的有效试验途径,分析后认为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黏土抗剪强度的提高所致。通过修正得到黏土层桩侧单位面积侧阻力的增长曲线,回归分析得出3种不同的预测公式,对比发现基于对数函数的预测表达式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5.
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由地下采矿引起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的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的不足,在原Knothe时间函数中增加了一个以常数k为参数的幂指数,增加参数后的时间函数模型经理论分析符合地表点下沉的动态过程、速度变化过程和加速度变化过程;改进后的时间函数模型中参数c决定地表点下沉过程时间的长短,参数k决定地表点在时间轴上的下沉路径及达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用改进后的时间函数模型对某矿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上下沉量最大点的下沉过程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拟合,即用经验方法确定参数c后,再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k。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拟合实测曲线。用改进后的时间函数模型结合沉陷盆地主断面的剖面函数模型,建立了主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变化的动态过程模型,该模型可求出沉陷主断面或沉陷盆地某一点在某一时刻的下沉量、下沉速度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6.
127.
Sergey N. Vorobyev Oleg S. Pokrovsky Larisa G. Kolesnichenko Rinat M. Manasypov Liudmila S. Shirokova Jan Karlsson Sergey N. Kirpotin 《水文研究》2019,33(11):1579-1594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flood period of Arctic rivers remains one of the few factors impeding rigorous prediction of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arbon and related element fluxes from the land to the Arctic Ocean. In order to tes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ele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Ob River (western Siberia) water during flood period an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spring flood period to the annual element export, we sampled the main channel year round in 2014–2017 for dissolved C,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We revealed high stability (approximately ≤10% relative variation) of dissolved C,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Ob River during spring flood period over a 1‐km section of the river channel and over 3 days continuous monitoring (3‐hr frequency). We identified two groups of elements with contrasting relationship to discharge: (a) DIC and soluble elements (Cl, SO4, Li, B, Na, Mg, Ca, P, V, Cr, Mn, As, Rb, Sr, Mo, Ba, W, and U) negatively correlated (p < 0.05) with discharge and exhibited minimal concentrations during spring flood and autumn high flow and (b) DOC and particle‐reactive elements (Al, Fe, Ti, Y, Zr, Nb, Cs, REEs, Hf, Tl, Pb, and Th), some nutrients (K), and metalloids (Ge, Sb, and T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 < 0.05) with discharge and show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during spring flood. We attribute the de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elements with discharge to dilution by groundwater feeding and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DOC and particle‐reactive metals with discharge to leaching from surface soil, plant litter,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Overall,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first‐order assessment of fluxe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the middle course of the Ob River, reveals their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stability, and characterizes the mechanism of river 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28.
用GPS秒信号锁定高频振荡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远距离传输的GPS秒信号锁定本地高频晶体振荡器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高精度的时间数字转换器TDC(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和对滤波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了降低成本又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精度,还考虑了双D/A转换的方法。有关的硬件系统已经通过了调试和一系列的测试和实验,在测量和控制精度方面,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此外,提出了这个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双D/A转换的非线性问题,Kalman滤波抗野值及继续提高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