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553篇
地质学   1871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低温电镀工艺生产PDC石油全面钻头对金刚石无任何热损伤,对喷咀进行组合设计,在两口井中进行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分析了钻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地震和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储层物性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及其反映井壁周围物性直接准确的特点和地震资料良好的横向可追踪性,针对厚储层和薄储层地震—地质模型分别提出了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联合反演纵横波速度和密度参数的方法。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反演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The colloidal borescope consists of a set of lenses and miniature video cameras capable of observing natural particles in monitoring wells.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of these particles, it appears possible to measure in situ groundwater velocity in a well bore. Field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at directional measurements using the colloidal borescope are generally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cted flow directions.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flow velocity is higher compared with values based on conventional test methods. High relative flow velocities, even after correction factors have been applied to compensate for well bore effects, are believed to be due to preferential flow zones in the surrounding aquifer. Low flow zones exhibit swirling multidirectional flow that does not allow for a linear velocity measurement. Consequently, groundwater flow velocities measured by the colloidal borescope in heterogeneous aquifers will be biased toward the maximum velocity values present in the aquifer.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strument. Based on this work, a seepage velocity correction factor ( ) of 1–4 was found for quantifying groundwater seepage velocity in the adjacent aquifer from observations in a well bore.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also indicate that preferential flow in the surrounding aquifer dominates flow in the well. Results of this work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quantifying higher-flow velocities associated with preferential flow zones in the subsurface.  相似文献   
64.
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及动态开发资料研究了扶余油田西一、二区北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所研制的油田中、高含水期确定小层剩余油分布图,解决了油田开发中的动态预测小层剩余油分布的难题,并且对1982年和1992年底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5.
苏北海岸带潮成辐射砂脊群的形成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黄海潮成辐射砂脊群的面积约为20000km2,以160° 的角度从弓京港向海展开。它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场相伴而生。60余个钻孔揭示,毗邻海区辐射砂脊体系的江苏沿岸平原上存在一个面积约3000 km2潮成砂区,其顶点位于东台,同样呈扇形以130°的角度向东展开。在潮成砂区内潮成砂质沉积单元位于冰后期海侵型砂坝-湖沉积层之上,二者之间具明显的冲刷面。砂坝-湖沉积层位于晚更新世基底硬粘土层之上,二者之间有较长的沉积间断。潮成砂沉积层上覆潮坪沉积层,二者呈渐变关系。以潮成砂层底部的侵蚀面为界,其下为海侵序列,其上为海退序列。古潮流的研究揭示,潮成砂区内同样存在辐聚辐散的古潮流场,其顶点位于东台附近。由此推断,沿海平原的潮成砂区内也是辐射状潮成砂脊体系,它形成于全新世海退时期。由于长江和黄河三角洲的前展,以东台为顶点的潮成砂脊体系逐渐暴露成陆。陆上和海域潮成辐射砂脊群形成于相同的潮汐动力环境,但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前者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后者发育于全新世晚期。矿物分析揭示,陆上和海区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组成,其中长江沉积物由南向北运移,且时间较早;黄河沉积物由北向南运移,时间较迟,这种泥沙的运移趋势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海平面上升趋于减缓,长江三角洲增长,江苏海岸线向外推进,苏北潮成砂区逐渐出露成陆。1128年黄河由苏北入海,大量的黄河沉积物的加入,加快了本区海岸线的推进速度。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与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相伴而生,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的位置曾经历三次变化,第一次以长江古河口湾为顶点,第二次位于现今陆上潮成砂区,第三次位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现代海域,代表了潮成辐射砂脊体系发育的三个阶段。只是长江古河口湾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由于河流的巨大改造作用,可能未很好保存,至今未发现典型的辐射砂脊体系。  相似文献   
66.
地热井井位确定研究——以豫煤二队院内地热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龙门地热田地质构造、地下水运动特点及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地热田内寻找地下热水的富水靶区,并推算了其范围。又以地面调查、地面电法等手段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地下热水富水带的具体位置及地热井施工井位,一次成功地打中千米以下地热水的富水区,为地热田内寻找、开发地下热水总结了经验,丰富了深井及地热田找水的理论。  相似文献   
67.
鄂西地区完整灰岩地层的视电阻率、密度、声波、自然伽马等曲线形态受灰岩胶结物质成份和泥质含量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灰岩地层受到构造、溶蚀作用产生破碎带、岩溶、裂隙等不良地质体或存在地下含水体时,各测井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并在曲线形态上呈现异常反映,据此可以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类型进行准确判断。测井技术在鄂西地区灰岩地区隧道深孔勘探中的应用,补充、验证了钻探资料,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成像测井技术在碳酸盐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只依靠常规测井判断碳酸盐岩裂缝、溶孔、溶洞很困难.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对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解释,并能准确识别出碳酸盐岩目的层裂缝的性质、大小、开度、溶蚀孔洞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等.同时并利用测试、酸压资料验证了使用成像测井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地球物理测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测井使用了先进的ECLIPS5700成象测井设备,20多种测井方法,原位获取了钻孔剖面岩石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钻孔几何形态、钻孔几何形态参数和井壁图像。建立了结晶变质岩各种测井物性参数剖面。主要有:三种探测深度不同的电阻率[双侧向(RD、RS)、微球聚焦(RMSF)]、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岩性密度(DEN,Pe)、中子孔隙度(CNL)、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超声成象(CBIL)、微电阻扫描成象(MFI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岩性密度(DEN,Pe)、中子孔隙度(CNL)、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声成象和微电阻扫描成象(STAR-Ⅱ)、井温(T)、磁化率(MS)、井液电阻率(Rm)、井径(CAL)和井斜(DAz、DEV)等。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测井响应变化明显,丰富多彩。可根据测井响应分析发现、识别超基性岩、榴辉岩、角闪岩和正、副片麻岩等主要岩性、分层和恢复岩心缺失井段岩性,研究变质岩源岩和变质环境。包括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岩性密度和中子孔隙度(含氢指数)测井的核测井系列在识别和重构变质岩剖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学准确地解决了利用成象测井资料恢复岩心空间位置的难题,国内首次完成了长井段(CCSD-MH孔100~2000米)岩心深度和方位测井归位。给出了钻孔剖面岩层的面理、裂隙、断层和脉体的大小、深度和方向各种构造参数。成果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等地下构造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还利用测井资料探讨了地震反射体的性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地温梯度、热产率和热流值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论述了冀中坳陷-黄骅坳陷馆陶组热储砂岩、底部砾岩、砂砾岩的发育、孔隙度及热水水质的差异性,对热储出水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馆陶组热储成井的基本条件,对冀中坳陷-黄骅坳陷馆陶组热储成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