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6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943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1241篇
地质学   2041篇
海洋学   61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272篇
自然地理   4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黄华平 《四川测绘》2001,24(3):113-114
数字地形图的数据量的大小不但取决于采点密谋,而且也受AUTOCAD中的某些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2.
利用空间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强大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将之与统计分析软件包的统计分析功能进行有效的集成,建立了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评价模型(SBSA)。从在缅甸中部Myingyan县的应用实例来看,该模型能够提示影响Myingyan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导因子,通过对这些因子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定量化、空间化的分析,为政府部门规划区域综合发展方案,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83.
川南区域构造变形及应力场遥感图像定量解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武年 《遥感学报》2001,5(1):62-68
采用区域构造变形及应力场遥感图像分层解析法,利用遥感TM图像对研究区宏观构造及有关的横张大节理系统进行详细解译,结合物探资料并应用力学方法对区域构造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建立了该区构造变形场和应力场的三维彩色定量解析模式图,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区构造组合的空间格局及其控矿(油气)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4.
周勇  张海涛  李学垣 《遥感学报》2001,5(4):370-376
利用全新的面向对象软件研制方法,经过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开发完成新的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SOTER)管理系统。新系统继承和扩充了原有系统的属性数据管理功能,增强了SOTER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将属性数据管理、空间数据管理和模型库集成在一个系统中,采用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与用户交互,使SOTER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扩更加方便;同时促进了土壤信息应用的定量化、模式化和自动化,也为进一步建立土壤信息系统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85.
河南省飞机人工增雨试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探测和分析研究成果,结合国内人工增雨飞机的性能,着重介绍在催化作业和探测时,开展等半径盘旋上升(或下降)垂直观测,和在特定高度上进行水平观测的方案设计及其资料收集、处理、存档的流程。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观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6.
浅析山区高等级公路中的边坡工程岩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晏鄂川  王晋等 《地球科学》2001,26(4):347-351
随着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边坡工程岩体问题也日益增多。从卸荷岩体力学的基本观点入手,探讨了边坡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特性、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开挖设计理论。研究表明,边坡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特性完全符合卸荷岩体力学行为,不同于常规的加载岩体行为;边坡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中必须重视水力学因素和卸荷作用的影响,并得到了有意义的表达式;边坡工程岩体的开挖设计应在充分认识其工程力学性状的基础上,针对边坡岩体地质特性,结合已有各类稳定边坡的资料,进行既经济又可靠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87.
系统介绍了粘性土抗剪强度的特征,并分析了其组成。在此基础上针对基抗支护设计中粘性土抗剪强度的取值问题,提出了采用折算系数法对抗剪强度C值进行处理,并利用此方法进行了长春光大银行基坑的支护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8.
中国食物安全基础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食物安全水平受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食物结构的多样化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或获取维持生命所需食物的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本文从食物安全的内涵出发,依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定了与食物安全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包括粮食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等,构建了食物安全可持续性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1950~1998年我国食物安全可持续性综合指数,对我国食物安全可持续状况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50年代我国处于食物基本安全状态,60~70年代处于食物不安全状态,80年代初期及至90年代已进入食物安全阶段。从60年代开始食物安全水平逐年提高,80年代以来进入持续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89.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a suite of pristine lakes on Signy Island, maritime Antarctic, were used to develop a quantitative link between catchment ice-extent and lake-sediment response. Percentage dry weight, median particle size, percentage loss-on-ignition and wet density of the lakes' surface sediment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s explaining contemporary catchment ice-extent. Two independent reconstruction models –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and a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MAT) – were applied to dated sediment cores at two sites on Signy Island. The validity of the reconstructions was tested against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n catchment ice-extent. With sufficiently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sampling resolution, the models can predict sub-decadal changes in ice-extent. The model results are best regarded as indicators of erosion resulting from meltwater activity in the catchment. Comparison of results with Twentieth Century climate records affirms the hypothesis that climatic warming is the most likely cause for the ice retreat observed on Signy Island during the last 40 yrs. Similar reconstruction models using these simple sedimentary measures could be developed for analogous locations in the Antarctic and in Arctic and Alpine regions.  相似文献   
290.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tudies are focused on the performance in seismic design instead of the strength of structures.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the structure deformation (displacement) can describe the damage more properly and directly than the strength (force). The displacement design spectra need to be constructed within more wide range of the period and the damping for the 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