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5篇
  免费   1652篇
  国内免费   2124篇
测绘学   1021篇
大气科学   604篇
地球物理   1727篇
地质学   6283篇
海洋学   1009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529篇
自然地理   710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Historical trends in selected water-quality variables from 1912 to 1994 in White Rock Creek Basin were identified by dated sediment cores from White Rock Lake. White Rock Lake is a 4.4-km2 reservoir filled in 1912 and located on the north side of Dallas, Texas, with a drainage area of 259 km2. Agriculture dominated land use in White Rock Creek Basin before about 1950. By 1990, 72% of the basin was urban. Sediment cores were dated using cesium-137 and core lithology. Major element concentrations changed,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percentage of clay-sized particles in sediments decreased beginning in about 1952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 in land use. Lead concentrations, normalized with respect to aluminum, were six times larger in sediment deposited in about 1978 than in pre-1952 sediment.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unleaded gasoline in the 1970s, normalized lead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 declined and stabilized at about two and one-half times the pre-1952 level. Normalized zinc and arsenic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66 and 76%, respectively, from before 1952 to 1994. No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sediments deposited prior to about 1940. Concentration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 and DDE (a metabolite of DDT) increased rapidly beginning in the 1940s and peaked in the 1960s at 21 and 20 µg kg-1, respectively, which is coincident with their peak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centrations of both declined about an order of magnitude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90s to 3.0 and 2.0 µg kg-1, respectively. Chlordane and dieldri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during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largest chlordane concentration was 8.0 µg kg-1 and occurred in a sediment sample deposited in about 1990. The largest dieldrin concentration was 0.7 µg kg-1 and occurred in the most recent sample deposited in the early 1990s. Agricultural use of chlordane and dieldrin was restricted in the 1970s; however, both were used as termiticides, and urban use of chlordane continued at least until 1990. Recent use of dieldrin and aldrin, which degrades to dieldrin, has not been reported; however, increasing trends in dieldrin since the 1970s suggest recent urban use could have occurred.  相似文献   
172.
173.
地幔流体的前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曹荣龙 《地学前缘》1996,3(4):161-171
地幔流体是与地幔环境处于平衡的气体和挥发分。其主要化学组分为碳、氢、氧、氮、硫(CHONS)。它以富于地球内部原始组分为特征,但也包含部分再循环组分。地幔挥发分在弱还原条件下主要为CO2-H2O,强还原环境则以CH4-H2O-H2为主。地幔流体地球化学的重要性质为:(1)易溶于硅酸盐熔体;(2)净化作用;(3)再沉淀作用。近年来,有关地幔流体中稀有气体和挥发分的起源、分布及同位素组成等前缘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当前拟优先探索的问题包括气体裂化与金刚石成因,非生物成因地幔烃,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地幔挥发分注入与地壳重熔等。  相似文献   
174.
参数值是影响模拟结果正确可信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二维模拟中参数值确定的动态指标层析法,以及作为其发展基础的由多种热指标确定古充的反演方法,简述了动态指标和热指标相结合的确定参数值层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5.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王祖伟,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成矿流体,金矿床,小秦岭小秦岭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有关主要矿床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次要类型蚀变岩型金矿化流...  相似文献   
176.
X射线荧光测井中 ,井液位于井下探管与井壁之间 ,它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对特征X射线的吸收 ,而且表现在对源初级射线和特征 X射线的散射。井液的校正采用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 ,在硬件上 ,使含有探测器的部分制成单独的短臂 ,有效地保证了探测窗与井壁的良好接触 ;在软件上 ,提出的双散射峰法和散射峰 -逃逸峰法 ,能够校正 0 - 10 mm厚的井液对 X射线荧光测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7.
流体的热力学前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哲儒 《地学前缘》1996,3(3):80-88
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流体的热力学前缘研究领域如下:(1)流体体系的p-V-T-x相关系研究,主要对象是H2O-CO2-盐类多组分体系高温高压下相图的实验和理论研究。(2)矿物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在流体中溶解类型的形式和热力学性质——平衡常数(或Gibbs自由能)及各种偏摩尔性质的研究。(3)流体热力学模型化研究,已研制出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包括多种矿物、溶解类型的热力学数据库和模拟热液平衡、矿物溶解性质、反应路径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实用程序。(4)超临界流体的相关系和化学反应等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对认识地球内部的演化将有重要意义。(5)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使分析单个矿物包裹体成分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78.
剪切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为大陆岩石圈中的应变局部化带,剪切带中一般都渗透着大量流体。流体的来源与剪切带所处的构造背景、流变域和水文条件有关,而剪切带中流体的流动则受岩石的渗透率、孔隙度、孔隙性质、流体的扩散和渗透能力、环境的温压条件、应力或载荷的梯度等因素所制约。剪切带中流体的成分、通量及赋存状态或流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岩石的流变。由应变局部化及力学失稳所引起的化学不平衡和由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使剪切带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调整,其变异程度取决于原岩的性质、剪切的温压条件和流体的成分及通量等。由于流体的渗透流动和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使剪切带的体积有所变化,体积变化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行为。较大的体积亏损,意味着剪切带中渗透过大量的流体,这对剪切带的流变行为、化学行为和成矿作用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9.
流体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贾跃明 《地学前缘》1996,3(4):253-258
对几乎所有金属矿床类型来说,其形成过程均与金属从源岩的活化、原始渗滤、矿质运移和金属沉淀富集成矿关系密切,这些过程主要是由流体的运动和作用完成的。因此,识别金属和流体的来源,追溯流体从源区将金属运载至最终成矿部位所经过的路径,以及查明金属和流体沿运移通道发生的物理、化学和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及其特殊性质,可以为矿床评价与勘查提供很有价值的定量成矿信息。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沉淀(-堆积)过程会以流体成矿系统的形式保留下来。对流体成矿系统和作用的全面了解可通过调查活动的和古代的两种系统获得。活动流体成矿系统是目前正在进行原始矿质搬运的系统,调查这些系统可对运移通道中的含矿流体进行取样和监测研究。古流体成矿系统包括各时代从含金石英脉到铅-锌矿脉系统的所有热液脉型矿床以及沉积喷气型和所谓层控矿床。对含矿矿物和岩石的广泛岩石学、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将为定量评价与预测矿床的分布和变化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料。流体成矿系统内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如各种地质要素的方向性、相关性和指示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0.
本文对离柳矿区奥陶系灰岩岩溶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区,结合地质条件简述了各区的特点;还用地质-水文地质学相结合的理论,对各环境质量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从理论上证明环境质量分区和选用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