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239篇
大气科学   341篇
地球物理   510篇
地质学   576篇
海洋学   29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 .IntroductionNondestructiveinspection (NDI)isveryimportantforensuringthereliabilityofoffshorestructuresintheirservicelives (Lauraetal.,1 996 ) .Itiswellknownthatdetectionofflawsinvolvesconsider ablestatisticaluncertainties.Asaresult,theprobabilityofdetection (POD)forallflawsofagivensizehasbeenusedintheliteraturetodefinethecapabilityofaparticularNDItechniqueinagivenen vironment.SincethedataofPODusuallyscatterlargely ,itisdifficulttodeterminewhichmodelfitstheavailabledatabest.Thismodelun…  相似文献   
72.
通过ECDIS与GIS技术的集成,可以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促进ECDIS的应用与推广。本文通过对S-57标准与GIS数据模型的分析,研究了在GIS平台下建立S-57数据模型的方法,并在MapInfo平台下完成了S-57电子海图向GIS数据格式的转换,实现了ECDIS与GIS的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73.
蔡辉腾  陈颙  金星  徐嘉隽  徐艺鹤  李稳 《地震研究》2019,42(1):64-71,I0001
为进一步加强对福建地区噪声特性的认识以及提升台站地震观测质量,计算了2014年福建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仪连续观测数据的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不同频段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人文噪声平均水平最高地区位于福建沿海福州至厦门一带,07:00—18:00的功率谱密度要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12:00左右出现间歇性低谷期,夜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日变化除了在春节假期大幅下降外,均处于较为稳定态势;福建地区次级微震主要成分是Rayleigh波,主频约为2.7 s,主微震主频约为16 s,次级微震平均水平最高地区也位于沿海一带,向内陆方向呈衰减趋势,其日变化明显,与台风和潮高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带状图具有折点位置难处理、生成算法复杂等特点,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ArcEngine组件对象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带状图图幅顶点坐标的途径生成带状图的方法,对带状图顶点坐标计算方法及折线端点处理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基于ArcEngine索引图的带状图批量制图输出方法,并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潜艇疲劳载荷的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建立潜艇疲劳载荷概率模型的方法,引入了正态分布和两参数威布尔分布两种概率模型。两参数威布尔分布较适合于用来描述潜艇下潜深度分布的概率特征。可根据潜艇的设计参数、任务及航行区域等因素来选取最可能的分布形式获得潜深分布密度函数。潜艇疲劳热点部位的应力(应变)幅值分布,可由应力(应变)和潜深的关系通过相应的变换得到。  相似文献   
76.
由于沿海各深度基准面的差异,使得海洋测绘数据综合处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大地高建立了深度基准面的DTM模型,从而实现海洋深度基准面的连续无缝。  相似文献   
77.
Flood inundation is crucial to the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of flora and fauna communities in floodplain and wetland ecosystems. This study tried to map flood inund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Australia, utilizing hydrological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It integrated river flow time series an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images to map inundation dynamics over the study area on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Flow data were analyzed to derive flow peaks and Annual Exceedance Probabilities (AEPs) using the annual flood series method. The peaks were linked with MODIS images for inundation detection. Ten annual maximum inundation maps were generated for water years 2001–2010, which were then overlaid to derive an inundation frequency map. AEPs were also combined with the annual maximum inundation maps to derive an inundation probability map. The resultant maps revealed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flood inundation in the basin, which will benefi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when considering response of floodplain and wetland ecosystems to flood inundation.  相似文献   
78.
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769个构造物理潜在震源,并对其中477个位于主要强震区、带内的潜在震源进行了空间几何定量描述和基本震源参数的系统分析,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分析系统,逐一计算了每一潜在震源的十年发震概率,圈定了1999~2008年的强震危险区,根据发震概率的大小对危险区的危险性进行分类。近几年发生的强震与预测结果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用构造物理模型确定的十年地震危险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9.
对万州区滑坡滑带土干重度的86个测试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发现多种传统的检验方法都既可以接受正态分布也可以接受对数正态分布.在传统检验方法失效的情况下,引入了有限比较法,确定了干重度的最优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并用统计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有限比较法选中真实分布的概率.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以数字制图技术、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在海图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应用特点,以这些技术本身的发展给海图的牛产技术、产品形式和使用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应用对海图的质量产生了哪些新的重要影响,并就如何消除不利影响、提高海图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