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7篇 |
免费 | 403篇 |
国内免费 | 4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6篇 |
大气科学 | 595篇 |
地球物理 | 551篇 |
地质学 | 1330篇 |
海洋学 | 445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79篇 |
自然地理 | 4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60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193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167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广州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根据广州市 1981~ 1997年的环境监测资料和相近年份的气候统计资料 ,对广州市大气污染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广州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上表现为年内冬强夏弱 ,年际之间自 80年代末以来光化学污染逐年增强 ;空间上 ,空气污染物的负荷率依功能区和行政区而异 ,显示市区由东向西 ,由北向南污染趋强的分布特征。②酸雨率高并以春季最严重。③广州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广州的气象特征及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强度密切相关。文章认为 :改善广州大气环境的质量 ,应该采取合理的城市规划措施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3.
Predicting phosphorus dynamics in complex terrains using a variable source area hydrology model 下载免费PDF全文
Amy S. Collick Daniel R. Fuka Peter J. A. Kleinman Anthony R. Buda Jennifer L. Weld Mike J. White Tamie L. Veith Ray B. Bryant Carl H. Bolster Zachary M. Easton 《水文研究》2015,29(4):588-601
Phosphorus (P) loss from agricultural watersheds has long been a critical water quality problem, the control of which has been the focus of considerable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Preventing P loss depends on accurately representing the hydr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governing P mobilization and transport.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is a watershed model commonly used to predict run‐off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ransport. SWAT simulates run‐off employing either the curve number (CN) or the Green and Ampt methods, both assume infiltration‐excess run‐off, although shallow soils underlain by a restricting layer commonly generate saturation‐excess run‐off from variable source areas (VSA).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raditional SWAT with a re‐conceptualized version, SWAT‐VSA, that represents VSA hydrology, in a complex agricultural watershed in east central Pennsylvania.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of SWAT‐VSA's integrated and distributed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against measured surface run‐off and stream P loads and to highlight the model's ability to drive sub‐field management of P. Thus, we relied on a detailed field management database to parameterize the models. SWAT and SWAT‐VSA predicted discharge similarly well (daily Nash–Sutcliffe efficiencies of 0.61 and 0.66, respectively), but SWAT‐VSA outperformed SWAT in predicting P export from the watershed. SWAT estimated lower P loss (0.0–0.25 kg ha?1)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than SWAT‐VSA (0.0–1.0+ kg ha?1), which also identified critical source areas – those areas generating large run‐off and P losses at the sub‐field level.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use of SWAT‐VSA in predicting watershed‐scale P losses and identifying critical source areas of P loss in landscapes with VSA hydrology.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04.
905.
江苏王港潮滩重金属Pb、Zn和Cu的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年来江苏王港潮滩重金属Pb、Zn和Cu积累规律研究表明,王港潮滩WG05点位现代平均沉积速率为4.13 cm/a。王港潮间带重金属垂直方向的含量具有趋同性,从表层向下逐步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和亚表聚特征,王港潮滩Fe与Li的相关系数非常显著,超过了0.90,这些潮滩重金属来自岩石风化的可能性较大;Pb、Cu、Al则与铁元素呈负相关,表明王港潮滩沉积物中的重金属Pb、Cu的含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归一化后,Cu、Zn的归一化值在15年内相当稳定,其中Cu的波动范围在0.4~2之间,Zn在1.5~2.6之间狭小的范围内波动;这说明王港潮滩的Cu、Zn积累主要来自于地壳风化,受物源和沉积环境等自然因素控制较大,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而Pb归一化以后在4个柱状样中都表现出随时间的变化发生了较大的波动。Pb、Cu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906.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查明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储量及污染程度,系统开展了氮磷营养盐调查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层总氮含量为528.5~10566.5 mg/kg,均值为2859.91 mg/kg,总磷含量为425.7~2446.0 mg/kg,均值为789.22 mg/kg;过渡层总氮含量为318.5~4662.0 mg/kg,均值为1706.7 mg/kg,总磷含量为315.05~976.30 mg/kg,均值为598.97 mg/kg;表层沉积物总氮总储量为15.86×104 t,其中底泥层总氮储量为3.76×104 t,过渡层总氮储量为12.10×104 t;总磷总储量为5.54×104 t,其中底泥层总磷储量为1.02×104t,过渡层总磷储量为4.52×104 t。根据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白洋淀湿地底泥层氮磷污染程度均为重度,过渡层除烧车淀为重度外,其余各淀泊均为中度或轻度。 相似文献
907.
无锡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太湖北岸无锡气象局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80—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1991—2011年无锡市统计年鉴资料,对无锡市霾天气演变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的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近5年来更加明显;霾日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连续10 d及以上霾过程都经历了地面均压场、〖JP2〗入海高压后部及地面倒槽3个连续天气过程。出现重度霾的地面天气形势为地面均压场型、冷锋前型、地面低压倒槽型3种类型。连续10 d以上的霾及重度霾,中低空气团的后向轨迹都出现了下沉运动,且气团经过地区为污染物浓度较高区域。工业污染物中的粉尘排放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霾日数增加的最大因素,2004年以后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以及汽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霾日数仍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08.
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体水质恶化的关键污染来源之一,为了估算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本文提出将一维水质模型应用于分离监测断面点源污染负荷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方法,并结合了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以CODMn和NH3-N为代表性指标,将该模型应用于潮河下游流域,并与传统的水文分割法结合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一维水质模型结合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流域非点源CODMn和NH3-N污染负荷模拟值的纳什系数均在0.800以上,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同时避免了水文分割法无法较好地模拟枯水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弊端。该方法在运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预测得到水文数据的情况下,能够预测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作为SWAT模型对COD模拟的补充。 相似文献
909.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