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31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Hybrid beds, the deposits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s that show evidence for more than one flow regime (turbulent, transitional and/or laminar),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ubmarine lobe deposits. A wide range of hybrid bed types have been documented, howev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tratigraphic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se enigmatic bed types is rare. Here, extensive exposures integrated with research borehole data from Unit A of the Laingsburg Formation and Fan 4 of the Skoorsteenberg Formation, Ecca Group, South Africa,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to examine geographical and stratigraphic patterns over a range of hierarchical scales.For this purpose, >23,000 individual beds have been evaluated for deposit type and bed thickness. On average, hybrid beds make up < 5% of all events and <10% of the cumulative thickness. Lobe complex 1 (LC1) of Fan 4,Skoorsteenberg Formation, preserves a prominent geographical trend of hybrid beds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towards the frontal fringes of a lobe complex (up to 33.2% of beds), whereas their proportion in proximal and medial lobe complex settings is <10%.Data from Unit A, Laingsburg Formation, show hybrid beds are less common in the basal (A.1) and top (A.6) subunits compared to A.2-A.5 in both core data sets. The bases and tops of some lobe complexes (A.2, A.3 and A.5.7) are observed to be slightly enriched in hybrid beds, whereas others (A.5.1, A.5.5 and A.6.1) show no hybrid beds in their bases, which does not conform to expected allogenically-driven distributions that predict more hybrid beds during the initiation of lobe complexes. Instead,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hybrid beds in lobe complexes are interpreted to be controlled by autogenic processes, including flow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on the basin-floor meaning enrichment in frontal lobe fringe settings. Therefore, the 1D distribution of hybrid beds in lobe complexes reflects the dominant stacking pattern of lobes within a lobe complex, with enrichment at the base and top of lobe complexes due to overall progradational to retrogradational stacking patterns. Individual lobes show a wide range of hybrid bed distributions, due to stacking patterns of the component lobe element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utogenic processes rather than allogenic control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hybrid beds, which has implications for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the assessment of lobe stacking patterns in 1D core data sets.  相似文献   
162.
翁时秀  闫罗彬  王华 《地理研究》2018,37(12):2411-2419
彭华先生长期从事丹霞地貌和旅游地理研究,为中国丹霞事业和旅游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的典范。作为中国丹霞地貌研究国际化阶段的代表人物,彭华先生在丹霞地貌分类系统、丹霞地貌发育过程、国内外红层分布及其地貌发育的对比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同时,针对中国南方湿润环境下红层区严重的地貌灾害和荒漠化问题,用跨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开展了红层区地质构造—岩石特性—地貌发育—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综合景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地理学研究实践,将原来的红层地表研究拓展为“地下+地表+地上”(红层的地质问题+地貌与土地问题+生态问题)的一体化研究,为丹霞地貌的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彭华先生在旅游开发实践中不断总结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在旅游地开发、旅游文化、城市旅游、区域旅游发展和旅游规划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所提出的“大旅游”理念在学界有重要影响。在“大旅游”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旅游系统及动力机制、旅游地发展阶段论、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市场分类研究法、产品—需求对应分析法等理论,创新意义显著。彭华先生的学术研究典型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3.
针对桥梁桩基设计和质量控制中,对软弱夹层处理的简单化、教条化倾向,分析了红色地层中的软弱夹层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认为,在不同条件下,可按不同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164.
吉林省东部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与金银成矿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国内外贵金属与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韧性剪切带,特别是发育在太古宙古老陆核花岗-绿岩地体中的韧性剪切带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文章列举夹皮沟韧性剪切带、小四平-南岔韧性剪切带、山门-叶赫韧性剪切带等实例对吉林省东部韧性剪切带的展布规律、基本特征及其控矿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结了韧性剪切带与金、银矿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5.
黔西南煤层主要伴生矿物中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军营  刘建荣 《地质论评》1999,45(5):539-542
将黔西南煤层中不同同成因的7种主要矿物分离,对其进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利用冷原子吸光谱测定煤及矿物中汞的含量;并结合矿物包裹体测量和硫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煤层中汞主发布于矿物中。  相似文献   
166.
辽西金羊盆地南部陆相红层土城子组较为发育,其沉积物具明显旋回性。根据岩石组合、结构、构造、沉积相及环境变化等分析,土城子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一个Ⅱ级旋回层序、两个Ⅲ级旋回层序、五个Ⅳ级旋回层序、十六个Ⅴ级旋回层序及若干个Ⅵ级旋回层序。在区域构造作用下,金羊盆地在土城子期经历了两次湖扩张→湖萎缩过程,分别对应下部的冲积扇→干化湖和上部的冲积扇→风成沙漠→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167.
王仲学 《甘肃地质》2007,16(4):59-67
位于祁连山中段的肃南县法拉沟井田,含煤岩系为晚石炭世浅海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通过对法拉沟井田煤炭勘探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后,论述了法拉沟井田含煤岩系的岩性、厚度、物性、含煤性及可采煤层的结构、厚度及变化规律、物性等特征,结合区域沉积特征,提出了对该区域含煤建造的几点认识,为今后找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对江西省9个盆地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内丹霞地貌景区的面积—高程HI为0. 17~0. 52,平均为0. 38,即其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南向北,由壮年期转为老年期的趋势。该趋势可能与武夷山的构造隆升有关。构造分析显示,节理与武夷山的隆升对江西丹霞地貌演化起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① 龙虎山、九仙湖、仙岩、蛤蟆坞、赭亭山、龟峰等地发育的崖壁、一线天、巷谷、石墙、石寨、峰丛、峰林等丹霞典型景观均与节理有关。② 流水侵蚀等外营力的作用对丹霞地貌的剥露、削平起重要作用,统计表明距离武夷山越近,丹霞地貌山峰越密集、崖壁越陡峻,指示武夷山的隆升与丹霞地貌的发育有直接关系。总体来看,江西省内的红层为丹霞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武夷山的隆升控制了丹霞地貌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丹霞地貌区的节理构造是否与武夷山的隆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岩溶地区面积广阔,岩溶地貌和现象类型多样。其中我国南方地区红层中出现的岩溶现象较为特殊:可溶岩类型复杂,成岩作用差,溶蚀机理多样,还易风化崩解。近年来红层岩溶塌陷多有发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对我国红层岩溶与红层岩溶塌陷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红层岩溶主要存在于以可溶物质胶结的或含碳酸盐岩砾石的红色沉积岩为主的地区。红层岩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可溶岩类型复杂,溶蚀机理多样;(2)成岩作用差,力学强度低,易风化崩解;(3)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红层岩溶地区不但会出现覆盖型岩溶区的土层塌陷,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岩溶作用还可能出现基岩塌陷。根据红层岩溶地区地质结构,其塌陷模式可概化为红层上覆松散层塌陷、红层溶洞顶板垮塌以及红层整体垮塌三类。今后有必要从红层溶蚀特点和红层岩溶塌陷模式出发,开展红层溶蚀对岩溶塌陷作用机理的专项研究,为红层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0.
渤海湾西岸晚第四纪海相地层划分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T113孔和BT114孔是位于渤海湾西岸地区的2个80 m全取心钻孔。通过对钻孔岩心的岩性、沉积构造及生物组合等特征分析,结合AMS14C和OSL(光释光)测年结果,揭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本地区主要发育3个海相地层:自下而上为中更新统上部的第三海相地层(简称“海三”)、上更新统的第二海相地层(简称“海二”)和全新统的第一海相地层(简称“海一”),指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发生的3次主要海面波动。与全球海面变化曲线对比,海三,海二和海一分别发育于MIS(深海氧同位素阶段)7、MIS5和MIS1的高海面时期,说明渤海湾西岸中更新晚期以来地层记录的海面变化趋势与全球变化一致。与前人的传统认识不同,认为受全球海面及渤海海峡地貌共同影响,MIS3时期研究区并未发生大范围海侵。通过多个钻孔的对比分析,3个海相地层在渤海湾西岸地区的分布较广,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不同钻孔之间同一海相地层的高程和厚度的较大差异指示本地区在晚更新世期间发生较强的差异性沉降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