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篇 |
免费 | 8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地球物理 | 1篇 |
地质学 | 152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3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膜材料与乳液双效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在中江区块两口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新36D井、中江103D井是部署在中石化川西第二大气田-中江区块的一口勘探定向井。该井以泥岩为主的剑门关组及蓬莱镇组地层极易吸水膨胀缩颈或垮塌,本文在现场应用较好的钾石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封堵防塌剂FDFT-1和自主研发的膜材料CHSMA,提出了一套针对该区块的膜材料与乳液双效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抑制性能突出(滚动回收率达98.33%,16h线性膨胀率仅13.79%)。该体系在知新36D井、中江103D井(一开)的应用效果良好,满足了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63.
64.
65.
采用不同厚度的金属箔片和胶凝材料浇筑出了微裂缝岩心,配合高温高压失水仪外筒和泥浆杯,通过监测30 min内的漏失量,即可开展微裂缝岩心封堵评价实验,评价钻井液的封堵效果。通过微观观察法和流量计算法对制作的微裂缝的表面形态和开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岩心缝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裂缝开度符合实验设计,最小3.33 μm,且岩心具有5~10 cm的裂缝行程。微裂缝岩心制作方法简单,重复率高,通过室内实验验证了制作的微裂缝岩心可以用于钻井液封堵材料的封堵性能评价,为微裂缝封堵评价实验提供了岩心模块,弥补了使用缝板模拟裂缝表面光滑和采用砂床钢珠砂盘等孔隙介质换算裂缝开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66.
大塔场构造筇竹寺组、灯影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且分布广泛,具有巨大的油气藏勘探开发潜力。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在上部地层钻进过程中,发现沙溪庙组井漏问题突出、须家河组岩石可钻性差等诸多难点。为了加快该区块的钻探进程,解决制约钻井提速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前期钻完井和正钻井资料,明确了大塔场构造上部地层钻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结合现场实践提出了防止起步井斜方法、大尺寸套管固井技术、凝胶水泥堵漏技术、钻头优选等技术措施,对今后在该区块钻井和固井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7.
地矿钻探井漏特点及复合堵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地质情况所引起的渗透性漏失、中微裂缝性漏失、大裂缝溶洞性漏失和破裂性裂缝漏失的特点,研究了水化膨胀复合材料体系的膨胀性、复合桥接堵漏模拟实验及矿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堵漏材料PAR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性能,可膨胀至原体积的几十倍,且时间快,有利于形成快速的封堵,材料PAR与稻谷和锯木形成的复合堵漏材料在承压堵漏测量... 相似文献
68.
柴家沟钼矿地层破碎、裂隙发育、蚀变多样、涌水、完整岩石坚硬,而且地质设计要求大部分为斜孔,钻探施工中遇钻孔漏水、坍塌掉块、进尺缓慢、跑斜严重等技术难题。从钻孔结构、冲洗液配置、护壁堵漏、硬岩钻进、涌水地层加重泥浆的使用、立轴式钻机斜孔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钻探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9.
深海钻探往往伴随着高温、高压,对钻井用堵漏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通过对颗粒状、纤维状和片状堵漏材料的耐高温筛选,制作了HTD-3型高温堵漏材料。然后使用DL-3A型高温堵漏评价仪器对该堵漏材料的抗温、承压和封堵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SEM电镜扫描对堵漏材料架桥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最后以5%梯度浓度进行了配伍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HTD-3型高温堵漏材料除对钻井液密度影响稍大外,对钻井液其他基本性能影响较小,在该材料中,不同级配的颗粒状材料完成了架桥,纤维状和片状材料完成了充填,形成了强度较高的封堵墙。通过实验证明:HTD-3型高温堵漏材料不仅有着较好的抗温、承压能力,还有较好的封堵效果。HTD-3型高温堵漏材料的研制为未来深海钻探堵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0.
川西马井构造上部地层裂隙发育,地层承压能力低,布井密集,钻井时易与邻井气层窜通,发生漏失,甚至造成复杂型井漏。虽然常规桥塞堵漏亦能堵漏成功,但由于地层承压能力低而易发生复漏和反吐,堵漏一次成功率低。为提高堵漏效果和一次成功率,在原有堵漏技术的基础上,引入高效堵漏剂,通过室内配方优化及施工工艺完善,形成了高效桥塞堵漏技术。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堵漏一次成功率高,堵漏效果良好,为低承压力地层、易漏失层以及易与邻井气层窜通等造成的复杂型井漏提供了新的堵漏思路,对解决其它复杂井漏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