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7篇 |
免费 | 265篇 |
国内免费 | 4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篇 |
大气科学 | 86篇 |
地球物理 | 366篇 |
地质学 | 574篇 |
海洋学 | 84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64篇 |
自然地理 | 6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9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54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Afric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2013,35(2):215-222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 video observations were used to document benthic fauna at a hydrocarbon drilling location, at 2 720 m depth, in the poorly studied deep water off northern Egypt. The decapod Chaceon mediterraneus was the most common organism at the site and the only benthic megafaunal invertebrate observed. Three species of fish, Coryphaenoides mediterraneus, Cataetyx laticeps and Bathypterois mediterraneus, were also encountered. These findings confirmed these three species as the deepest-distributed benthic fish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and confirmed that the deep Mediterranean, in particular the eastern basin, is one of the world's poorest deep-sea ecosystems in terms of diversity. The behaviour exhibited by the species observed was consistent with their natatory capacity, deduced from their feeding intensity (gut fullness) and diet (mainly suprabenthic prey were consumed), and conservative life strategies adapted to an extremely low energ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2.
Artificially introduced cordgrass, Spartina alterniflora, rapidly colonized the intertidal flats of the Jiangsu coast, eastern China. The epibenthos on an intertidal flat invaded by S. alterniflora were studied, to identify how local epibenthos species react to an altered environment. Epibenthic samples and surficial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long a shore-normal profile in 50 quadrats at ten stations across the Spartina salt marsh; and five control quadrats for a station located on the barren sandy-mud flat. The grain size parameters of the surficial sediments show that S. alterniflora altered the grain size gradient along the profile of the intertidal zone by trapping fine-grained sediments. Spartina alterniflora could inhabit lower elevations than indigenous salt marsh vegetation, thus creating larger areas of finer surficial sediments, which was suitable for not only native epibenthic species but also species which do not exist on the barren sandy-mud flat.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 that the epibenthos were sensitive to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type, on the invaded S. alterniflora salt marsh. Further, there was an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pibenth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pibenthos preferred ecological niches, within the Spartina salt marsh, even in the same sampling station. 相似文献
53.
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周年变化及鲢、鳙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 年2~11 月对东太湖不同水域浮游生物组成、数量、水质情况及水生植物密度进行了调查, 并对9 月份太湖鲢、鳙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为保护区>余山>老鼠山>漫山岛。水体浮游生物数量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为漫山岛>老鼠山>余山>保护区。浮游植物总数量与蓝藻总数量、浮游动物总数量、富营养化因子呈正相关, 与水生植物密度呈负相关。9 月份太湖鲢、鳙的肠内含物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别占食物数量的89.1%、70.6%和10.9%、29.4%,其中蓝藻分别占74.5%、56%, 枝角类和轮虫分别占3.7%、13.4%和1.5%、11.5%; 鲢、鳙对蓝藻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42 和1.07, 对轮虫和原生动物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0.13、1.27 和1.30、0.40。本研究结果对揭示影响太湖浮游生物周年变化的环境因素以及通过鲢、鳙控制蓝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是一类广泛寄生于纤毛虫类、放射虫类、甲藻类等海水浮游生物的原生生物,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地中海等营养盐丰富、宿主密度较高的河口和近海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寄生性甲藻能够特异性感染海洋浮游甲藻,在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的发生过程中起下行控制作用,将逃脱了浮游动物摄食的浮游植物补充到微食物环(microbial loop)中去。Amoebophrya在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成为国际上海洋微型生物研究的新热点之一。近年来,已有初步调查研究表明这类寄生性甲藻在我国近海海域广泛存在;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相关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国际上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有害藻华发生机制相关研究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和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阐释寄生性甲藻等海洋微型生物在有害藻华消长过程和海洋微食物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
浙江洞头栽培的羊栖菜具有不同来源,通过定期测定5种不同品系羊栖菜(原始采集地分别是韩国、浙江洞头、浙江南麂列岛、浙江东极岛及广东汕头)的栽培性状,发现在生长阶段后期,各品系在株重和株高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始亲本引自韩国的羊栖菜品系较其他品系具有更好的生长优势,可作为育苗选种目标品系。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5种羊栖菜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36条引物中筛选出的11条引物,经PCR扩增得到219条羊栖菜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29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58.9%;5个羊栖菜品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51 0~0.382 4,且聚在一起,同属的鼠尾藻在最外群。本研究从DNA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目前洞头养殖的羊栖菜品系遗传多态性偏低,为今后开展羊栖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其优良苗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初步探讨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estriction site amplified polymorphism,RSAP)分子标记技术在龙须菜遗传多样性检测和种质鉴定上的应用。利用所优化的适合于龙须菜RSAP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对青岛湛山湾野生群体和栽培品系981、07-2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试验采用15对引物组合在3个群体14个龙须菜个体中共扩增出6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146个,多态性比例22%,平均每对引物产生10条多态性条带,片段大小在100~1 000 bp之间。湛山湾野生群体的Na(1.007 5)、Ne(1.007 1)、H(0.003 6)、I(0.005 1)与栽培品系981的Na(1.003 0)、Ne(1.002 1)、H(0.001 2)、I(0.001 8),以及栽培品系07-2的Na(1.009 0)、Ne(1.006 3)、H(0.003 7)、I(0.005 4)相比较可知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有差异的。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在所有检测的样品中,遗传多样性多来自不同群体间的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2个栽培品系981、07-2间遗传距离不大,但栽培品系与湛山湾野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而UPGMA聚类分析也明显的将湛山湾野生群体与栽培品系981、07-2区分开来,表明野生群体与栽培品系间已产生一定的遗传隔离。通过分析湛山湾野生群体及栽培品系981、07-2的RSAP指纹图谱,从中筛选栽培品系981的特异条带,并将其转化为稳定性好、特异性高的序列特征化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SCAR)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和基因测序的方法研究了西南印度洋真光层海水中固氮细菌nifH基因的多样性。从构建的2个nifH基因克隆文库中共获得76条有效序列,其中46条来自CTD13-30 m文库,分属10个OTUs;30条来自CTD13-125 m文库,分属8个OTUs。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站位nifH基因序列主要分布于Cluster I和Cluster III两个分支,其中Cluster I中包含蓝细菌和变形菌两个分支,蓝细菌以Group B为优势类群,并未获得束毛藻和Group A的nifH基因序列。此外还有少数nifH基因序列分布于Cluster II。总体来看,西南印度洋固氮生物基因与大西洋的亲缘关系更近;固氮生物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群落结构与其它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具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59.
本文根据2014年6月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调查资料, 采用优势度指数, 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 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nMDS)标序方法, 分析了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特征。本次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生物135种, 其中多毛类66种, 甲壳动物33种, 棘皮动物14种, 软体动物13种, 其他类群9种。调查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122.2ind/m2,平均生物量为7.8g/ m2。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海区间的空间差异均不显著。大型底栖生物在2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以划分为8个群组,各站位间相似性水平较低。ABC曲线表明,伴随海岸带开发及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 长江口邻近海域底栖生境的稳定性受到轻微扰动, 建议继续开展长期连续的监测, 为研究长江口海域环境变化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演替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贵州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表生古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应用16S rDNA文库技术,对采集于贵州南江大峡谷的白云岩和石灰岩样品进行基因文库的构建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Ⅰ对两个文库中分别随机挑选的300个阳性克隆子进行酶切分型,白云岩和石灰岩16S rDNA基因文库各得到14和13个基因型,其覆盖率分别为95.4%和91.3%,香农指数分别为2.14和1.9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白云岩和石灰岩表生古菌克隆子全部归属于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代表性克隆与GenBank数据库已有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为96%~100%,且最高相似性序列均来源于土壤及岩石环境的未可培养古菌序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