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李文化  高之国  黄乐 《地理研究》2021,40(5):1529-1542
最新发现海口市演丰镇老渔民林诗仍家有更路簿6本,其中之一的祖传《癸亥年更流部》存世当有百年历史,记载了从铺前港出发,经海南岛东线,自三亚一带前往越南东部沿海,再往南洋各岛国的更路,有海外更路120余条,部分更路更数采取苏州码子形式,为现存航海针经类文献首次发现.另有林父使用过的中文海图4张、英文海图10张,林诗仍根据林...  相似文献   
322.
针对烟花爆竹场所,介绍了建筑物防雷类别划分、雷电防护技术与设计要求,概述了防雷防静电检测技术要点,并就烟花爆竹场所的雷电防护与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3.
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037个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5核密度的空间平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多语种地名的视角,分析新疆各语种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汉族与维吾尔族为农耕民族,因生产方式对地形、坡度的挑剔和水源的依赖等特征,新疆汉语和维吾尔语地名多分布于山前冲积平原,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北麓汉语地名集中分布,南麓维吾尔语地名分布密集;蒙古族与哈萨克族为游牧民族,因其换季游牧需要广阔草场等特性,蒙古语地名多分布于天山北麓以西的缓坡、低山、高平原地区,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哈萨克语地名集中分布于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及伊犁河谷的中山区。总体上,新疆多民族多语种地名的分布特征与地形海拔、坡度等地理环境条件和以此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24.
在"认知-情感-行为意向"范式下,基于中国农民工流入地典型代表广州市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差异显著性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留城意愿和地方依恋特征,并实证检验休闲涉入、地方依恋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广州市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和地方依恋倾向较为强烈;2)不同个体特征的农民工群体在留城意愿和...  相似文献   
325.
陈品宇  袁超  孔翔  刘俊 《地理研究》2021,40(4):1209-1222
布里顿(Stephen G.Britton)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旅游置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中进行批判,回答了旅游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为深刻认识旅游发展现象与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路径.作为批判性旅游地理研究的先驱人物,他指出旅游是一种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从中可以看到旅游发展如何创造了空间和地方的...  相似文献   
326.
研究聚焦于“地理想象”这一典型的文化地理现象,借助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概念工具,分析了两种多元空间在同一时空进程中的混杂状态,尝试从流动性的视角重新阐释西藏地方意义的多元互构方式。以西藏为例,研究初步验证了如下两个理论猜想:① 未到西藏之前,人们的惯常思维是以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现实空间来对未经历的西藏空间加以想象,因为这种现实“在场”与想象“不在场”的时刻混杂,从而引发了一些改变人地关系的流动,如“我要去西藏亲眼看看”和“我想去真实地感受那里”等;② 真实到达西藏以后,“身体触摸”下的陌生西藏空间却不同于原本接近于诗意化表达下的那个想象空间,多元空间在同一时空进程下的混杂使得旅游者这一典型的现代人群体产生某种错觉,仿佛又置身于另一个新的现代性进程,于是在一个新的“第三空间”中通过与地方联结开始反思现代性之于个体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意义。研究结论揭示了西藏地方意义的构成背后所隐藏的现代人对于流体化现代性生活的反身性思考,同时从学理上赋予地理想象概念以新的流动性解释。  相似文献   
327.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 ,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 ,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 ,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因此 ,从区域性中剥离出空间性 ,就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提炼的前提。然而 ,仅有空间性并不解决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部问题。可以认为 ,正确协调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一方面已有数十年的实证分析积累 ,另一方面也充分意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在空间结构模型的归纳与提炼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对今后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空间结构模型、空间思维、分析技术、区域应用等 ,构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四大领域。参照自然地理学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提炼可在水平至垂直谱系、空间至区域谱系等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328.
平凉太统山岩溶水地处两大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地质作用强烈,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资源评价难度很大,运用开采性抽水试验就成为最有效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之一.该法用于平凉太统山岩溶水水源地的勘查,不但能确定可靠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而且可为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29.
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油砂资源丰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技术为油砂开发中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原地开发技术。基于SAGD开发技术下的油砂开发动用储量的正确评估是油砂SAGD开发方案制定和合理开发指标预测的基础。在考虑构造、储层及开发井网部署的条件下,结合油砂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油砂开发动用储量评估方法,从总地质储量、SAGD技术可开发地质储量和SAGD开发动用地质储量3个层面实现油砂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30.
ABSTRACT

There is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governance, for both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decision-making. While many authors acknowledge the potential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democratic engagement, there is the need for more research into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is takes pla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why, or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local governments enhance participation in and deliberation about major projects in Australia. It does so by analysing two case studies where local governments were highly engaged in advocacy with their communities against large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East West Link tunnel in Melbourne and the Coal Seam Gas projects of Northern NSW. It finds local governments engaged in these projects due to institutional culture, practices and values, formed after demographic changes in the 1960s and 70s,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the place-attachment qualities of residents and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ir social capital. Through historical instances of community mobilisation, these values became embedded in local governments, enabling them to respond pro-actively to subsequent thre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