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920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The location and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the Central-North Segmen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Piedmont fault zone have been studied by shallow seismic survey and combined drill exploratio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oding-Shijiazhuang fault and the Xushui fault were active in the late Pleistocene,but the south Xushui fault has been inactive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The maximum magnitude of potential earthquake of the faults is 6.0.  相似文献   
992.
静钻根植竹节桩是一种新型组合桩基,桩端处存在的水泥土扩大头使其桩端承载性能优于传统桩基。通过模型试验以及ABAQUS三维建模计算对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时发现,当桩端土体为砂土或黏性土时,预制竹节桩桩端处于水泥土扩大头中间位置附近时桩端极限承载力最大;当桩端持力层为岩石层时,竹节桩桩端与岩石层之间水泥土层厚度越小,桩端承载性能越好。由于现阶段静钻根植竹节桩主要用于东南沿海软土地区,实际工程中竹节桩桩端处于水泥土扩大头中间位置附近时桩端承载性能最好;桩端水泥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弹性模量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承载性能影响不大;增加水泥土扩大头的直径能够提高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3.
采用OpenSees建立基于纤维截面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模型,对空心钢管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进行计算。在该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考虑轴压比、长细比、截面空心率、截面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钢材强度等因数对骨架曲线恢复力模型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骨架曲线恢复力计算公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2得到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柱骨架曲线恢复力计算公式在一定设计参数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螺纹插装阀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煤矿坑道钻机中的发展应用情况。煤矿坑道钻机应用螺纹插装阀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还能简化管路,方便整机布局。通过几个典型实例展示了螺纹插装阀在煤矿坑道钻机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验证了螺纹插装阀技术在煤矿坑道钻机液压系统中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研究了内填混凝土、加劲肋长度和梁柱相对尺寸等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反循环钻头孔底流动模拟实验器,对比研究了两种典型的底喷孔布置方式所对应的反循环形成效果,并通过流场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底喷孔布置方式对反循环形成效果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大直径反循环钻头底喷孔的合理布置方式;基于该实验器研究了内喷孔与底喷孔流道截面积分配比例,得到了流道截面积不同分配比例对反循环形成效果的影响规律;此外,提出了一种中心孔底面入口新的结构设计形式。结果表明,流道设计研究对改善和提高大直径反循环钻头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Deep ice drilling in Polar Regions plays a key role in paleo-climate, microbiological and glaciological researches. For deep ice and subglacial coring the special purpose-built electromechanical cable-suspended drills with bottom-hole circulation are designed and explored. Used at present drilling fluid circulation systems are specified by very high fluid wastes during processing. Measurements in deep drilling projects in Antarctic and Greenland ice sheets showed that 25%-40% of the drilling fluid, pumped into the hole, is retrieved to the surface with cable and drill, and up to 45% of retrieved fluid goes to waste. This leads not only to increasing of the fluid consumption and cost of the project in general but also to severe contamination of air,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snow-firn layers at the drilling site. In order to reduce waste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is proposed to modify drilling fluid processing system by avoiding of evaporation and leakages of fluid as far as practicable. Drilling fluid is prepared and pumped into the hole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program on semiautomatic mode, and volume and density of blended and pumped into the hole drilling fluid a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Components of the drilling fluid are stored and mixed in the special closed containers equipped by pressure relief valves. Separation of drilling fluid from ice cuttings is carried out by two steps: firstly, fluid is separated with hydro extractor and then with thermal separator.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removed drilling fluid with cable special squeezing collar is installed on the borehole mouth. All these arrangements are able to decrease drilling fluid wastes in many times.  相似文献   
998.
以宝坻新台为例,介绍管形构件结构地磁相对记录室的方案设计和施工要点,分析采用玻璃钢管形构件建设的地磁相对记录室的实际效果,得出玻璃钢管形构件结构方案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地磁相对记录室结构新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王军  叶强  孙奇  杨芳  胡秀青 《岩土力学》2012,33(10):3030-3036
以温州浅滩一期半岛起步区首期1#地块为工程背景,对薄壁筒桩、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进行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滩涂土地区,与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相比,薄壁筒桩不会产生沉渣问题、桩身质量好、挤土效应弱、节约工程造价,承载力及桩顶沉降量均满足滩涂土地基加固要求,更适宜应用于滩涂土地基处理中,且在滩涂土地区,薄壁筒桩不会产生土芯闭塞效应,土芯的存在及桩顶封盖对于提高承载力具有一定的贡献,适当增加筒桩桩长可以提高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00.
PPP-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试桩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宏 《岩土力学》2011,32(10):3190-3195
布里渊时域分析技术(brilli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zer, BOTD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研发成功的一种分布式光电传感技术,该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结构体和工业设备等的温度、应变检测。而新一代分布式应变测量技术--脉冲预泵浦-布里渊时域分析(pulse-prepump-brilli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yzer, PPP-BOTDA),实现了10 cm的空间分辨率和±7.5 με的应变测量精度。文中重点介绍了PPP-BOTDA工作原理以及技术验证,并在国内首次将PPP-BOTDA技术应用于管桩桩身应变测量,与同时进行的滑动测微计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PP-BOTDA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测试技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