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220篇
地球物理   630篇
地质学   605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746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21.
结合地震岩石物理技术,研究了叠前频变AVO反演在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含气性识别中的应用.首先,应用Backus平均理论将测井数据粗化为地震尺度储层模型,应用传播矩阵理论进行高精度地震正演及井震标定,分析页岩气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其次,基于岩心观测结果,应用Chapman多尺度裂缝理论设计页岩气储层理论模型,研究储层衰减、频散以及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应用该理论模型测试频变AVO反演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区地层结构和地震数据,区分流体类型的优势频率不是地震子波的主频,还受层间调谐干涉等储层结构因素控制,也进一步说明理论模型测试和标定的重要性.最后,将频变AVO反演技术应用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地层,计算得到的频散属性为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2.
本研究目的为开展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遗传改良和优质新品系选育,选取荣成(R)和长岛(C)的野生许氏平鲉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群体内和群体间)和家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获得R-F1、RC-F1两个群体选育群体和R-F2、RC-F2、R-F3、RC-F3四个家系选育群体。对4个选育家系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20对高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8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1)群体内和群体间家系选育子3代比家系选育子2代生长速度分别提高21.59%和30.99%。4个选育家系后代的绝对增重率随着天数的增加而上升,群体内家系选育(R-F3)的生长速度、绝对增重率显著大于群体间的杂交选育系(RC-F3),杂交系未表现出生长的杂种优势。(2)20对微卫星位点在所有群体中均表现出较高多态性,8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Νe)为2.9849—7.9598,平均观测杂合度(oH)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230—0.8405和0.6315—0.871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2—0.8478。经两代家系选育的R-F3和RC-F3平均等位基因数显著降低,但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值仍达到0.7230、0.7549和0.6527、0.6315,还有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潜力较大。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结果和遗传偏离指数(d)表明各群体在大约10个位点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现象。群体间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279,各群体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程度。R与R-F1分别与RC-F3遗传距离最远(0.9959、0.9848),预测利用两组群体中生长优良个体分别进行杂交育种有可能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23.
《China Geology》2020,3(1):16-27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BSR)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indicators of gas hydrates. However, BSR and hydrate are not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In the Xisha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SCS), carbonate rocks wildly develop, which continuously distribute parallel to the seafloor with high amplitude on seismic sections, exhibiting reflections similar to BSRs in the Shenhu area nearby. This phenomenon causes some interference to hydrates iden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typical geophys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arbonate rocks and hydrates, indicating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 exists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velocity, causing different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AVO) characters. Then the authors proposed a new model assuming that the carbonates form the matrix and the hydrate fill the pore as a part of the matrix. The key modeling parameters have been optimized constrained by P-velocities and S-velocities simultaneously, and the model works well both for carbonate rock and gas hydrate bearing sediments. For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velocities when carbonates and hydrates form the matrix together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Then they proposed a carbonate and hydrate identification template (CHIT), in which the possible hydrate saturation (PHS) and possible carbonate content (PCC) can be both scaled out for a group of sample composed by P-velocity and S-velocity. If PHS is far larger than PCC, it is more likely to be a hydrate sample because carbonates and hydrates do not coexist normally. The real data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template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between hydrates and carbonate rocks, consequently reducing the risk of hydrate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724.
东营近海枯水期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研究东营近海海域15个站位水质和浮游生物样品,结果表明东营近海枯水期海水为贫营养和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16881~141795cell/m3,优势种以夜光藻、圆筛藻、刚毛根管藻和布氏双尾藻为主。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原生动物、桡足类、甲壳类和多毛类幼体等组成,个体丰度变化范围为708~5488个/m3,优势种以夜光虫、强壮箭虫、太平洋纺锤水蚤和长尾类幼体为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小于3,生物群落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25.
分析三峡水库与葛洲坝水库蓄水、泄洪、冲沙的非固体潮时、空、强、频特征,研究其对宜昌台地形变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6.
根据汶川8.0级地震灾区民用建筑的震害现象,总结了汶川地震灾区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727.
南黄海西部浅部地层地震层序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陆架在第四纪具有海侵—海退交替发生、海陆相地层交互沉积的特点,沉积相及其分布主要受海平面变化与古河流及其三角洲的控制。对南黄海西部地区采集的5600km浅层地震剖面进行了层序划分与解释,得到以下认识:(1)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南黄海地层可分为U1—U14共14个地震地层单元,组成6个地震层序,代表了6次大规模海侵-海退过程,其中氧同位素5期海相地层在该地区最发育;(2)根据全新世地层厚度变化,将该区分为6个沉积区:东部弱沉积区、中北部沉积发育区、海州湾外侵蚀区、废黄河口沉积区、射阳河口岸外侵蚀区和苏北浅滩沉积区;(3)氧同位素6期至2期,南黄海西部陆相层内发育了3期埋藏古河道:上层古河道发育于氧同位素2期,古长江水系、古黄河水系分别自南黄海南部、北部流入古黄海;中层古河道发育于氧同位素4期,仅分布于近岸地区;下层古河道发育于氧同位素6期,分布于123°E以西地区,其南部古河道应为古长江水系,规模较大,其北部古河道规模较小,分布范围有限;(4)古长江第四纪早期在古黄海入海,古黄河在氧同位素5期中后期也开始自古黄海入海,其古河道发育具有一定继承性,后期发育规模逐渐增大;(5)气候温暖的高海面时期发育于构造沉降...  相似文献   
728.
北部湾出现苏门答腊金线鱼及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梓荣  王跃中 《台湾海峡》2009,28(4):516-519
2008年1月在北部湾调查时,采集到1金线鱼科标本,经鉴定为苏门答腊金线鱼.渔获总尾数156尾,带回5尾到实验室作进一步鉴定,标本现保存在南海水产研究所标本馆.体长范围为50mm-126mm,背鳍X-9;臀鳍Ⅲ-7;胸鳍15;腹鳍I-5;尾鳍21.体适度延长,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5~3.8倍,体高在躯干中部背鳍第七鳍棘处为最高.上下颌几等长,仅上颌前端具较大犬牙.眼眶下缘处于吻端与胸鳍基部上端连线的上方,眼眶下缘顶端微凹,后缘几呈直线.前鳃盖骨裸露(无鳞)宽度是有鳞宽度的1.4~1.7倍.体被薄栉鳞,背鳍与侧线间具鳞4~7行,有腋鳞.侧线完全,位高,近似与背缘平行.眼下至上颌骨呈倾钭的金黄色带,体上部略带桃色,下部银白色,体侧有明显的金黄色带,并延至尾鳍叉端附近鳍条.体侧有一红斑,红斑位于背鳍起点与胸鳍基部之间的侧线下缘.背鳍边缘黄色,中间有明显的黄色带,臀鳍粉红色并有2条黄色带,尾鳍粉红色,近叉端鳍条呈金黄色.背鳍第一鳍棘与第二鳍棘由隔膜分开,第一鳍棘和第二鳍棘其长度短于其他鳍棘,无丝状延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连接完全,中间无缺刻.胸鳍伸达肛门上方,胸鳍长度为头长的1.1~1.5倍.腹鳍中等长,约与胸鳍等长,不伸达臂鳍起点.臂鳍最后鳍条不明显长于其他鳍条.尾鳍呈叉形,上叶末端呈锐角或钝圆,上叶末端略呈丝状延长或延长不明显.  相似文献   
729.
本文利用舟山市2004~2006年的定海测站酸雨观测资料.通过分析酸雨月、季、年变率,进一步揭示了影响舟山市酸雨的基本特征,分析表明海岛酸雨强度(PH值)与天气系统,降水量、风、雾等气象条件之间有密切关系.文中亦讨论了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0.
天津海域水质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海域赤潮频发,水质不断恶化.为研究水质年变化情况,于2006年对天津海域进行监测.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水质参教概括为7个主成分,并分析各个主成分的含义以及各水期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空间数据,分析了7个主成分年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意义.结果表明,首要污染因子是营养盐,污染类型分为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